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衍梅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發展,會計保障制度變得越來越重要,為確保政府會計制度的全面落實,各個部門企業需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認識學習,確保會計制度的貫徹落實。政府會計制度基于政府會計準則為基礎框架進行設計,成為政府會計準則精神與思想的具體化。文章對新政府會計制度創新進行了解析。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會計保障制度;平行核算
[中圖分類號]F810.6
1 前 言
2019年1月1日政府終止了《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 13 項制度,轉而實行《政府會計制度》,形成一個制度的統一管理,有效簡化管理制度,簡化管理流程,節約政府財政會計管理成本,提高政府會計管理效率,這在我國政府會計制度發展史上是一個里程碑。隨著會計制度的不斷深化改革,政府會計標準通常主要使用收付實現制,主要是對預算收支執行情況的決算報告作出直觀全面的準確反映,并不能全面的對政府資產負債實際情況與運行成本等內容做出清晰客觀的具體反映,與此同時,對于政府會計而言,存在較多項制度,且體系較為復雜,內容方面存在重疊交叉現象,核算口徑各不相同,導致各個部門與企業的會計信息并不具備足夠的可比性,對于相同業務,行政事業單位彼此之間會計標準各不相同,會計政策各不相同,致使政府財務報告信息質量明顯不足。鑒于此,務必對政府會計標準做出創新改革。
2 施行“雙主體”平行核算模式
對于新制度而言,充分顯示出二元政府會計下“雙主體”核算方法,即相同行政事業單位,產生的各筆會計事項,基于預算會計層面做出核算,以此對預算會計信息做出充分反映。針對財務會計采取權責發生制,針對預算會計則采取收付實現制。因此,可以看作財務與預算會計彼此之間的平行核算,突破了“雙分錄”傳統核算范疇。新政府會計制度,實行“平行分錄”遠遠超出傳統模式的“雙分錄”,顯示出二元主體雙重平行核算,可以對財務與預算會計做出充分有效的分離?!半p分錄”盡管作為二元政府會計下,針對預算會計采取分錄,對于設計財務會計信息數據采取分錄,通常情況下,僅對預算業務下有關財務資產事項采取必要的財務會計分錄,因此變成預算會計負責做出主導的二元政府會計?;谛抡畷嬛贫葧嫼怂?,針對相同事項下,依次對財務與預算會計采取各不相同的解決處理,即為“雙主體”模式。[1]
3 固定資產與公共基礎設施實提折舊
對于新政府會計制度而言,設計制定固定資產以及基礎設施累計折舊的備抵內容,基于會計處理方面,采取計提折舊階段,借方記入會計科目,折舊予以列支處理,同目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存在重大區別,現行方法為虛提折舊,可以有效體現出固定資產與基礎設施的最初成本,并可以體現出即時凈值,滿足財務會計施行全責發生的具體核算標準,可以清晰直觀地體現出企業資產存在的具體價值,從而對資產做出全面有效的監督管理。實體折舊的主要目的在于資本保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盡管不存在此項屬性,不過基于折舊做出列支以及折舊與收入采取配置而言,反映了實提折舊采用的主要處理技術手段。[2]
4 完整反映行政事業單位運行成本
對于政府財務會計而言,其構建出完整反映行政事業單位運行成本會計科目,涵蓋同行政運行成本費用存在聯系的會計科目,對行政運行成本做出全面的有效歸集。行政費用類科目,基于經濟內容層面屬于費用科目,基于用途方面屬于成本費用計算類科目,可以實現對各項行政費用做出準確直觀的體現;實行權責發生制,特別是針對固定資產采取的實提折舊,能夠更加全面有效地體現行政成本費用,能夠成本項目更加健全、完善與科學合理,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績效考核提供充足的信息數據保障。[3]
5 對核算工作進行簡化
基于形式層面分析,政府會計制度需對預算與財務會計采取平行核算,難免會導致會計核算的整體工作量與實際內容得到明顯提高,后續階段,同樣有可能產生預算與財務會計彼此之間崗位形成的分離,或許需要更多會計核算人員。不過預算會計同財務會計彼此之間的分離,基于核算角度而言,可以對會計業務作出更加全面的充分理解,使會計業務能夠清晰直觀地呈現,基于此核算工作相應的得到一定的簡化。由于信息進行歸類較為方便,行政事業單位對預算與行政能夠做出高效的雙重管理。[4]
6 強調公益性與非營利性
對于政府會計而言,基礎特點主要包括公益性與非營利性。無須資金保全,無須對資本做出確認,最為關鍵的在于對基金類科目采取完全取消處理,僅對凈資產做出有效的具體確認。對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而言,其建立了財務會計,不過其同企業營利性財務會計存在本質層面的重要區別。企業財務會計主要是基于價值增值為重要目標,核算階段充分反映出資本保全的主要特點,因此需對資本做出全面有效的確認,而行政事業單位則無須對資本保全做出考慮,不用考慮對資本做出有效確認,因此對于新政府會計制度而言,并沒有考慮對基金類科目采取適當的保留處理,政府財政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投入,整體規劃為收入,并不考慮資本或是準資本。[5]
7 提供財務報表標準完整核算數據
