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競爭形勢越來越激烈,農村金融發展狀況對農村經濟增長開始發揮更大的影響作用。因此,要提高農村經濟增長步調,政府相關部門和單位需要做好農村金融工作的調整以及優化。本文通過三方面具體分析了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問題,同時剖析了農村金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缺陷,最終提出了如何完善和優化農村金融工作的措施。對于農村地區來說,其經濟發展規律不同于城鎮地區,所以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工作也有所差異。相關工作部門必須結合農村地區的經濟環境和發展規律,適當調整農村金融結構,或者優化農村金融環境。同時,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為農村金融機構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奠定了基礎。比如:建立網絡信息中心,為更高效的金融工作服務。
【關鍵詞】農村金融機構? 經濟增長? 政府部門
一、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具體影響
農村經濟發展是國家社會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門,所以要確保農村經濟的健康高速發展,進而保證我國整體經濟體系的協調和平衡。然而,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部分地區缺乏較為完善的農村金融發展體系,所以使得農村經濟發展較為緩慢。甚至部分經濟落后嚴重的地區未建立農村金融機構,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比如:有些經濟落后地區未設立農業貸款,或者農業貸款的金額相對比較小。要想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我國經濟、金融等相關政府部門必須要執行對應的政策規定,例如:根據當地的農村經濟狀況,建立科學合理的經濟服務結構。
二、我國農村金融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分析
(1)農村金融市場存在產品單一等問題。健全的金融市場主要包括各種金融產品,比如:債券、股票、期權、期貨等產品,而金融市場參與者運用科學合理的投資策略獲得經濟效益。然而,在我國農村地區大部分的金融產品是金融貸款以及保證。正是由于金融產品較為單一,所以農村市場參與者投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較弱,進而使得農村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同時,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技術較為落后,因此未建立較為健全的信息化建設。
(2)農村金融結構存在失衡的問題。農村地區的儲蓄與貸款出現不平衡的問題,從而使得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不能夠獲得較好地滿足。而且,大部分農村地區的鄉鎮企業是資金的主要需求者,所以農村金融組織的貸款業務主要面向鄉鎮企業,而很少關注普通村民的資金需求和基礎設施的完善。
(3)農村金融機構存在工作效率低、服務質量差等問題。農村地區距離市區相對比較遠,使得農村金融機構工作流程較為混亂,甚至存在服務質量差以及工作效率低等問題。農村金融機構位置較為偏遠,所招收的專業人才普遍存在專業知識和綜合技能較低的問題,因此其工作效率比較低,同時其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都比較差。大部分農村地區的鄉鎮企業管理人員和村民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這就要求農村金融機構要不斷完善服務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三、提高農村經濟增長形勢的金融措施
(1)建立良好的農村金融環境,不斷健全農村金融體系。農村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政治環境都對經濟發展狀況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相關部門必須結合農村地區的環境特點,建立適合的農村金融環境。而且,宏觀環境差異較大的地區,可以運用差異化的農村金融環境,進而更好地提高農村經濟增長步調。
農村金融機構的主要業務是農業存款和貸款,所以要完善農業貸款的申請和審批流程。如果農村金融機構能夠擁有較為健全的農業貸款流程,那么金融機構能夠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正常經營管理。同時,國家要根據地區和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農業貸款利率,優化業務工作流程,進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農業資金的運用效率。針對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金融部門可以適當提高貸款額度和貸款條件。而針對經濟較為落后的部分地區,金融部門可以適當降低貸款額度。金融機構必須遵守金融組織管理制度和國家法律法規內容,嚴格審批鄉鎮企業和普通村民的貸款流程,確保貸款資金能夠及時、足額的收回,進而提高資金的運用效率,防止出現呆賬、壞賬。建立良好的農村金融環境,不僅有利于當地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同時也有利于金融機構的規范化、高效化。總體來說,根據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特征建立科學合理的農村金融環境,并針對性地優化農村貸款流程和審批工作,從而提高農村經濟的高速增長,進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增長。
