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祥 劉新忠 王森林 陳宇


摘 要:在地下水位豐富的地區進行深基坑開挖施工時,管井降水以其排量大、降水深度大成為了降水施工的首選。降水方案編制前,依據相關規范,對基坑涌水量、單口降水井的降水量、降水井間距等進行計算確定,能有效的提高降水施工的科學性、可行性。
關鍵詞:深基坑,管井降水,無壓非完整井,涌水量,降水量
隨著工程技術不斷進步,工程所涉及的基坑愈大愈深,而基坑施工作業時總是伴隨地下水帶來的風險,所以降水施工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基坑工程降水可以防止涌水、穩定邊坡、防止管涌、減少橫向荷載、防止流砂等發生。地下水位高于開挖底面,尤其在這種富水地基的地質條件,地下水會不斷滲入基坑,甚至發生邊坡失穩、坑底隆起、基礎流沙等問題,而且地下水還會使地基承載土沉降不充分,對結構的使用壽命有較大的影響。
一、工程概況
江陰市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虹橋隧道,采用明挖的方式進行施工,工程所在地地質軟弱,地下水豐富,對本工程有影響的主要為孔隙型潛水及微承壓水,其中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淺部填土、粘性土層中,富水性差,水位埋深為2~3.2m;微承壓水主要賦存于2-3層粉土、3-3層粉土、5-2層及5-4層粉土夾粉砂中,各含水層相互連通,整體厚度較大,含水層頂板埋深約4.60m,底板埋深約64.20m,含水層厚度約59.60m。采用SMW工法樁、三軸攪拌樁等作為止水帷幕,與封堵墻一起將隧道分為多個封閉的區域,基坑內根據開挖深度情況等距設置φ325管井降水。管井降水計算分別以開挖深度6m、13.5m兩種方式進行,基坑尺寸分別為96m×32m、128m×32m。
二、降水方案設計
(一)具體情況說明
1、自然地面上部是透水層兼滯水,局部土層為中等弱透水,部分土層有微承壓的特征,管井底部達不到不透水層,降水類型為無壓非完整井。
2、工程基礎處于秋季施工,屬于常年水位。地下水位取自然地面-2.0m。降水分別以開挖深度6.0m、13.5m計算,基底干燥厚度1.0m。
開挖深度6.0m,有效降水深度Sd=6.0-2.0+1.0=5.0m
開挖深度13.5m,有效降水深度Sd=13.5-2.0+1.0=12.5m
3、潛水含水層厚度計算:
(二)涌水量計算
(三)管井數量計算
當開挖深度為6m時,土層弱透水,具有滯水和承壓水的特征,取單座管井經驗值q=30.0m3/d,此時n=24座;當開挖深度為13.5m時,土層中等透水,主要受微承壓水控制,取單座管井經驗值q=60.0m3/d,此時n=24座。
降水井間距的計算:
(四)基坑降水井布置
根據以上計算,降水井布置如下:
虹橋隧道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水,降水井采用φ800鉆孔樁機施工,施工完成后安裝φ325混凝土管井,外側采用濾料回填。開挖深度6.0m范圍內的基坑內疏干管井深度采用14.0m,約26座;開挖深度7.0~13.5m范圍內基坑內疏干管井深度為22.0m/座,約34座,降水井在基坑內分兩排均勻進行布置。降水井布置數量及間距需根據現場降水試驗進行復核驗證,以確保降水井設置滿足基坑開挖需求。
四、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地表構筑物越來越多,建筑施工逐漸向地下空間延伸,深基坑施工越來越普遍,深基坑施工安全問題急劇突出。施工前,依據施工場地的水文地質結合相關規范進行涌水量等計算,進而編制完成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的降水施工方案指導進行基坑降水施工,能有效確保基坑開挖過程中的施工安全,節約施工工期及施工成本。
參考文獻:
[1]羅利銳,劉秀峰,付國永.地鐵車站深基坑降水方案設計[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 2007(01):48-51.
[2]蔡嬌嬌. 落底式止水帷幕條件下承壓含水層基坑降水設計方法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8.:111
[3]趙慎中,宋珪.ModFlow在超深基坑降水模擬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1,37(30):51-52.
[4]章柏林. 基于沈陽高富水砂層及復雜環境下基坑降水研究[D].東北大學,2009:95
[5]陳卓行,李糧綱.考慮隔水帷幕作用下的深基坑地下水降水設計[J].山西建筑,2015,41(0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