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姍姍
志愿活動是供電企業服務渠道的有效延伸,是員工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履行社會責任的積極實踐。國網南京市溧水區供電公司(以下簡稱“溧水供電公司”)通過“大志愿”服務體系的構建,持續性高質量地開展志愿活動,打造“有愛心 會干事”的員工團隊。
一、志愿活動開展現狀
溧水供電公司目前注冊志愿者近百人,每年逾千人次參加志愿活動,志愿服務累計時長2000千小時以上。志愿活動開展主要依托紅馬甲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金梅花巾幗志愿者服務隊、金麥穗農電黨員服務隊三個團體,服務隊成員有交叉,其他員工參加志愿活動呈現自發性、臨時性、零散性等特點。服務對象主要是重點企業、中小學、結對村(社區)等客戶群體,以及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殘障人士等特殊困難群體。志愿活動內容主要結合業務特長和地方特點,例如開展電力知識進校園、電力服務進企業、電力安全進村戶等活動,針對農村地區留守兒童較多的現狀,組織“代理媽媽”、“春蕾助學”等活動。
多年來,雖然溧水供電公司堅持開展志愿活動,但缺乏系統策劃、總結和宣傳,存在志愿活動力量分散、志愿服務對象較為局限、沒有形成志愿服務品牌等問題。
二、開展志愿活動的意義
通過參與志愿活動激發員工愛國情懷。隨著社會發展,員工思想意識更加多元化差異化,自我意識愈發強烈。以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強化愛國主義教育,能有效地引導員工了解國情、社情和民情,感受工作之外的社會生活,同時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感受社會正能量,增進員工勇于承擔責任的人格品質,培養其承擔社會使命的自覺性,使員工逐步樹立起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的一份責任。
通過參與志愿活動培育員工敬業精神。敬業精神是人們對個人職業的認同和熱愛。當前,員工奉獻意識弱化,功利主義傾向明顯,缺乏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通過參與志愿活動,員工們能夠近距離接觸社會弱勢群體,通過比較更加直觀的感受企業為員工提供的各種福利保障,使他們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機會,強化員工的敬業精神和對企業的感恩之心。
通過參與志愿活動提升員工個人質素。在志愿活動中,員工在付出勞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同時,也促進了自身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競爭與協作的關系,鍛煉了組織策劃、溝通交流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時能將自己理論知識、業務技術與社會現實進行結合,用自己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服務社會,并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激發自己的學習動力。
三、“大志愿”服務體系構建的實踐
服務對象內外結合。一直以來,供電公司開展志愿活動服務的對象的關注點始終落在企業之外,客戶、弱勢群體、社會公益活動等。對外志愿服務雖然為公司贏得了一定的口碑,但作為直接影響企業效率和效益的群體——員工,卻沒有得到關注。近年來,溧水供電公司在開展外部志愿服務的同時,將服務視線投向企業內部,梳理建立困難員工檔案,由所在部門(支部)進行結對幫扶;關注離退休老職工,開展“青春情暖夕陽”活動,組織青年志愿者上門看望;服務基層班組,巾幗志愿者在春節包餃子送給值班的一線員工,在高考前包粽子送給家中有應屆考生的員工。
參與主體點面結合。以黨員、團員為主要參與人員,重點打造紅馬甲、金梅花、金麥穗志愿服務三支核心志愿服務團隊,同時本著自愿、靈活的原則,引導更多的員工參與進來,以部門、班組,支部、黨小組為單位,鼓勵采取“多助一”的形式參加志愿活動。針對部分活動開展頻率高的問題,采取分組排班的方式,避免對日常工作造成影響。
志愿活動項目化運作。對于周期性強,較為固定的志愿服務活動,采取項目化管理。每年制定活動計劃和實施方案,細化志愿活動的時間安排、推進措施、預期目標等內容。活動開展活過程中,把握好總體進度、時間節點,動態調整。例如在“一路陽光伴成長”留守兒童幫扶項目中,第一學期,為了和云鶴中心小學20名留守兒童快速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志愿者連續3個月每周開展一次活動。
四、“大志愿”服務體系構建的幾點思考
強化宣傳和引導。部分員工和群眾對志愿活動存在誤解,認為志愿服務活動只是一種“作秀”,是短效且表面的,既影響業務工作,也解決不了什么實際問題。因此,企業需要結合中心工作做好志愿活動策劃,通過持續性的開展活動,并充分利用內部網站、外部報刊、網絡以及微信、微博等多種媒體,加強對志愿活動的宣傳,打造志愿服務先進集體和個人典型,使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得到弘揚。
注重激勵和反饋。志愿服務是不計報酬的,在為社會和他人服務時并不要求豐厚的物質回饋,但社會及時反饋的精神鼓勵和榮譽獎勵能夠使員工在參與志愿活動中體會到自身的價值,并產生自我實現的滿足感。為確保志愿服務活動持久、有效地得到開展,可以將志愿活動的參與情況作為員工績效考核的一部分,對于在志愿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員工在全員業績考核中予以一定的加分,作為評優選先的必要條件,特別是在電網先鋒黨支部評定、推優入黨、黨員示范崗評定等工作中作為重要參考依據。
提高志愿者服務能力。員工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服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服務活動能否有序開展并取得成效。如何有效地引導有志于志愿服務的員工認識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志愿服務內容,培養良好的溝通技巧,提高服務技能,這是需要我們加以研究解決的問題。可以聯合社會志愿服務團體,開展志愿者培訓,獲得更多的志愿服務資源,同時可以為公司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