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香港特派記者 趙覺珵 ●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 ●本報記者 楊升 ●王會聰
“美國國會眾議院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把肆意縱火、打砸商鋪、暴力襲警等嚴重犯罪稱之為人權和民主問題,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針對美眾議院執意通過所謂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6日表示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外交部駐港公署、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香港特區政府等多個部門當天也分別予以嚴厲回應。美眾議院和部分政客打著“民主”和“人權”的幌子,卻做著有損于香港實際利益的事情,其借“香港牌”遏制中國發展的政治圖謀再次暴露無遺。他們到最后能稱心如意嗎?香港美國商會日前表示,該法案對美國在港商業利益或造成“意想不到的負面后果”。耿爽16日表示,對于美方的錯誤決定,中方必將采取有力措施堅決反制。
中方:美方打“香港牌”絕不會得逞
據美媒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當地時間15日通過三項涉港法案和決議案,包括“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譴責中國干涉香港事務、支持港人自由抗議權利”的決議案,以及禁止向香港出口催淚彈和其他非致命人群管制產品的“保護香港法案”。“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有三項關鍵內容:對香港自治情況進行年度審查,以確定香港是否繼續享有區別于中國內地的特殊待遇;對侵害香港自治和人權的人員實施拒絕入境等形式的制裁;對申請美國簽證、因參加民主抗議而有案底的港人予以通融。9月25日,該法案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外委會通過。
美國眾議院議長、民主黨議員佩洛西15日在討論中發言稱,過去數十年來,有關中國人權的議題總是敗給商業利益,“美國不應以犧牲美國價值觀為代價”。
對美眾議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方多個部門16日表示強烈譴責,敦促美方懸崖勒馬,立即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第一時間回應說,當前香港面臨的根本不是所謂人權和民主問題,而是盡快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維護法治的問題。此次美眾議院通過涉港法案的舉措充分暴露了美方一些人在人權、民主問題上的極端虛偽和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牽制中國發展的險惡用心。
“美方打‘香港牌絕不會得逞!”外交部駐港公署16日表示,美眾議院通過涉港法案坐實了美一些政客是香港亂局的背后指使者、操縱者,坐實了美方一些勢力企圖在港制造“顏色革命”、打“香港牌”,讓香港繼續亂下去,趁火打劫,遏制中國發展。這些美國政客將自己擺在“法官”和“教師爺”的位置上,“我們不禁要問:你們哪來的資格和底氣,對一個自由度和法治排名均高于自己的別國地區指手畫腳?”
“我們奉勸美國國會及一些政客尊重客觀事實,立即終止有關法案的后續審議程序,不要錯上加錯。沒有美國的干預,香港會更加繁榮穩定。”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楊光16日強調。
港政界人士奉勸一些美國政客“收起爪子”
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幾名香港政界、法律界、學界人士都對美方的做法表示強烈不滿。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批評美國公然把民主與人權作為干預香港事務、打壓中國的工具。他說,當下香港的亂局正是美國“暗中播種、伺機而動、背后操控、煽動民意”的結果,“我奉勸一些美國政客,收起你們的爪子,夾好尾巴!”
