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愛學生是教育的起點。關愛是信任、是尊重、是鞭策、是投入、是力量。對學生的評價,如果沒有了關愛,就成了無水之池。欣賞是一種“認可”,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種積極評判,學生都有一種希望自己得到人們積極認可的心理,老師滿足他們這一心理,就能使之獲得巨大內驅力,從而產生強烈的教育效應。
【關鍵詞】關愛? 共情? 尊重? ?賞識? 寬容? 閃光點
每個班主任都有走進學生的愿望,但并非每個人都如愿以償。有的班主任盡管非常愿意與學生交往,但學生卻退避三舍,心門緊鎖。那如何有效地走進那心里呢?
一、關愛心是前提
關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關愛本身就是人類最美的語言,不論你是否有明確的承諾,都會像春風一樣潛入人的心田。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它不僅是語言,更是行動,乃至此行動更為重要的感情。這種愛將促使班主任對學生的思想、生活、健康、學習、心理等都細心地體察、了解,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班主任只有了解學生,才能對學生投入真正的愛,才能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對學生進行公正、合理的評價。
要全面了解學生,就要學會與學生溝通。不論學生有什么樣的缺點和錯誤,也無論學習成績是好是差,班主任只有放下架子,讓學生感到與自己交流的不是“老師”,而是關心他的“朋友”,才會把自己真正的內心世界表露出來,才能真正消除學生內心的恐懼感和距離感,才會真正從內心接納老師的評價。
如何才能做到更好地溝通呢?首先,溝通方式要平等。我們在與學生對話時,不要非讓學生在我們面前立正,而是搬把椅子讓他坐下,或是倒一杯水,師生面對面,平起平坐。別小看這一把椅子、一杯水,它會給學生帶來很多的溫暖。其次,老師與學生談話時,語言不防隨意些,這樣往往會收到滿意的效果。其次,老師在與學生交流時,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見解,不能用老師的意志來強迫學生。最后,要敢于向學生承認,這不但不會降低老師的威信,反而更使學生感覺到老師的可親可近,因為誠實的人總是最可信的。
教育學生最基本的前提是尊重學生。人皆有自尊心,皆有人格尊嚴,處在成長期的小學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與脆弱,更需要老師的細心呵護。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從其身份上看,首先是一個“人”,師生關系從根本上說,首先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師生間應該是處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的。傳統教育中那種師道尊嚴的觀念,顯然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們班主任面對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的活生生的學生,更要考慮學生的人格尊嚴。
二、對學生的認可是基礎
認可是班主任對學生的一種積極評判,學生都有一種希望自己得到人們積極認可的心理,班主任滿足他們這一心理,就能使之獲得巨大內驅力,從而產生強烈的教育效應。
我認為學生就應該犯錯誤,如果這些學生從不犯錯誤,那就真的有問題了。只是作為班主任老師應該正確看待學生的錯誤,多給他們一些理解、寬容,多幫助他們分析錯誤,讓他們認識到錯誤,知道怎樣去改正錯誤,不犯重復的錯誤,這才是最重要的。寬容是一種信任與激勵。教師對學生的寬容,在很多時候能夠化作一股力量,激勵學生自強,從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土地寬容了種子,擁有了收獲;大海寬容了江河,擁有了浩瀚;天寬寬容了支霞,擁有了神采。寬容是一縷陽光,她傳遞人生,照亮童心;寬容是一劑可口的良藥,她使朽木逢春,新芽綻放。
三、尋找學生的閃光點
每個孩子身上有其長處,也有其短處。班主任應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為學生形成和增強自信“推波助瀾”,讓他們在被欣賞的幸福感中時時摘取“成功的小花”。班主任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星星之火,也要及時鼓勵、表揚。
班上的學生在考試考砸或比賽失敗后,或頹喪悲觀,失去前進的勇氣;或不甘失敗,力圖重整旗鼓。無論他們有哪種情緒反應,都需要班主任及時以欣賞者的身份出現。幫助學生尋找失敗的原因,肯定學生的優點,使學生體會到班主任仍很看重自己。對自卑感較強的學生,班主任要經常肯定他在一些小事上取得的成績,使他體會到,班主任正用欣賞的眼光看著他。對一些“素質平平”的學生,班主任要善于給這部分學生“捧場”,讓他們也成為班集體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我班的董克順那可是個不簡單的人物,倒不是因為他學習多么出類拔萃,也不是哪方面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因為他特別“活躍”,他每天從早到晚,沒有一刻鐘能閑下來。不是讓課講話,就是上課吃東西,還經常不做值日、化妝等。沒辦法,我只好下課的時候把他留在教室里,每天陪著他。時間一長,又覺得他怪可憐的,心一軟,說“你回去吧,但是不許再出現同樣的錯誤啦。”董克順同學滿口答應,向門外走去,幾天后,又會有同學跑來說:“老師,董克順要威脅我,叫要幫他做作業否則打我。”我真是氣不打一處來。面對著整天惹是生非,沒有片刻安寧的董克順。我開始耐心地、細心地觀察,決定從尋找他身上的閃光點入手。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董克順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愛干凈。為此,我多次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讓他當衛生監督員。他連黃豆大的紙屑也不放過,我又大力表揚他,讓大家向他學習,他更聽話了,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提升。
每個孩子,都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讀的書,只是這本書的開啟方式不同而已,但開啟每一本書都有一個核心的思想。作為一名班主任,就要做一個有心人,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并抓住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契機,讓班上的每一個孩子在老師期待的眼神中,在老師殷切的話語中,在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俗話說:五個指頭不一樣齊。班上有幾個發展不平衡的學生,學習、紀律都較差,這是正常現象。但不管怎樣,即使最差勁的學生也有優點。如果我們帶著欣賞的眼光,帶著審美的心情去看學生,就必定能從他身上發現美好的東西。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2]彭劍飛.班主任心育藝術[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吳安春.小學德育與班主任工作[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溫作寶(1977-), 平陽縣職業教育中心, 漢族, 浙江平陽人,一級教師 ,研究方向:三維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