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云龍
摘 要 在產業聚集化、生產要素聚集化的今天,逐漸便利的交通條件讓越來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轉移,這種變化使得生活空間和社會化水平在城市中都獲得了明顯提高,相應的對城市規劃管理體制進行重視也變得至關重要。目前,針對城市規劃管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取得的效果也比較明顯,但是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本文主要從城市規劃管理中建設項目管理與規劃審批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行詳細闡述,并提出筆者的一些相關建議。
關鍵詞 城市規劃;建設項目管理;規劃審批;問題;建議
1城市規劃管理體制中建設項目管理與規劃審批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較強的依法行政意識
當前,在行政部門依法處理工作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從規劃角度來看,這些問題中,有一部分是項目審批存在的共性問題。比如雖然在城市規劃管理過程中有一些相關條例已經進行了立法和修訂,但是卻因為外部條件制約,導致其實施進展較慢。另外,并沒有嚴格重視批復控規的嚴肅性,即便針對批次審議控規調整工作設立了相關文件,也沒有得到良好的落實。
比如,在某城市中心,在批復控規中該城市就用地性質、容積率等對中心區內的各個地塊做出了詳細規定,但由于不斷變化的城市結構導致在具體研究這些中心區各地塊時,發現和之前的控制目標、規劃意圖相比,不同地段用地都已經發生變化,有了各自的側重點。例如,該市中心區沿湖地塊的建筑物在高度上進行了適當降低,地鐵沿線的建筑物高度適當提高,這主要是為了與軌道交通換乘點進行結合。即便之前做出了統一的限高標準,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卻做出了局部突破,并沒有局限于之前的批復中。不得不說,這樣的城市設計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滿足設計需求,這樣的調整也經過了專家論證,但是控規圖在調整之后需要進行報批的程序相對比較復雜,調整時間過長重視程度不夠,使得調整后的控規圖不能及時入庫,使得各地塊出具的規劃條件不及時不準確[1]。
1.2 缺乏有效的溝通
對城市進行規劃時不能單獨依靠政府來完成,還需要社會、企業等多方面進行協助,才能在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上實現最大化。一方面,我國社會在不斷發展,對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中的各項信息,人民群眾有權利進行了解,因此,其公開公示的要求變得更高。另一方面,對于項目建設內容中的審批工作,國家相關法律做出了嚴格控制,但實際上,在對這些法律實施的過程中,社會公眾并沒有真正地參與到規劃管理的決策中來,導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有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影響。
1.3 建設項目審批周期過長
一般情況下,在進行項目報建審批時,需要做好土地取得、方案設計、審批以及招標施工四大環節的工作,涉及的部門將近19個,需要處理的事項達40多項,其環節、程序相當復雜。規劃部門在進行審批事項的處理工作時,除了要發放“一書兩證”,還應該做好出具規劃條件、方案審查、放驗線、驗收等環節。但是在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審批流程管理、信息溝通等環節中,各部門并沒有健全的機制,導致在周期上審批過程比較長[2]。
2改進建議
2.1 依法行政
(1)首先,應該對依法行政的能力進行增強,對管理交圈工作進行全面推進,在控規成果方面,對其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并將其數據庫的動態維護機制進行完善。同時,應該對專項規劃成果進行建立,并做好數據融合制度。只有實現以上這些方面,才能讓規劃成果變得更加規范、標準,然后在相關規定、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完善規劃條件中的內容和要求,使其具有實施性和可操性,為了將總平面方案審查實現的更加精細化,應該出臺各種管理辦法公開公示,同時對建設工程中的限制內容更加合理,對城市規劃中的流程要落到實處。此外,為了讓規劃公示達到標準化和規范化的要求,還應該對利益相關方的權責進行明確。
(2)在城鄉規劃監督機制上進行建立。由專門的部門,對城鄉規劃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嚴格審查,并對薄弱環節進行查找,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針對性措施,對工作制度進行完善。在城鄉規劃管理活動中,相關監督檢查行政機關應該對法律法規進行遵守和落實。在這個過程中,一旦發現沒有對法律法規進行嚴格實施、正確履行職責、效率低下、行政不作為的委托單位,應該進行糾正,并在監督人員的監督下進行整改,如果有情節更加嚴重的,就應該追究相應責任[3]。
2.2 領悟精神
(1)應該對“放管服”內涵進行深化
針對城市發展的特點,規劃主管部門應該將其作為基礎進行實施方案的制定,并對“放管服”中的具體內容、辦理周期等進行明確,將這些工作的完成情況作為考核員工的標準。
(2)對規劃審批制度的改革進行加快
在行政審批事項上,規劃主管部門應該做好自查工作,同時對部門審批事項進行下放。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對于審批流程,各規劃分局和受委托的單位可以進行適當的簡化,比如將項目審批工作分成兩個階段,分別是預審和正式審批,之后在考慮各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情況,然后針對預審和正式審批,進行“聯審會辦”,對申報單位報告各個階段的辦理周期。
(3)對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進行清理和規范
比如在規劃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時會涉及交通影響評價、日照分析報告,對此進行規劃時應該在充分考慮基礎之上詳細研究其是否在規定的法律法規之外又進行了設立或者實施。同時,要精簡中介服務,將中介服務事項中沒有納入清單的事項列為白名單,審批時不再將其作為依據[4]。
3結束語
在經濟不斷發展的條件下,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城市規劃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為了對讓生活環境更加和諧,應該對城市規劃部門的管理工作進行加強,做好建設項目管理與規劃審批工作,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加強管理、監督能力,為保證城市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盧道典,蔡喆.基于分權視角的城市規劃管理體制模式及改革建議[J].城市觀察,2012,(02):110-118.
[2] 孫施文.現行政府管理體制對城市規劃作用的影響[J].城市規劃學刊,2017,(05):32-39.
[3] 顧斌.對當前規劃管理體制中建設項目規劃許可審批的認識與思考[J].規劃師,2015,(06):16-18.
[4] 周進,黃建中.“規劃行政權”與規劃管理體制探討[J].規劃師,2013,(0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