上周末,一貫持反華立場的美國參議員克魯茲到港,穿一身黑衣為示威者搖旗吶喊。另一名美參議員霍利也于近日在香港與“亂港分子”黃之鋒見面。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前副院長顧敏康1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正在明火執仗地干預香港事務”,眾議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是其“組合拳”的一部分,它有可能煽動暴力行為再度升級。香港著名大律師黃英豪16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美國試圖用其國內法威脅、恐嚇香港特區的官員、政界與商界人士,將香港作為中美博弈的一枚棋子。
或對美國在港利益造成“意想不到的負面后果”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美國也引發一些質疑。據美國“政治”網站報道,去年7月卸下美國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一職的董云裳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這項或改變香港特殊貿易地位的法案將傷害香港人,此舉是鑄下“大錯”。她指責華盛頓對香港亂局的有關評論是“不負責任且在被誤導下的情況下做出”,認為美國官員應該對來自各方的暴力都表示不同意,不能因為部分暴力示威者唱美國國歌就為他們歡呼,而不是予以譴責。
香港《信報》15日轉載了上月發表的《致美國國會的公開信:為何必須反對香港民主法案》,該信由美國“民間抵抗”團體的聯合負責人凱文·齊斯等人撰寫。他們認為,香港抗議的領頭人聲稱香港民主遭到破壞,但這些人顯然能自由出入香港、自由地表達想法并要求一個外部大國對自己國家實施制裁,這些矛盾的方面顯示他們的說法應該受到批判性分析。這封公開信認為,該法案幾乎起不到實質作用。
美國《財富》雜志15日刊文稱,“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會向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注入不確定性,這可能導致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日益下降。
香港美國商會日前表示,香港持續數月的暴力示威活動已經讓不少在港美企受到影響,“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對美國在港商業利益或造成“意想不到的負面后果”。該機構14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61%的受訪企業認為其業務受到香港近期政治風波中度或重度影響。
“美國在香港也有重要利益。如果有關法案最終通過成法,不僅將損害中方利益,損害中美關系,也將嚴重損害美國自身利益。”耿爽16日如是警告。
學者建議政府做出實質性應對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還需要經美國參議院表決和總統簽字。顧敏康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如果法案生效,中央和特區政府應該做出實質性應對。“特區政府需要采取更加堅決的手段,例如通過公布‘黑名單,禁止部分一心搞亂香港的美國政客入境。此外,香港還應該在國際社會加大發聲力度,表明立場,用更多的事實告訴外界,香港正在發生什么。”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刁大明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建議,中央政府應該考慮依照相關法律針對美國在香港的政治、外交、商業行為進行嚴格限制,特別是針對那些具有美國官方色彩的、有證據表明其從事了跟自身身份和職能不符的活動的美國人員和機構。此外,如果出現中方人員或機構在美正當利益由于該法的“長臂管轄”而受損的情況,中方應鼓勵相關方以個人或機構的名義在美國提起訴訟,反制美國國會的立法。▲
●本報赴香港特派記者 趙覺珵 ●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 ●本報記者 楊升 ●王會聰
“美國國會眾議院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把肆意縱火、打砸商鋪、暴力襲警等嚴重犯罪稱之為人權和民主問題,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針對美眾議院執意通過所謂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6日表示強烈憤慨和堅決反對。外交部駐港公署、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香港特區政府等多個部門當天也分別予以嚴厲回應。美眾議院和部分政客打著“民主”和“人權”的幌子,卻做著有損于香港實際利益的事情,其借“香港牌”遏制中國發展的政治圖謀再次暴露無遺。他們到最后能稱心如意嗎?香港美國商會日前表示,該法案對美國在港商業利益或造成“意想不到的負面后果”。耿爽16日表示,對于美方的錯誤決定,中方必將采取有力措施堅決反制。
中方:美方打“香港牌”絕不會得逞
據美媒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當地時間15日通過三項涉港法案和決議案,包括“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譴責中國干涉香港事務、支持港人自由抗議權利”的決議案,以及禁止向香港出口催淚彈和其他非致命人群管制產品的“保護香港法案”。“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有三項關鍵內容:對香港自治情況進行年度審查,以確定香港是否繼續享有區別于中國內地的特殊待遇;對侵害香港自治和人權的人員實施拒絕入境等形式的制裁;對申請美國簽證、因參加民主抗議而有案底的港人予以通融。9月25日,該法案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外委會通過。
美國眾議院議長、民主黨議員佩洛西15日在討論中發言稱,過去數十年來,有關中國人權的議題總是敗給商業利益,“美國不應以犧牲美國價值觀為代價”。
對美眾議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方多個部門16日表示強烈譴責,敦促美方懸崖勒馬,立即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第一時間回應說,當前香港面臨的根本不是所謂人權和民主問題,而是盡快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維護法治的問題。此次美眾議院通過涉港法案的舉措充分暴露了美方一些人在人權、民主問題上的極端虛偽和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牽制中國發展的險惡用心。
“美方打‘香港牌絕不會得逞!”外交部駐港公署16日表示,美眾議院通過涉港法案坐實了美一些政客是香港亂局的背后指使者、操縱者,坐實了美方一些勢力企圖在港制造“顏色革命”、打“香港牌”,讓香港繼續亂下去,趁火打劫,遏制中國發展。這些美國政客將自己擺在“法官”和“教師爺”的位置上,“我們不禁要問:你們哪來的資格和底氣,對一個自由度和法治排名均高于自己的別國地區指手畫腳?”
