朱源朝 曹松榮 孫巖巖 原野 許杉杉 劉思琪

[摘 要] 臨沂市作為商貿名城、物流之都,物流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但市域內城鄉配送卻存在諸多不足,物流基礎設施薄弱,上下游間信息不暢通,物流標準化程度不足等。文章通過對臨沂城鄉配送存在問題的研究分析,提出政府加大政策支持,企業加強合作構建“縣鎮村”三級城鄉物流配送體系,進行標準化配送服務,以此提高城鄉配送效率,實現臨沂市城鄉配送高效發展。
[關鍵詞] 城鄉物流;物流標準化;城鄉配送
[中圖分類號]F259.2
1 背 景
1.1 政策背景
近年來,黨和國家出臺一系列促進物流發展的重要文件,對物流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也為城鄉物流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這是黨中央第一次把物流與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并列,納入國家優先發展和加快發展的基礎設施范疇,是物流業戰略定位的重大提升。
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等文件,確立了城鄉配送、供應鏈管理、冷鏈物流等體系建設的基礎。商務部、發展改革委等部委先后印發了《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計劃》,合力推動城鄉物流模式創新發展。山東省也發布了《山東省物流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5—2020年)》和《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確保物流產業相關政策落實推進。臨沂市制定了《臨沂市物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7—2025)》,鼓勵“發展縣域物流,按照‘科學布局、資源整合、優勢互補、良性循環的原則,結合當地資源、產業和交通區位優勢,推動產業與物流的融合,延長產業鏈,壯大產業規模”。
1.2 臨沂市物流環境分析
臨沂物流業起步早,業態多,經過多年發展,具備配貨快、運得遠、覆蓋廣、價格低等一系列優勢,已連續四年物流總額排名全省第二位。臨沂擁有2000多條國內配載線路,物流網絡覆蓋全國2000多個縣級以上網點;全市物流企業約2700家,4噸以上運輸車輛14余萬輛,從業人員33萬人;基本實現當日收貨、當日配貨、當日發貨,可實現600千米以內次日到達,1500千米隔日到達,3000千米及以上3~7天到達;物流成本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5%,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成為買全國、賣全國的商貿物流集散地和中轉站。
2 存在問題
2.1 農村地區物流體系不完善
農村地區極大的物流需求與較低的物流服務之間的不匹配以及缺少對于物流模式的探索,使得農村地區配送體系的構建的急迫性增加,如何提升物流服務水平和提高配送效率,促進城鄉物流配送標準化,以此解決成本高、效率低、服務缺失等成為重要研究內容。
2.2 城鄉物流網絡建設處于基礎環節
臨沂城鄉配送存在“多、小、散、弱”現象和成本高、效率低、服務不到位的問題。農村貨運站場存在設施不足,覆蓋率較低,且規模小、功能單一等問題;配套物流設施嚴重不足。冷鏈物流尚未形成體系,冷藏車、冷庫等基礎設備缺口較大,服務范圍過于局限。
如何構建城鄉一體、上下游銜接、線上線下協同的物流配送網絡成為了提高城鄉物流配送效率亟須解決的問題之一。
2.3 城鄉間信息交流不暢
城鄉間企業網點所組成的合作組織,為了維持自身利益,一定程度上,節點企業、網點可能會對其掌控的信息有所保留,無法實現城鄉配送體系上節點企業的信息的有效傳遞,城鄉間信息無法協同。
此外,城鄉間信息交流渠道不通,信息協同欠缺,無法及時傳遞,信息滯后嚴重。
2.4 城鄉配送標準化程度低
臨沂作為買全國、賣全國的商貿物流集散地和中轉站,尚缺少物流配送的標準化體系,在市縣或縣域之間的貨物配送中,物流托盤和周轉筐缺乏統一標準,降低了城鄉配送的效率,增加了配送成本。
臨沂物流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標準化意識淡薄,物流設施設備標準化程度低,極大地影響了城鄉間配送的效率。
2.5 城鄉間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
臨沂現有的城鄉物流模式既有黑風快運、財源物流等專線運輸模式,也有傳寶物流、開元物流等縣域物流體系,但尚缺少一套完整的“縣鎮村”物流下通上行的城鄉高效配送體系,沒有將臨沂物流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2.6 城鄉配送路線雜亂
由于鄉鎮村的網購消費者比較分散,物流需求量不均衡,配送周期安排不合理,配送路線的冗雜不便,使得城鄉配送出現送貨路線重復、送貨人員成本偏高、送貨量不均、客戶需求不能及時滿足等問題。
2.7 物流人才缺乏
目前,臨沂從事城鄉配送的人員學歷普遍偏低,缺乏物流專業知識,物流人才緊缺;與此同時,物流相關人才培養力度欠缺,所培養的物流專業人員數量不足,本地高校所培養出來的人員,實際操作能力欠缺,物流基礎知識薄弱,無法滿足行業人才需求。
3 解決對策
3.1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發揮協調作用
(1)政府要加大財政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完善城鄉道路網絡及物流設施設備的建設以及更新。