(2)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建立適當的農村金融信息中心。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提高和發展,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水平也開始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因此,相關部門可以運用較為新型的新型技術,不斷優化農村金融服務內容和工作流程。然而,建立金融信息中心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當地農村的經濟狀況和信息化程度,設立適合的金融信息中心。同時,相關金融部門要建立有效的農村金融信息系統,進而確保農村金融機構的高效經營和金融信息的及時性、正確性。通過實際調查和研究發現大部分農村地區的金融機構未建立有效的監管機構,進而使得金融機構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都比較差。并且,監管機構要建立統一的財務指標。運用標準統一的財務指標,能夠對農村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工作進行科學化的評價。
部分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政府部門可以制定稅收優惠政策以及風險補償措施,進而在更大程度上確保農村金融機構的高效實施。部分農村金融機構發展不均衡,甚至存在需求和供給分配不均的狀況。因此,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要結合地區經濟狀況,適當地調整農村金融產業結構和經營業務范圍,進而更好地滿足鄉鎮企業和村民的資金需求,同時也能夠提高金融機構的資金運用效率。比如:政府部門結合當地經濟狀況豐富農業貸款模式和經營業務范圍,設立新型金融產品和業務。目前,農村地區的村民也開始接受農業理財等產品,所以農村金融機構可以增加適合農村的理財產品,既能夠增加農村金融機構的資金供給量,也能夠豐富村民的儲蓄方式。
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農村金融信息中心,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要適當擴大農村金融規模,既能夠滿足農村金融的發展需求,同時也能夠保障信息中心的工作質量。政府部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農村金融信息運行狀況,調整資金投入數量和比例,進而更大程度地提升農村經濟產業結構的完整性。建立農村金融信息中心,便于監管機構和上級單位能夠更高效地了解農村金融機構的運營狀況,而且可以及時發現金融機構經營過程中的問題或者缺陷,進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和方案。政府部門能夠及時掌握農村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果和存在的問題,才能夠真正通過改善農村金融發展狀況提高農村經濟水平增長。
(3)結合地區經濟狀況優化完善農村金融結構。經過優化之后的金融結構將會降低其經營風險,同時農村的產業結構也會隨之得到優化和完善。我國經濟形勢競爭較為激烈,政府部門需要優化和完善農村金融結構,進而使得當地的金融結構更加科學合理。比如:政府部門要結合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了解城鄉貧富差距,盡量縮減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而且,大部分農村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專業知識較為薄弱,所以要求不斷提高專業人才的招聘條件和門檻。并且,定期組織金融結構內部人員的考核和培訓,進而提升工作人員的能力和整體管理水平。我國政府工作部門要做好產業結構的適當調整,同時明確地區的經濟發展目標,從而確保經濟的快速、安全增長。我國的農村金融發展狀況與經濟增長速度有著較為緊密的關系,所以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優化金融結構、擴大經濟發展規模等相關措施,不斷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增長。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律不同于城鎮地區,因此相關部門必須要結合農村特點和地區特性等因素,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調整措施。
對于農村金融機構來說,不僅要調整其金融結構,同時也必須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高素質的金融人才能夠為優化農村金融結構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相關部門必須重視專業金融人才的招聘以及培訓工作。比如:規范農村金融組織的招聘流程,或者運用多種方式豐富人才招聘渠道,從而招收更多專業素質較好的金融人才。
四、總結
農村金融組織的發展狀況對農村經濟增長工作,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相關政府部門要做好農村金融機構的調整以及優化工作。比如:要建立良好和諧的農村金融環節,同時運用網絡信息技術設立金融信息中心。當前,我國的農村金融結構存在較多的問題,所以要做好金融結構的優化和完善工作,進而確保農村經濟快速、安全、綠色的增長。農村金融機構的服務對象不僅包括各種類型的鄉鎮企業,同時有貸款需求的普通村民。因此,農村金融機構要建立合理的農村金融體系,不斷調整金融產品類型和服務對象,進而更大程度地發揮農村金融機構的功能和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澤玲. 重慶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J]. 經濟研究導刊, 2014,(33).
[2]鄧春生, 李珊. 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非線性影響分析[J]. 管理世界, 2018, (11).
[3]陳利霞. 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關系的分析[J]. 北京農業, 2015,(6).
作者簡介:張浩(1990-),男,漢族,上海人,高級職稱,研究生,工作單位:交通銀行,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