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企業經濟管理,可以使企業的經濟活動獲得更加充分的經濟效益,減少企業經濟活動中的風險,提高企業經濟決策的科學性。當前,對企業經濟管理的認識不足,無法通過有效的經濟管理手段,推動企業的良好發展。因此,合理解決企業經濟管理中的問題是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和必然要求。
關鍵詞:企業;經濟管理;財務;制度
前言:
企業是市場經濟競爭和發展的主體,為了適應市場的發展規律和競爭形勢,企業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發展水平和競爭能力才能避免在競爭中被淘汰。企業經濟管理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經濟決策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幫助企業制定合乎市場發展形勢和變化的發展戰略,保持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實現企業的長久發展。
1、當前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對企業經濟管理重視程度不高
我國的市場經濟改革起步較晚,企業在市場經濟發展和企業競爭中,對企業的管理水平還不夠重視,特別是企業經濟管理。在企業經營決策過程中,企業的戰略制定,發展方向等受領導層和國家相關規定的影響因素較大,缺乏合理的企業經濟管理制度的制定。特別是我國的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特別重視經濟效益的提高和企業財富的積累,積極促進企業影響力和經營規模的提升,但卻沒有長遠的發展計劃和戰略規劃,缺少經濟管理觀念。我國大型企業的發展對經濟管理管理制度更加重視,但是這種制度的建設,更容易受到國家經濟政策和領導層的行政因素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無法得到科學有效的貫徹。
1.2企業經濟管理的粗放模式
當前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多采用的是粗放型的經濟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的指導下,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無法充分考慮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生產發展的可持續性、科學性。這種粗放型的管理往往缺乏對企業發展的長期規劃,無法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保證企業的長遠經濟效益。在制定經營活動決策時,并沒有對經營活動決策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發生的概率進行分析,也沒有制定科學、有效的風險規避措施,導致企業在經營活動的過程中發生經營風險,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管理人員在具體的管理工作和相關決定的實施過程中,無法做到具體的管理措施與企業的經營狀況及市場競爭環境的結合,管理規定和政策決策比較空泛,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無法做到行之有效。
1.3缺乏完善的財務內控管理體系
企業財務風險和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緊密相連,是客觀存在于企業各個財務管理活動中。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不斷完善下,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中就不免會產生一些財務風險,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外部競爭環境越來越復雜,許多企業依然采用粗放式的財務內部控制模式,導致企業面臨許多財務風險。眾多企業管理層過分重視企業的制造、生產以及銷售等環節,缺乏對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認識,錯誤的將財務內控歸屬于財務部門,缺乏成熟、完善的財務內控環境,導致財務內控管理工作難以展開。除此之外,在企業財務管理中應用傳統的會計數據匯總形式,將會計信息重復的保存到系統中,覆蓋了原始的企業經濟業務情況,降低了財務信息的整體質量,從而導致了企業決策者無法做出正確的經營和生產決策,嚴重時甚至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造成企業破產。
2、企業經濟管理控制措施分析
2.1加強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視程度
現代企業的管理人員要樹立新的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充分認識到企業經濟管理對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意義,打破傳統的經營管理觀念。對企業的員工和管理人員要加強企業經濟管理觀念的培訓和提高,促進企業工作人員整體意識水平的提高,在企業內部形成統一的經營管理規劃。企業經濟管理是復雜的管理工作,涉及到整個企業的人力、資金、財務、生產等各個方面的管理,因此,應當提高全員的管理意識,認識到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這樣有利于企業管理的執行力與控制力的加強,使管理工作真正下達落實,達到預測目標。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管理制度和運作方式,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和面對的市場競爭環境情況,努力切合企業的生存現狀和發展前景。
2.2 調整企業經濟管理工作模式
粗放型的企業經濟管理模式,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和企業的健康經營。打破企業粗放型的傳統經營管理模式,將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精確到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細致規劃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的具體環節,走集約化和生態化的發展戰道路,是當前企業調整經濟管理模式的重要方向。比如在企業預算成本控制制度下,以科學的管理手段,加強對企業財務管理和創新,加強對具體項目的成本控制,通過具體的措施來約束成本費用支出,比如,建立健全成本及費用支出的審批工作;加強對與企業生產無關的成本及費用的控制;依據預算成本,動態監控企業實際成本費用的支出,考察兩者的一致性,并加以控制與管理;加強對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的區分等等。企業要重視對產品質量、服務質量、銷售渠道等等各方面生產經營環節的重視程度,努力構建良好的企業信譽,促進企業員工和管理人員的向心力的提高和創造力的發展。
2.3 合理利用企業人力資源
企業的發展和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各項工作都是靠員工來完成的,人力資源是企業生產經營的保障和重要推動力量。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企業管理工作對于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強化企業經濟管理的深度,創建了可以承載不同行業需求,同時對企業信息進行整理的信息管理系統。而與之相對的,部分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缺乏必要的專業訓練,影響了企業經濟管理的效果。積極引進具有現代企業經營理念的管理人才,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進經濟管理人員水平的提高和對市場環境的精確掌握。對員工來說,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獎懲制度,能夠積極拓展員工的發展道路,促進員工價值的實現。
2.4加強財務會計工作質量
財務會計工作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一部分,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管理和企業經濟活動監督都具有重要意義。 企業的財務目標不僅要包括資本的保值增值和投資者的利益最大化,還應包括利益關聯主體的收益最大化。企業要統籌兼顧各個利益相關主體尤其是經營管理者和員工的切身利益,研究制定相關的利益保障制度和措施,以人為本,鼓勵職工和企業共命運、同發展。財務會計工作主要是對企業的資金用度進行管理,可以對資金的使用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指導企業合理開展業務,包括企業日常的資金收入、支出等,通過財務會計工作也可以對企業的總體經營狀況進行評估,通過評估結果看企業的盈虧。財務會計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影響主要通過對企業資金的運作來施加,企業的資金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的一個基礎,能夠有效保證企業的運行穩定。財務會計工作通過對企業的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為企業的資金籌集和信貸業務等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通過創建完善的財務內控管理環境,能夠為管理人員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充分提高財務內控管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顯著提高財務內控管理水平和效率。電力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環境包括企業組織管理、企業權利管理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等,應該提高財務內控管理人員的內控意識和綜合素質,不斷的優化和完善財務內控管理環境,以此實現電力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
3、結語
總之,企業經濟管理通過對企業整體經營發展策略的制定和實施,可以保障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認清行業發展形勢和競爭方向,促進企業提高自身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從而使企業保持穩定良好的發展態勢。因此,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應該根據市場條件和企業發展現狀,進行科學有效的整頓和調整,使企業經濟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從而擴大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金士元,樂鳳飛.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淺析[J].經濟視野,2013(13)
[2]?姜士偉 潘佳煜 黃健.基于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規范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5(12)
(作者單位:上海南華蘭陵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