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教育系統中經濟問題頻發,不僅影響了學校的形象,并對社會大眾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已經成為當前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教育內部審計發現,不少學校都存在財務人員年齡偏大、能力欠缺等問題,從而使得財務工作操作不規范、挪用公款、私設小金庫等問題較為嚴重,如果不及時加以解決,將導致學校出現嚴重的危機。學校需要及時地發現財務審計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積極地采取應對措施,加強監督和管理,從而促進學校健康、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學校;財務審計;資產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9.4
1 前 言
我國義務教育實施免費政策后,學校公用經費已經改為由國家、省、市共同承擔,按照學生人數直接將辦公經費轉到學校的賬戶上,實行“校財局管”,學校一般只設報賬員,但由于報賬員業務能力不強,會計基礎不扎實,并且大多數屬于兼職,使得在工作中財務管理問題頻發。因此,必須加強學校的財務審計工作,及時地解決存在的各種問題,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從而保證經費的規范化使用,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2 學校財務審計中發現的問題
2.1 私設“小金庫”
私設“小金庫”是指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相關規定,將收入的資金未按照規定將其納入單位的賬簿中而產生的資產。主要表現形式為:第一,收入未入賬,比如某學校將收到的贊助款放在了賬外進行使用管理;第二,部分收入并未納入統一核算;第三,虛設假賬,通過其他形式將資金轉到會計部門套取現金;第四,截留或轉移本應上繳的各種收費和罰款。
2.2 現金管理不規范
當前不少學校都存在現金管理不規范的現象,白條頂庫現象較為嚴重,同時還存在公款私存,庫存現金超出標準,工程款結算或大量購物時使用現金結算,但缺乏明細,使得資金使用缺乏真實性,這樣就造成了嚴重的資金安全問題[1]。經調查發現,由于資金管理不規范出現上述問題的學校占有極高的比例。
2.3 入賬票據不規范
由于不少學校的報賬員都由教師兼職,其缺乏會計基礎知識和相關財經法律法規知識,對于發票的正規性缺乏辨別能力,從而常常出現將假發票、過期收據以及一些自制票據入賬的問題,真發票假內容、假發票真內容的情況較為普遍。
2.4 收費行為不規范
學校屬于行政事業單位,其收入的主要來源是依靠政府財政撥款、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在對學校財務審計過程中發現,有收費許可的各項收費都能按照相關的規定要求執行,并及時上繳到財政專戶,但在實際的收費中卻仍存在諸多問題[2]。有的學校私自設立了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還有一些學校變換花樣,將一些代收費轉變為具有強制性的收費,表面說是自愿繳費,而實際上具有強制性,違背了自愿的原則。
2.5 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
財務審計中還發現,固定資產管理并未受到學校的重視,大多數學校對本校的固定資產都沒有明細的賬目,固定資產入賬時也往往只是手工入賬,并未將其在電腦中進行記賬,而且沒有定期的對固定資產進行核對,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學校固定資產被隨意挪用、私人占用的情況屢見不鮮,并且沒有經過正規的采購程序,對購買的固定資產沒有進行入賬等問題,造成了國有資產的嚴重流失。
2.6 坐收坐支、滯留非稅收入
近年來,我國有關部門加大了對中小學收費的監管力度,但仍有部分學校心存僥幸,坐收坐支收費或上繳不及時,并且上繳費用時較為隨意,存在弄虛作假的情況,對非稅收入未能及時足額入賬。此外,還有部分學校到度終才上繳財政,以為沒有私設小金庫,并足額上繳就不存在違規的問題,這種淡薄的意識嚴重的違背了“收支兩條線”的管理規定。
2.7 發放獎金和補貼缺乏依據
當前,我國三令五申明文禁止不得提高現有津貼、補貼、獎金的標準,不得以現金的形式發放任何的福利補貼。但審計過程中發現,部分學校除了按照國家規定發放薪資外,還會通過加班費等形式來發放補貼,并在相關的節日發放一些實物。
3 針對學校財務審計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加強財務人員培訓
財務人員是學校財務管理的主要力量,因此,要想提高學校財務管理的水平,就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進而提升其專業能力。第一,加強對財務人員法律法規的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從而能嚴格的按照相關的規定來完成財務工作,避免違規操作現象的產生[4]。第二,加強財務人員自身專業能力的培訓,要扎實財務人員的會計基礎,并且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地進行學習來實現對自身的“充電”,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從而能勝任當前的工作,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第三,加強財務人員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要幫助財務人員樹立自身的責任心,堅決按照規章制度來工作,杜絕出現做假賬、挪用公款以及按照某些領導的意圖來修改賬務的問題,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同時又是對學校發展的負責。
