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洋
摘要:隨著晶體管的誕生,物理技術不斷發展創新,進而引發了信息技術革命,在信息技術朝著智能化方向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對于工業的影響也逐步顯現,在技術逐漸成熟下,加強不同技術間的有效應用,成為了技術優化的重要方式。現如今信息技術影響著社會的各個領域,許多行業的觀念以及運作模式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運用現代化教學模式是中職院校教育的發展趨勢,中職院校的課程具備專業性,尤其是在電子技術專業這門課當中,用來傳授知識的課件和電子教案的軟件平臺較廣泛的應用。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簡要闡述當前電子技術與計算機的有效融合,并提出具體的融合策略,希望有效促進電子技術與計算機的協同發展。
關鍵詞: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融合;教學
中圖分類號:TH-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9)04-0158-04
Abstract:With the birth of transistors, physics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develop and innovate, which has led to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ving towards intelligent direction,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industry has gradually emerged.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technologi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of technical optimization. Nowaday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ffects all fields of society. The concept and operation mode of many industries have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The use of modern teaching mode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urriculu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 professional, especially It is a widely used application of the software platform for teaching knowledge courseware and electronic lesson plans in the cours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curr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and proposes a specific fusion strategy, hoping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Keywords: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eaching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行各業技術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在計算機技術的更新與發展的同時,對于電子技術的發展也起到了推動作用。信息技術與各門課程的相互結合是當代教育創新改革的,同時也是教育工作者們所嘗試的新領域。了解中職學校在校園信息化的建設上以及電子技術整體教學的使用上的情況,利用計算機所安裝的一系列專業性的軟件從而來提高電子技術項目教學的效果及改善其教學的條件,從而將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得到改變,并開拓老師的創新思維,從而鍛煉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及邏輯分析的能力,開發和提升了創新的潛能,為中職院校的電子專業課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1 電子技術與計算機理論概述
當前我國的電子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如通信行業、重輕工業領域中等。隨著信息化產業的逐步完善,電子技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例如電子技術在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視高精度、高標準與高效率。通過制定三高標準,將傳統只能依靠手工完成的各項低效的工作方式,轉換為完全依靠電子技術實現自動化與機械化、智能化的發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計算機web軟件是多種平臺集于一身,管理完善以及搜索方便,能夠對視頻、文字圖像、聲音等各種媒體文件的處理,并能夠將網絡當中豐富的資源應用到教案或課件中去 ,為之添加色彩。web處于廣域和局域兩個網絡環境之中,在校園的計算機教室或者是VR教室都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為專業課電子技術提供了新的方法。
2 計算機軟件在電子技術中的作用
隨著我國電子行業逐步的發展,電子技術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計算機技術也從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雖然計算機體積逐漸的減小,但是運行速度卻在不斷的提升,計算機的應用也逐漸普及到家家戶戶。將電子技術融入到計算機中,使自動化技術發生了本質性的改變,從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由傳統智能做定向改革與定向數據處理的計算機和較為落后的工作形式,轉換為可以高效率高質量的對各種類的信息與數據進行分類處理。相比較之前傳統的計算機相比功能價值主要體現在信息編輯與信息管理方面,但是隨著電子行業的逐步發展與創新,電子技術也一步步的發展完善,當前我國計算機智能化的應用不僅在信息處理技術上體現出來,也在電子技術的應用范圍上體現出來,促使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成為了相互影響且交融的關系。在電子技術這門課上可以采用專門的仿真工具軟件,如美國一家公司推出的multisim軟件,其具有的仿真及分析的能力可以解決教學理論上與實驗相脫節的問題。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通過計算機仿真來實現其功能便于理解,設置如斷路、短路等故障,觀測實驗結果以分析電路變化狀態;或是虛擬創造出真正屬于自己的儀表,而無須考慮元器件的損耗,讓學生敢于嘗試,這些在教學活動中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在電子技術傳統的教學當中利用二維動畫flash軟件或者是三維虛擬(VR)技術能夠形象迅速的、全面的實現實驗的原理,從而模擬實驗的過程,即時的將實驗結果展示出來,大大的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可以將較抽象、復雜的教學重、難點轉化為詳細簡明的理論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3 電子技術與計算機間的聯系
計算機技術發展過程中,主要是應用狀態空間理論與采樣理論、變換理論與差分理論,將各類理論有效結合,形成完整的系統,總體上而言計算機的發展屬于非線性系統,可以將非線性系統有效應用于工業生產中。
