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春
摘要:現階段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總體上是按照國有企業的體系和制度運行,但在民營控股、國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由于產權體制的特殊性給黨建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確認識和把握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定位和地位,在民營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中把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政治引領作用與法人治理結構的運行體系有機結合、互促共贏,對于調動員工積極性,推動企業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民營控股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經濟在我國的出現和發展,主要源于國有企業改革,其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當前我國混合所有制企業仍處于初期探索的發展階段,混合所有制企業為黨的建設拓展了新的領域和空間,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新要求、新挑戰,特別是在民營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面臨的矛盾相對比較突出。只有正確認識企業黨組織的角色定位、職能,不斷創新領導體制及黨組織的組建管理方式,并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發揮作用的主要途徑,才能實現企業和黨建的雙贏發展。
一、正確把握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的角色定位和職能
(一)明確黨組織的政治地位。無論何種性質的資本處于控股地位,黨組織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應該始終處于政治核心地位。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指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是黨在企業中的戰斗堡壘,在企業員工群眾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政治引領作用。這一定位適應了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發展需要。
(二)明確黨組織的角色定位。基于產權多元化的特性,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具有多重角色:處理好與董事會的關系,發揮在企業重大決策中的“參與者”作用;處理好與經理層的關系,發揮在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方面的“監督者”作用;處理好企業內各種利益群體之間的關系,發揮好維護各方權益的“協調者”作用;處理好與企業內各群眾組織的關系,發揮好“領導者”作用。貫穿這些角色最核心的要求就是,企業黨組織必須始終把握政治方向,充分整合各種資源,廣泛凝聚各方力量,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中最終實現各方利益。
(三)明確黨組織的職能。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的根本任務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始終當好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緊緊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發揮黨組織的作用,通過促進企業發展、增強企業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維護好、實現好股東、經營者和廣大職工的利益;二是堅持不懈、與時俱進抓好黨組織自身建設,始終保持黨同職工群眾的密切聯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這兩方面要求必須全面辯證地把握,既要克服“兩張皮”現象,又要防止黨組織弱化自身建設的傾向。
二、積極探索發揮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作用的途徑
(一)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把握企業發展方向。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各類資本及其管理方式帶有明顯的社會性,黨組織必須承擔起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職責。要從制度和機制入手,探索建立董事會統一決策與黨委有效參與相結合的決策體系。對重大問題事先共同商議,再由董事會表決等。同時加強對企業決策、經管層貫徹執行黨的大政方針和國家法律法規的監督,為企業依法經營、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職工群眾提高收入福利保駕護航。
(二)落實黨管人才要求,營造良好創業環境。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必須牢牢掌握“第一資源”,形成有活力的人才工作機制。黨組織既要支持董事會依法選擇經營者和經營管理者充分行使用人權,又要加強企業經營管理者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和經營能力建設,加強對企業選人用人原則、標準、程序以及人事制度改革方法的指導,把黨管人才要求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起來。主動做好對企業內各類人才的推薦、培養,不斷優化企業人才發現、培養、激勵、保障機制,在全體員工中大力創造支持投資者、鼓勵創業者、獎掖貢獻者、尊重勞動者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和群眾工作,充分凝聚辦企業的力量。黨組織要注意教育和引導企業投資者和高層管理人員充分認識職工對企業發展的決定性作用,牢固樹立依靠全體員工辦企業的思想,堅持資本與人本并重。堅持以培養共同價值觀為核心,大力推進多元利益主體在精神層面上的融合。切實關注困難職工群體,不斷強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建立維護職工權益的利益磋商機制,幫助職工及時理順情緒、激發干勁。引導職工把集體主義觀念與講競爭、講效率的時代精神結合起來,大力培育企業精神,提升員工素質,打造企業品牌,增強企業文化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三、民營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體制的構建
(一)民營控股企業黨建工作的模式。按照《公司法》實行法人治理是混合所有制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體現,也是企業黨建工作必須適應的環境。在國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按照產權結構和公司章程的規定,董事會和經營層一般是控股方占有優勢地位。這種企業的黨組織建設體系目前尚沒有明確界定,有的按照非公企業黨組織設立和管理,有的由國有參股方負責黨建工作管理。筆者認為按照第二種模式管理相對而言更符合民營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實際,由國有參股方委派黨組織負責人,參照國有企業“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做法,按照公司法和黨章規定的程序,推薦黨組織負責人進入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同時吸納具備條件的黨員經營管理者充實黨組織班子,使企業黨組織與法人治理結構既相對獨立又有機融合,為發揮作用奠定組織基礎。
(二)民營控股企業黨建工作的實踐。筆者所在的企業系民營控股國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按照國有股東的管理體系開展,黨組織負責人進入董事會和經營班子。《云南網》的一篇有關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委書記助推云南航空網建設的報道中,對非公企業發揮黨建優勢,探索完善黨建工作新機制,充分利用混合所有制企業特點夯實黨組織建設和服務生產建設給予充分肯定。報道中提到的祥鵬航空即為民營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其黨組織的管理模式也是按照國有出資方的體系開展,黨組織負責人由國有出資方委派并進入董事會任職。這種構架既有利于實現國有股東在企業經營中的決策權、監督權,從而更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目標;也有利于黨建工作以國有股東系統化、規范化的管理體系為基礎,從而更好實現黨建工作落地生根。
四、創新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工作理念和活動方式
(一)強化服務觀念,堅持緊扣中心開展活動。始終堅持圍繞企業發展來謀劃、推進、考核企業黨建工作,把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中重點難點問題作為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重要舞臺,把促進發展的業績作為檢驗黨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
(二)強化效益觀念,堅持高效務實開展活動。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活動應堅持小型、多樣,以分散活動為主,集中活動為輔。黨組織活動要盡量利用生產淡季和空閑時間,避開生產高峰期。為共享資源、提高效益,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工作機構、人員應堅持專兼結合,精簡高效。
(三)強化創新觀念,堅持與時俱進地開展活動。適應時代發展要求,黨建工作要跳出自我循環小圈子,融入生產經營大循環,在求新求變中深化黨建活動。要賦予“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等新的時代內涵,不斷創新活動載體,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建新舞臺。
五、結語
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我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努力探索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新思路,針對民營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特點,構建好黨建工作的體制機制,堅持融合互促、同心共贏的理念,為全面提升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科學化水平、促進企業科學發展邁上新臺階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李錫炎主編.非公企業黨建與領導管理創新[M].人民出版社,2013,10(第一版).
[2]馮波,高慧燃主編.非公企業黨建研究[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5(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