3.2 加強學校財務公開
學校要成立專項小組,由校領導擔任組長,由教職工、財務人員以及校工會擔任組員,進行學校財務公開活動。在學校內設立財務公開欄,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來對財務進行公開,根據校職工以及學生家長的要求對相應的收費、資產等進行公開,并且在教職工代表大會上,要向全體教職工匯報當年度的費用收支情況,從而通過這樣的公開,使學校財務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有效地提高學校的財務管理水平,使財務的收支更加的公開、透明。
3.3 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首先,學校要建立健全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由校長牽頭成立專門的監管機構,設置相應的管理人員和部門,并對每個管理環節設置明確的責任制度。其次,明確職責,將制度真正的落到實處,做到責任到人、責任到事。定期的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按照規章制度檢查相關的手續,監督各個部門、科室固定資產管理情況。對于新購入的固定資產及時地進行驗收和入賬,對消耗、使用或報廢的固定資產及時進行登記,確保登記信息的準確性。財務部門要對賬務進行核實,從而保障學校固定資產賬務的真實性。
3.4 加大收費檢查力度
收費許可證是學校收取費用的憑證,這就需要加強對學生收費許可證的檢查力度,查看學校是否辦理了相關的文件,并將學校實際收費項目與收費許可證上的內容進行核對,從而避免出現亂收費的情況[5]。其次,加強對學校收費票據使用情況的檢查,查看其是否是正規財務部門的收費票據,票據的申購以及使用過程是否規范,收費是否運用了非財政票據。再次,積極開展座談會,邀請班主任、學生以及家長說一說都有哪些繳費項目,從中發現是否存在亂收費等現象。最后,對坐收坐支、滯留非稅收入等可以通過校內財務往來的明細賬目進行檢查,看是否存在應上繳費用被列支的問題。
3.5 加強票據業務知識的培訓
首先,學校財務人員要具備辨別發票真偽的能力,對此,學校可加強培訓,要求一些相關財務部門的人員來校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傳授辨別發票真偽的知識和能力,使財務人員能從發票的代碼、印刷質量以及手感等方面進行辨別。其次,豐富財務人員辨別發票真偽的手段,使其了解可以通過稅務局的門戶網站進行發票真偽的查詢,加強對財務人員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進而通過互聯網輕松查詢出發票的領用人,辨別套開發票。
3.6 內外聯合嚴查“小金庫”
“小金庫”的問題可以說是屢見不鮮,由于其具有極大的隱蔽性,所以查處起來存在不小的難度,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對庫存的現金進行盤點,檢查資金是否與財務賬面的數據一致,如果出現偏差,查明原因,是否存在假賬等問題。第二,對學校的固定資產、資金的收入進行查證,看是否存在沒有入賬的情況。第三,對教師、學生以及家長進行走訪,查詢是否存在亂收費的情況,對學校的關聯單位進行訪問,印證學校相關賬務的真實性。總之做到內外聯查,形成責任明確、監督到位的良性體系。
4 結 語
總之,學校要加強對財務審計的重視程度,積極地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同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大各項費用的檢查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及時地進行財務公開,從而減少各種問題的產生,還校園一片凈土。
參考文獻:
[1]邵理團.學校財務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財會學習,2017(1):127-128.
[2]趙敏.淺析如何建立健全中小學內部會計財務控制制度[J].中外企業家,2016(30):53-54.
[3]陳敏.關于加強學校財務內控方法的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6(24):241,362.
[4]李莉.新中小學會計制度實施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8):191-192.
[5]潘愛麗.新會計制度下中小學會計核算優化路徑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21):61,62.
[6]馬鑫.論我國高校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4):236-237.
[7]張玉.高校預決算審計方法探討[J].納稅,2019,13(15):200.
[8]趙會.高校內部審計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12):182-183.
[9]嚴長娥.中小學財務審計問題及檢查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11):91-92.
[10]孫方芳.探討會計審計對財務管理的促進作用[J].納稅,2019,13(17):120.
[11]柳媛,李慧.加強財務收支審計提高經濟效益初探[J].中國商論,2019(11):105-106.
[作者簡介]陳軍(1964—),男,漢族,江蘇如東人,如東縣雙甸中學總務處主任,經濟師,本科,研究方向:學校后勤與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