計算機技術能夠有效輔助電子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電子技術教學過程中,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例如傳統的電子技術教學中,主要是應用二維動畫flash軟件和三維虛擬(VR)技術,雖然能夠快速形象的展示出實驗原理,模擬實驗過程,通過展示實驗結果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確保完成教學任務。使用網絡平臺能夠為學生們建立更加靈活開放的學習環境,除在課堂上由老師引領學生觀看學習外,還能夠在課下根據個人情況有選擇性的、主動的學習和探索,也可以通過論壇發帖、微信或QQ等方式與老師或者其他學生共同探討,共同完成知識的掌握。老師以組織者、學習引領者等身份出現在該過程當中,教學的時間和形式更加的開放自由,有效的培養學生們自主探索的能力。
在現實實踐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計算機軟件的動態模擬應用十分廣泛,用三維虛擬技術或者二維動畫均可以創設出實驗課程的情境,開拓學生們的感知認識,激發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正弦波振蕩器的教學過程當中,電信號的變化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看到的,只能夠通過老師的講解、描述,學生們對該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若采用flash二維動畫進行模擬該實驗,讓學生們觀看到確實存在的畫面,觀察到波形的產生以及變化一系列的過程,還可以設置在不同條件下輸出不同波形的過程,既形象又清晰的實驗現象可以讓學生們迅速的歸納總結出該實驗的規律,從而節約了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4 電子技術與計算機的融合應用
電子技術與計算機的融合,對于機械工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計算機與電子技術的融合已經應用于眾多領域,本文從以下幾方面簡述計算機與電子技術的融合在工業上的應用:
4.1 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融合了很多先進的技術,是人們工業智慧上的結晶,其中計算機與電子技術的融合成績最為顯著,例如應用計算機以及各項操作系統控制機械裝置,運用電子技術實現工業操控,同時運用計算機的智能化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極大程度上的解放了勞動力,實現工業現代化發展有助于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切實提高生產質量。基于現代化時代下農業生產部分摒棄了傳統的人力畜力,逐漸被機械設備所代替,所以需要運用計算機編寫特定程序,配以適當的電子設備實現機械操作,才能夠促使機器進行農耕,實現自動化農業生產。
4.2 電腦橫機
通常是運用手工操作,實現傳統橫機,但是實現的操作技巧較為簡單,隨著工業水平不斷提高生產要求球也逐漸多元,對于數量和顏色方面的要求更加嚴格,基于此類形勢下電腦橫機有助于充分發揮使用價值與功效,運用電腦技術有助于實現多元化設計,例如應用較為高端的軟件,可以增加操作形式,實現機械式操作,有助于避免人工的常識性失誤,切實提高工作生產效率。
4.3 教學應用
在中職院校計算機技術也已在教學課堂當中廣泛的應用,主要分為課前、課中與課后:1.課前預習。學習電路相關知識點時,可以運用計算機技術設置微課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有助于學生初步了解繁瑣公式與原理的推導過程。2.課堂探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例如學習集成放大電路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展示電路圖然后要求學生根據電路圖回答管腳在電路中的使用情況。3.課后鞏固。學生也能夠在課后應用微課視頻來進行知識鞏固與復習,能夠用零散時間隨時觀看并重復播放學習視頻,切實掌握相關的知識。比如說二極管、三極管或者電阻等實物都比較的小,內部的結構以及其工作原理只可以通過電路圖進行講解,尤其是pn結的工作過程,如果用常見的計算機軟件flash 或者是ae軟件將所學知識制作成三維動畫效果或者二維動畫效果,不僅能夠降低老師語言講解描述上的難度,也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理論知識的學習效率以及對其的理解,滿足學生們的求知欲望。將單調的教師講解變成觀看三維動畫過程,激勵學生們大膽的想象力,同時教學的氣氛變得生動活潑,學生們參與的興趣大增。用聲音和文字進行解說注釋,學生們不僅可以在課堂上直接觀看,傳到網絡上后,學生們還能夠利用課下的時間進行復習,鞏固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些實驗無法完成的實驗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來實現該實驗,讓學生們能夠愉快輕松的學習。比如說直流穩壓電源的組成,穩壓電路該部分的內容,學生們已經具備了相關的組裝能力,但由于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不算太強,基礎知識比較薄弱,需要在老師的指引下,通過計算機的仿真軟件來觀察,從而掌握隨著負載大小的變化、網絡電壓的變化、輸出穩定電壓的原理,同時通過分析講解、調試訓練,對所學的內容有著比較直觀形象的認知,完成該項目教學的任務。
5 電子技術發展趨勢及應用前景
電子技術與計算機的融合是工業機械化改革的重要趨勢,也是核心環節中最為重要的因素,科學合理的使用計算機網絡系統以及推理系統,有助于提高工業機械的精準度與可操作性,切實解決復雜難以處理的信息問題。將計算機技術與電子技術有效融合不僅體現在工業機械化改革上,也會體現在教育事業發展上。在電子技術的教學中注重計算機軟件的發展之外,也不能夠忽略其他如圖片、錄像、實物模型等傳統的教學媒體等,即使它們存在著較多的問題與不足,但依然具有各自獨特而不能替代的教學模式;如何將計算機軟件來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和方法,優化其教學過程,是當代教育改革的熱點,也是今后教學工作所研究的重點。
當前我國工業的發展主要是定位于電子技術與計算機的融合,通過優化兩類技術的功能效果與技術構造,能夠極大程度上的充分展示兩類技術的優勢,使工業機電一體化系統逐步完善成熟,能夠滿足工業的生產對于機械制造的多元化的需求,并且運用計算機編程促進電子技術的逐步發展和完善,由此可以看出計算機與電子技術融合的發展前景是極為客觀廣泛的,能夠開啟中國工業機械一體化的發展新局勢。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目前我國計算機技術與電子技術可持續發展,并且成為了各行各業中提供技術支撐的重要保障。從電子技術的發展特征來看,主要表現在智能化與網絡化、人性化與模塊化、綠色化等眾多特征,并且逐步將電子技術的優勢顯現出來,賦予電子技術產品網絡化與智能化各類特征,進一步推動了電子技術在各行各業發展中的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增金.電力電子技術的信息化發展及應用探究[J].電子世界,2015(09):15-16.
[2] 朱磊,侯振義,張開.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及應用[J].電源世界,2016(02):33-35.
[3] 劉莉宏.現代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1).29-30.
[4] 解俊杰.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融合應用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7(24):152.
[5] 潘廷茂.計算機技術與機械電子技術融合應用的思考[J].內燃機與配件,2017(23):151-152.
[6] 鄢健宇,張煜坤,李培培.機械電子技術與計算機的融合發展分析[J].科技創業月刊,2017,30(1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