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灝
摘要:加強黨員日常學習教育、提升黨員隊伍綜合素質是基層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企業圍繞黨的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和企業改革發展形勢任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探索和豐富學習教育內容,創新學習教育方式,改進學習教育方法,使黨內“三會一課”制度得到有效落實,黨員學習教育工作各具特色,成效顯著。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現象,面臨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
關鍵詞:黨務工作;學習教育;教育效果
一、當前基層黨員學習教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是缺乏研究。主要表現在基層一些黨務工作者,對黨員隊伍梯次結構、思想動態、知識水平、品行修養和心理素質等變化把握不準;對網絡信息新時代,黨員個人接受學習教育的途徑、方式、需求品味及其他要求了解不夠;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經濟社會及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社會思潮、學習教育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等主動研究不透徹等等。致使一些基層黨務工作者,在抓黨員學習教育過程中,心中沒譜,信心不足,有畏難情緒。
二是準備不夠。主要表現在一貫制的“開會、討論、總結”三部曲做法比較普遍,學習教育工作停留在“上傳下達、人云亦云”階段上,以會代學、代訓,缺乏制度規范和統籌計劃。往往是一講學習教育,就集中大家開大會、開長會,念報紙、讀文件、聽報告、學講話、提要求。會后進行“技術處理”,抄筆記、搞總結等。可以說,是上級布置什么就說什么,檢查什么就學什么,照本宣科,重點不突出,一味求全,疲于應付;是想到什么就講什么,拿到什么就念什么,無的放矢,毫無準備,泛泛而談,滿足于按照上級的要求,我們什么“都講了、都說了、都學了”。
三是結合不緊。主要表現在沒有把黨員理想信念和政治理論學習教育的要求,與提升工作效率、歷練實踐能力、充實文化基礎、培養興趣愛好、解決心理困惑等進行有機結合,及時調整、補充和修改學習教育內容。做的最多是過于強調“是什么?”“做什么?”等教條式的、空洞的正面灌輸上,就事論事,缺少由淺入深、逐步遞進的系統分析,缺少“為什么?”“怎么做?”等簡單實用的指導性內容,使聽學者“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甚感迷茫,并產生厭煩的情緒。
四是一人包攬。支部書記是基層黨員學習教育中間環節,也是主要組織者和責任者。正是由于這種特殊性,致使一些單位把黨員學習教育視作是支部書記的事,從組織形式、時間安排,到內容選擇、講授學習等,統統由支部書記一人包攬。其結果,一是受支部書記個人經歷與時間所限,學習教育活動極易流于形式;二是受對待事物認知能力差異性和長期固定模式與熟悉面孔的影響,容易發生“千篇一律”和“空頭政治”的現象,使人產生視覺疲勞和聽覺疲勞;三是影響黨員主動參與學習教育的積極性,不利于班子整體功能和黨員主體作用的發揮。
二、主要原因分析
之所以存在這些現象和問題,其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對企業黨員日常學習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缺少足夠的認識,占位不高,內容把握不準;其二是對在新形勢下提高學習教育質量、增強吸引力的途徑探索不夠,辦法不多,形式教條單一;其三是目前我們基層黨務工作者的能力素質與新時代對黨組織建設的新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三、應對措施
古語道:“求木之長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因此,筆者認為,要改變目前基層黨員學習教育現狀,應從“學什么?怎么學?誰來講?”這三個層面加以分析和研究,貼近實際,擴展學習教育內容的豐富度和深刻度;創新思維,增強方式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搭建平臺,鼓勵黨員人人參與,既當學員,又當教員,學教相長,增進活力和吸引力,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和源泉。
(一)統籌規劃,明晰“學什么”,保證學習教育有序開展。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企業黨員學習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具有其特定的目的、內容和對象。首先在其目的上,要以“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為主線,通過開展思想政治、道德品行、文化知識、業務技能和心理輔導等方面的學習教育,既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和作風形象問題,又解決能力水平問題和道德品行問題,使其保持先進性,以上率下,更好的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二)著眼多樣化,明晰“怎么學”,增強學習教育吸引力。
任何學習教育都有特定的內容,不同的內容要有不同的講授形式。從這個角度來講,形式是表現學習教育內容、連接參學者的橋梁。每一次學習教育,能不能讓人欣然接受,其講授方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切不能搞“一刀切”“一鍋煮”的學習形式。
(三)統籌資源,明晰“誰來講”,提升學習教育效果。
在基層開展黨員學習教育,要注意從講授者的影響力和廣泛性著手,應遵照“誰的學問大、資歷深、素養高,就請誰來講;誰講的富有影響力、感染力和鼓動性,就請誰來講”的原則,根據不同的學習教育內容,選擇合適的講授者,這是保障學習教育質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王敏.大力踐行“三個代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做國企改革和發展帶頭人[J].特區經濟,2006(04):378-379.
[2]閻知航.關于加強新時期企業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01):33-35.
[3]李曉剛.學用結合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J].當代江西,201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