“我們奉勸美國國會及一些政客尊重客觀事實,立即終止有關法案的后續審議程序,不要錯上加錯。沒有美國的干預,香港會更加繁榮穩定。”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楊光16日強調。
港政界人士奉勸一些美國政客“收起爪子”
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幾名香港政界、法律界、學界人士都對美方的做法表示強烈不滿。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批評美國公然把民主與人權作為干預香港事務、打壓中國的工具。他說,當下香港的亂局正是美國“暗中播種、伺機而動、背后操控、煽動民意”的結果,“我奉勸一些美國政客,收起你們的爪子,夾好尾巴!”
上周末,一貫持反華立場的美國參議員克魯茲到港,穿一身黑衣為示威者搖旗吶喊。另一名美參議員霍利也于近日在香港與“亂港分子”黃之鋒見面。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前副院長顧敏康1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正在明火執仗地干預香港事務”,眾議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是其“組合拳”的一部分,它有可能煽動暴力行為再度升級。香港著名大律師黃英豪16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美國試圖用其國內法威脅、恐嚇香港特區的官員、政界與商界人士,將香港作為中美博弈的一枚棋子。
或對美國在港利益造成“意想不到的負面后果”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在美國也引發一些質疑。據美國“政治”網站報道,去年7月卸下美國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一職的董云裳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這項或改變香港特殊貿易地位的法案將傷害香港人,此舉是鑄下“大錯”。她指責華盛頓對香港亂局的有關評論是“不負責任且在被誤導下的情況下做出”,認為美國官員應該對來自各方的暴力都表示不同意,不能因為部分暴力示威者唱美國國歌就為他們歡呼,而不是予以譴責。
香港《信報》15日轉載了上月發表的《致美國國會的公開信:為何必須反對香港民主法案》,該信由美國“民間抵抗”團體的聯合負責人凱文·齊斯等人撰寫。他們認為,香港抗議的領頭人聲稱香港民主遭到破壞,但這些人顯然能自由出入香港、自由地表達想法并要求一個外部大國對自己國家實施制裁,這些矛盾的方面顯示他們的說法應該受到批判性分析。這封公開信認為,該法案幾乎起不到實質作用。
美國《財富》雜志15日刊文稱,“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會向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注入不確定性,這可能導致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日益下降。
香港美國商會日前表示,香港持續數月的暴力示威活動已經讓不少在港美企受到影響,“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對美國在港商業利益或造成“意想不到的負面后果”。該機構14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61%的受訪企業認為其業務受到香港近期政治風波中度或重度影響。
“美國在香港也有重要利益。如果有關法案最終通過成法,不僅將損害中方利益,損害中美關系,也將嚴重損害美國自身利益。”耿爽16日如是警告。
學者建議政府做出實質性應對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還需要經美國參議院表決和總統簽字。顧敏康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如果法案生效,中央和特區政府應該做出實質性應對。“特區政府需要采取更加堅決的手段,例如通過公布‘黑名單,禁止部分一心搞亂香港的美國政客入境。此外,香港還應該在國際社會加大發聲力度,表明立場,用更多的事實告訴外界,香港正在發生什么。”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刁大明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建議,中央政府應該考慮依照相關法律針對美國在香港的政治、外交、商業行為進行嚴格限制,特別是針對那些具有美國官方色彩的、有證據表明其從事了跟自身身份和職能不符的活動的美國人員和機構。此外,如果出現中方人員或機構在美正當利益由于該法的“長臂管轄”而受損的情況,中方應鼓勵相關方以個人或機構的名義在美國提起訴訟,反制美國國會的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