(2)政府要加大同高校、培訓機構的協調力度,提高對物流行業的重視度,培養更多的物流專業人才。
(3)政府要加大對物流標準化、物流專業化、供應鏈協同等現代物流發展理念的宣傳,改變社會對物流的傳統認識。
(4)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臺契合臨沂地區城鄉配送現狀的政策,為臨沂地區城鄉物流配送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吸引更多優質的物流企業參與到城鄉配送業務中。
3.2 建立城鄉物流供應鏈體系
對城鄉物流配送體系進行創新。通過建立起供應鏈信任機制和共享機制,實現供應鏈合作伙伴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信息互通,推進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以及實現城鄉電子商務市場的連通;通過打造城鄉物流供應鏈服務模式來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標準化,實現城鄉貨物的上通下行的高效運轉,使巨大的農村市場真正煥發活力,振興鄉村經濟;在供應鏈層次打破企業局限,從新技術、新理念方面進行城鄉物流供應鏈流程的整合重組,推進城市—鄉鎮資源的相互整合。
3.3 構建“縣鎮村”三級城鄉物流高效配送體系
(1)城鄉物流功能節點規劃。縣區設立分撥中心,統籌縣域物流資源,服務地方企業;鎮村設立服務站點,服務周邊客戶,完善三級物流配送體系。
縣鎮村之間設置物流班車循環配送體系,使三者之間的配送循環起來,降低成本,提升配送效率。
(2)城鄉物流配送路線優化。“縣鎮村”之間建設定時定點物流直通車模式,“縣鎮村”建設物流班車循環配送體系,優化物流線路,提高配送效率。
鎮村之間通過構建各村位置草圖(如圖1所示),利用螞蟻算法、節約里程法選取合適的村建立服務點,設計合理路線進行物流配送。
3.4 實行城鄉物流標準化配送
建立城鄉物流托盤/周轉筐循環共用體系,實行城鄉物流標準化配送。在運輸過程中對貨物進行單元化包裝,同地區的貨物包裝進入同一托盤或周轉筐,有利于貨物的裝卸簡便以及分撥轉運作業流程的加速,節約時間。
倡導的托盤化作業是利用托盤作為貯存和運輸單元使貨物在城鄉間的貨物上行下通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實現在不同企業、不同地區,不同的貯存和運輸方式的聯運。
加大標準化共享折疊周轉筐的開放式循環利用,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率,更多地通過載具在供應鏈上下游的標準化流轉,實現降低物流成本與貨損成本的目的。
4 結 論
文章在深入研究臨沂城鄉物流現狀的基礎上,詳細分析城鄉間物流配送存在的問題,從發展的角度,提出構建“縣鎮村”三級城鄉物流高效配送體系,通過政策推動,企業間供應鏈信任機制和共享機制及實行標準化配送,為商戶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逐步解決臨沂城鄉物流配送所面臨的問題,完善城鄉物流網絡節點,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實現綠色物流和可持續發展的愿景。
參考文獻:
[1]李莉.遵義市城鄉高效配送體系構建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24):21-22.
[2]侯文艷,焦文姝.基于供應鏈協同的流通企業物流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儲運,2018(11):132-135.
[3]吳志丹.沈陽城鄉物流配送體系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6,37(15):35-36.
[4]SONGTAO Z, XUE L, CHUNYANG Z. A fuzzy control model for restraint of bullwhip effect in uncertain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with hybrid recycling channels[J].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2017, 25(2): 475-482.
[5]吳小平.蒼南城鄉物流配送問題調查與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36(5):51-52.
[6]魏芳鑫.云制造環境下的供應鏈信息協同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10):159-160.
[7]王勇,曾傳學.產業融合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信息協同實證研究[J].物流技術,2015,34(22):220-224.
[8]鄭貴華,黃婉琳.電子商務背景下農村物流配送問題及對策[J].經濟論壇,2016(2):103-106.
[9]孫靜.城鄉統籌背景下農村物流運作模式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1.
[基金項目]山東省大學生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8SSR061)。
[作者簡介] 朱源朝,男,本科,臨沂大學,研究方向:商貿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