此為政府會計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是為實現權責發生制綜合財務報告的編制目標。財務與預算會計進行有效分離,便于對財務信息數據做出確認,財務會計提供信息數據,能夠用于對有關報表的編寫制定,預算會計核算信息數據,能夠用于對預決算會計報表的編寫制定。預算與財務會計的有效分離,能夠對性質不同資金的實際運作做出明確界限劃分,防止財務與預算會計等資金性質出現不必要的混淆,使等式體現出的資金能夠實現有效區分。[6]
8 創新“平行記賬”核算方法
平行記賬,基于相同會計信息系統,對財務與預算會計做出準確核算,針對先進收支業務,將其有效納入預算管理,進行財務會計核算的前提下開展預算會計核算;針對其他業務內容,做出財務會計核算即可。
政府會計部門進行創新改革之后,明確提出企業開展會計核算階段,務必擁有財務與預算會計,實現預算與財務會計的有效分離與彼此之間的互相銜接,客觀真實地體現出企業財務與預算執行信息。對于財務與預算會計核算而言,兩者依次采取不同制度,即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相關會計人員而言,為使其能夠對平行記賬做出全面深刻的認識了解,并能夠熟練進行掌握,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平行記賬歸屬核算基礎做出清晰明確的詳細制定劃分,并運用表格的形式,對財務與預算會計處理方式做出清晰明確的詳細制定劃分,使財務人員能夠更加熟練地進行操作。
平行記賬有效地增加了會計核算范圍,使得會計核算基礎存在的問題得以充分的解決,對會計核算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與此同時,平行記賬能夠使會計不同要素之間進行聯系貫穿,能夠對財務情況作出客觀全面地反映,還能夠對預算執行情況作出清晰明確的反映。[7]
9 完善報表體系與結構
會計核算需要按照相關性原則,需嚴格遵循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明確標準,設置明細科目,符合各項標準需求。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報表體系做出了優化與完善,對行政事業單位做出明確要求,不但需對財務會計報表做出編制,還應對預算會計報表做出編制。新政府會計制度,對預算與財務會計加以結合,為對會計記錄信息數據做出反映,制度詳細劃分成兩部分內容,即預算、財務會計報表,并依次產生年終決算、財務報告,即“雙報告”?;跁嬓畔⒒瘜用?,要求編制財務會計報表應基于權責發生為主要前提,而預算會計報表則應基于收付實現制為主要前提。
財務報表主要是由會計報表與附注組成。會計報表通常情況下涵蓋資產負債表以及凈資產表動表與收入費用表。新政府會計制度明確強調,能夠按照具體情況對現金流量表做出自主選擇編寫制定;預算會計報表通常情況下涵蓋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以及運算收入支出表和預算結轉結余變動表。對于資產負債表以及收入費用表而言,能夠采取按月編寫制定的形式,對于企業財務報表以及預算會計報表而言,則需要按照新制度的規定,以年度周期編寫制定全面清晰的年度報表。
新政府會計制度明確提出,行政事業單位編寫制定的報表務必涵蓋資產負債表以及凈資產變動表和收入費用表。與此同時,對于資產負債表而言,應用賬戶式結構,能夠對企業一定時點財務狀況做出客觀全面的真實反映;對于收入費用表而言,應用單步式結構,能夠對企業一定時期之內的業務活動相關成果做出清晰明確的具體反映;對于凈資產變動表而言,應用棋盤式結構,能夠對企業一定時期之內的凈資產實際變化情況作出真實具體的清晰反映。[8]
10 結 論
綜上所述,會計制度若對準則分析理解存在問題,則難以充分實現準則的最終目標,唯有對準則進行全面深入認識的基礎上,制度制定設計方可完成準則最終目標,方可充分發揮準則具備的意義。新政府會計制度作為政府會計優化改革與創新實踐的關鍵成果,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與會計報表設計方面體現出的亮點,是對準則的高效落實,有利于政府會計改革的全面貫徹落實與實踐。
參考文獻:
[1]田仁慧.新政府會計制度創新解讀[J].納稅,2018,198(18):103-105.
[2]蔡雨.新政府會計制度創新解讀[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15(22):123-125.
[3]周海龍.新政府會計制度創新點探析[J].國際商務財會,2018,44(11):46-47.
[4]鄒雁燕,從珺.施行政府新會計制度過渡期的問題研究[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18,100(3):30-33.
[5]賀美蘭.《政府會計制度》創新研究及改進展望[J].國際商務財會,2017,12(8):40-44.
[6]馮艷蘭.新政府會計制度下政府財務創新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37(10):14-15.
[7]郝偉娜.解析政府會計準則和政府會計制度的特點及意義[J].財會學習,2018,46(31):258-260.
[8]董音茵.淺談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創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50(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