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10月16日文章,原題:貿易戰的奇怪受害者——色彩斑斕的金魚小小的金魚與全球貿易平衡有什么關系?這正是令肯·費希爾發愁的問題。他販賣稀有的金魚。這種金魚被列在進口中國商品清單的第31頁,面臨25%的加征關稅。
對于從寵物店里花10美元買一條普通金魚的人來說,這似乎微不足道。但對費希爾這樣的經銷商來說,賬可不是這樣算的。他賣的是上等金魚——眼睛突出、鰭如羽毛的五花琉金金魚——每條售價超過100美元。
費希爾說:“關稅讓我的收入減少了一半。”作為從中國進口商品的商人,他不得不為關稅埋單。
中國不僅是觀賞性金魚的來源地,而且也是發源地。在那里,經過了幾個世紀的培育,才形成今天品種多、與眾不同的金魚,有些愛好者將金魚稱為“活的藝術品”。
優質金魚的售價從125美元到300美元不等。費希爾說,他賣過單價超過1000美元的高端品種。
2018年,美國從中國購買了價值120萬多美元的淡水觀賞魚,其中就有金魚。去年,美國的貿易逆差猛增到6210億美元,這是10年來的最高點。這兩組數字相比較,讓費希爾十分生氣。他說:“像我這種做小生意的不應卷入其中。”
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都培育金魚。但金魚愛好者梅瑞迪斯·克勞森是:“像我這樣的人喜歡的稀有金魚,只有中國才有。”培育上等金魚要耗費大量人力。佛羅里達一家寵物魚批發店的經理喬·希杜克說:“金魚不是能從流水線上大批生產的東西。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從另一家金魚工廠購買金魚。”
對于費希爾來說,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了他的生計。為了不交關稅,他停止進口金魚,幾個月不做生意,希望等到關稅取消,結果并沒有發生。他說,他不能輕易漲價——價格競爭很激烈,昂貴的金魚最終成了奢侈品。▲
(作者艾琳娜·塞爾尤克,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