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埃及特約特派記者 溫燕 黃培昭 ●魏輝 柳玉鵬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中東獲勝。”俄國防部15日透露的一個消息讓許多美國媒體發出這樣的感嘆——俄軍開始在敘利亞北部敘政府軍和土耳其軍隊之間巡邏。由于美國突然撤軍,與美軍一起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庫爾德武裝被美國“拋棄”,土耳其隨即對庫爾德武裝展開軍事行動,庫爾德武裝不得不與敘政府化敵為友,敘政府軍得以重新控制敘利亞東北部一些地區,這讓多年來一直支持敘政府的俄軍的巡邏成為可能。美媒嘆息白宮“拱手將勝利送給俄羅斯”之際,俄總統普京剛完成對美國在中東的傳統盟友沙特及阿聯酋的訪
問。敘利亞與土耳其,伊朗與沙特,它們互相敵對,但現在都與俄羅斯關系良好。美國則因為政策的飄忽不定受到多方質疑。
美軍“為俄羅斯打仗”?
據法新社16日報道,在敘利亞政府軍應庫爾德武裝邀請控制敘北部重鎮曼比季一帶后,俄軍已開始在當地的敘政府軍和土耳其軍隊之間巡邏。俄羅斯國防部15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敘利亞政府軍已經完全控制曼比季及附近的居住點,俄羅斯軍警沿著敘利亞和土耳其武裝部隊之間的接觸線在曼比季西北的邊境地區巡邏,“我們與土耳其方面進行了合作”。
此前,美軍曾駐扎在曼比季地區。俄媒日前曝光了美軍從營地撤離后的景象,現場一片狼藉,可能是由于撤離匆忙,營地內留下不少個人物品和一些軍事設備。
特朗普政府急著撤軍“甩包袱”,美國輿論卻不買賬。“普京在中東慶祝勝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5日的標題頗具代表性。文章稱,俄羅斯支持的武裝力量進一步填補美國在敘利亞北部留下的真空,急劇變化的地緣政治局勢讓親俄的巴沙爾政府獲得大片領土。此前,俄羅斯不顧制裁,堅持支持巴沙爾政權。俄羅斯現在似乎也成為唯一愿意,也有能力保護敘利亞庫爾德人免受土耳其攻擊的力量。美國撤軍被視為對庫爾德人的背叛,在這場斗爭中,俄羅斯人似乎是唯一可靠的盟友。
“特朗普政府從敘利亞撤軍送給普京又一場勝利”,《華盛頓郵報》稱,美國撤軍迫使庫爾德人向巴沙爾政權求助,邀請敘政府軍及俄軍進入他們控制多年的城鎮。一位北約官員說:“他(普京)只需坐下來,看著土耳其人和美國人毀掉過去5年的成功,這不僅沒有任何代價,甚至不需費力氣去實現。”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甚至調侃,美軍既要為美國打仗,還要“為俄羅斯打仗”。
在法新社看來,俄羅斯的勝利也暗藏風險。土耳其正在對庫爾德武裝發起軍事打擊,俄基本采取了中立態度,如果土耳其和敘利亞政府軍爆發沖突,俄羅斯勢必進退維谷。長期以來,土耳其一直反對敘利亞政府,支持反對派武裝。報道稱,俄羅斯官員15日表示,他們正在與土耳其合作,避免土耳其與敘政府軍發生沖突。
俄新社16日稱,克里姆林宮新聞局發布消息稱,15日晚應土方要求,普京與土總統埃爾多安通話,兩人指出有必要防止土敘軍隊發生沖突。普京邀請埃爾多安近日訪俄。
“每一方都在與一個國家對話:俄羅斯”
俄羅斯的“勝利”不止在敘利亞。本周,普京先后訪問了兩個重要海灣國家——沙特和阿聯酋,兩國都對普京的來訪非常重視,并與俄方簽署數十億美元的經貿協議。CNN稱,在與美國關系最密切的盟友沙特,俄羅斯總統十多年來的首次訪問受到熱烈歡迎。訪問前一名俄羅斯官員說,這是一種“天然的伙伴關系”,“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合作會穩定市場”。但是,俄羅斯和沙特之間迅速發展友誼的重要性不應被低估,也不僅僅局限于石油對話,畢竟俄羅斯是沙特最不可調和的敵人——伊朗的親密朋友。據沙特媒體報道,沙特國王薩勒曼在會晤后說,他贊賞“俄羅斯在該地區和世界各地發揮的有效作用”。
“在中東,每一方都在與一個國家對話——俄羅斯”,《華盛頓郵報》以此為題稱,不到4年前,土耳其在邊界附近擊落一架俄羅斯戰機,人們擔心在敘利亞對峙之際,兩國間的沖突可能會擴大。然而今天,隨著美軍從敘利亞東北部撤出,分析人士一致認為,現在是俄羅斯通過談判和勸說來約束土耳其的時候。數年嫻熟的外交讓俄羅斯在中東處于一個新的、未經考驗的位置:這是一個各方都可以對話的國家。沙特和伊朗彼此深懷敵意,但莫斯科與利雅得和德黑蘭都關系良好。土耳其人痛恨敘利亞領導人巴沙爾,俄羅斯則是巴沙爾最堅定的盟友,但俄羅斯剛向土耳其出售了S-400防空導彈系統。
《悉尼先驅晨報》稱,分析人士表示,美國的混亂、笨拙和失誤,為俄羅斯打開通往中東的大門。卡內基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寧說,俄羅斯與包括土耳其在內的所有國家保持聯系,對自己的利益有清晰認識,連貫的政策正在奏效。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稱,新美國安全中心中東安全主任伊蘭·戈登伯格說,對普京來說,最大勝利或許是他指出了“與美國的不穩定、不一貫和軟弱相比,俄羅斯持之以恒,對待盟友穩定可靠”。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稱,特朗普政府的混亂決策讓中東陷入進一步的亂局,各國日益將俄羅斯視為穩定的一個來源。俄羅斯務實的“與所有人對話”政策使其與許多國家保持了良好的關系。這與美國專橫的對外政策形成對比,華盛頓“贏者通吃”的國際關系策略必然把世界分為兩大類:一類向美國的命令俯首帖耳,另一類因不肯卑躬屈膝而被視為敵人。
土總統:我不見彭斯
在中東媒體看來,美國政策的混亂在對待土耳其問題上再明顯不過。上周,美國撤出在敘利亞東北部的1000名士兵,被認為是為土耳其向庫爾德武裝發起軍事行動開了綠燈。面對國內的強烈反彈,白宮不得不調整政策,要求土耳其停火,之后又對土耳其實施制裁。
據土耳其《自由報》16日報道,由于不滿特朗普前后不一的表態,土總統埃爾多安表示,不會再關注特朗普的推特。埃爾多安駁回美國敦促敘利亞北部停火的提議,稱土耳其“永遠不會宣布停火”。埃爾多安還提到他本周與特朗普的通話:“我告訴特朗普:你經常對媒體的報道非常生氣,你現在受到了它們的影響。不要聽媒體的,你是一位強大的領導人。”
美國白宮15日表示,美國副總統彭斯和國務卿蓬佩奧等人16日將前往土耳其會見埃爾多安,敦促土耳其立即在敘利亞停火。不過,埃爾多安16日表示,彭斯訪土期間,他不會與對方見面,土耳其會派出級別相對應的人,“特朗普來的話我會跟他談”。此后,蓬佩奧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采訪時稱,他和彭斯會與埃爾多安會面。
俄羅斯《生意人報》16日稱,針對美國及西方國家不斷加大對土耳其的壓力,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專家拉耶夫斯基表示,這將打擊北約與土耳其的合作。未來美國對土耳其施加的壓力將是有限的,美國不希望讓這個盟友變成一個不可調和的對手。俄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主任普霍夫稱,美國制裁土耳其造成的后果之一將是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進一步走近。▲
環球時報201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