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高職產品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計算機輔助設計I》為軟件基礎學習階段,作為專業必修課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有穩定的建模師崗位。對比很多相關的傳統教材,教材內容及手段都與我校本專業需求的切合度不高,因此就開發校本新編教材的內容/手段以及課程資源庫,進行本課程教學的新思路探討。
1 校本教材是根據本校本專業實際培養目標,結合學生符合市場人才需求而制定的教材,
根據《計算機輔助設計I》中現有教材及同類教材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繼續新編教材的必要性。
教材應用年級:本次校本教材的開設應用于大一下首次接觸軟件入門技能階段《計算機輔助I》教學。
課程具體情況:根據產品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的修訂中,對于《計算機輔助》課程制定進行循序漸進有階段深入的安排,分為《計算機輔助設計I》入門篇/《計算機輔助II》提高篇/《計算機輔助III》技巧篇三個學期課程階段。其中《計算機輔助I》課程共6周,內容包含了Rhino 6.0建模軟件+Keyshot渲染軟件,課程目的是讓學生在三年學制中的第一年中基本掌握以日用品為例的基礎產品造型三維建模及渲染技能,很好的承接上個階段課程《產品手繪表現技法》的內容,將手繪表現的產品效果圖通過三維軟件更好更直觀的呈現出來,也可以啟下下個階段課程《模型設計與制作》的內容,利用三維模型文件很好的通過3D打印等文件技術進行輸出,從而貫穿整個學期的學習培養目標。
教材包含內容:Rhino 6.0建模軟件+Keyshot渲染軟件
現有教材情況:
教授對象不明確:教材知識與本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切合度不高,市面上的軟件書常常工具手冊書與實戰應用書混為一談,書籍內容包含了基礎工具命令講解也有難易不等產品案例實踐講解,價格有30元-90元不等,一本不錯的軟件書很厚價格不菲,普遍都是80元左右,且高階案例較多,適合有一定軟件基礎自習拓展的人群使用,在《計算機輔助I》中有限的幾周授課時間里不適合學生在入門階段使用;
教授內容參差不齊:選擇軟件教材的時候會考慮通過這本書學生可以掌握什么技能知識,是可以進行課上的手冊翻閱使用,還是課后案例鞏固練習使用。目前大部分案例不夠典型,雖然類別豐富種類繁多但大多難易層次不齊,在產品建模思路上卻彼此沒有聯系,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能循序漸進,純教授工具命令只提供學生某個產品的制作步驟,在今后的設計中一旦涉及不同造型的產品便無從下手,軟件教學要讓學生掌握舉一反三的能力。;
教授手段單一:軟件版本不斷在更新,購買回來的教材往往是作者花了長時間進行編寫修訂審核而成的,由于軟件書內容復雜且細致,所以市面上能跟得上高版本的軟件書寥寥無幾,因此內容跟新較慢;單個案例為了節省書籍篇幅,故步驟省略沒有標明具體運用工具或是遺漏關鍵步驟,以至于學生學習時要花很長時間理解作者意圖或是無法繼續進行下去;而軟件教學時時在更新,純紙質的案例教學手段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雖然大部分的軟件書都配套有相應的光盤和視頻,但是大都簡化挑了幾個大的案例進行視頻的講解,還需要攜帶光盤使用帶有可讀盤電腦進行學習,時間長了還會出現卡頓不讀盤的情況。
購買渠道受限:購買書籍不穩定且沒有持續性,很多軟件書往往會因為價格/新版本的替換和無固定的銷量導致出版社停出,造成較好的現有軟件書在訂購教材的時候出現無貨的情況,以至于在開學前總要臨時更換出版社使用新的軟件書作為教材。
其他情況分析:
由于該三維軟件功能強大,可以應用于家具/電子產品/珠寶/3D打印等多個行業,因此現有教材的案例也是一本書包含了多個案例卻彼此沒有規律,加之編輯成冊的周期長,容易出現厚/雜/貴的情況,對于學生而言容易囫圇吞棗不好消化。
(1)三維軟件是產品藝術設計專業大一進校接觸的第一個軟件,也是整個大學期間都要運用在每個課程階段的軟件,可能在上大學之前很多學生都沒有接觸過電腦,對于電腦的了解局限于全院開設的公共基礎課程—《計算機辦公軟件》的教學,所以《計算機輔助I—Rhino+keyshot》課程的學習尤為重要,市面上的軟件教材大多綜合了入門/提高的案例,很厚的書卻不適合初學者的學習。
(2)入門階段的軟件學習讓學生迅速掌握建模的常用工具命令,并且可以對建模的產品進行效果圖的展示,需要結合三維建模軟件Rhino+渲染軟件keyshot的共同學習掌握。目前市面的都是分開獨立的軟件書籍,針對三維建模軟件的占主要,綜合入門的建模內容和渲染內容的書籍非常少,少量有限的書籍案例質量也不高,不適合我校產品藝術專業的教學。
2 高職產品藝術設計專業所需教材的特色及創新之處在于:
明確的教學對象:針對產品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計算機輔助設計I》課程培養目的的制定
清晰的教學內容:手冊工具書為主,配套案例為輔。為入門教學篇(工具書),包含基礎工具配合小案例進行講解,爭取把每個常用關鍵工具利用典型的案例講透,作為工具書在結課后也能自行翻閱及查閱。針對本校產品藝術設計專業大一學生配合人才培養方案定制日用品中同類別的產品建模案例,比如不同造型“瓶”的三維建模。做到應用工具配合案例,二維碼視頻同步進行,公眾號線上答疑,從產品造型特點出發有針對性的示范案例,讓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學習目的,讓學生在大量同類的產品建模中學會產品建模,掌握產品建模的方法。
豐富的教學手段:
(1)符合本校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實施
三維軟件對于產品藝術設計專業而言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呈現設計想法的必須掌握的技能,學生就業方向其中建模師這個崗位社會需求也很大,因此,這是可以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對時代對人才的需要,編制與時俱進的教材;穩定且連續,三維軟件在產品專業教學實施中有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課程中示范的案例非常關鍵,并不需要所有的產品類別都包含進去了,針對本校產品專題設計類別,在有限的三維軟件階段授課時間內讓學生得到有效的學習,并且可以應用于下個階段的課程學習中。
(2)讓學生掌握舉一反三的軟件操作能力
產品的同類產品均具有相似的造型特點,在示范案例之前分析同類產品間不同的造型特點及創新功能,讓學生同時掌握多個相似產品的建模思路,課前導述工具命令分析10分鐘,實際示范操作30分鐘。
(3)提升學生的興趣
對于學生而言三維軟件的學習難點在于大量工具命令的操作熟練應用及立體空間感的塑造,在沒有任何軟件基礎學習的背景下教授這門課程,很容易讓學生畏難并放棄學習,學習時間周期短任務重,這門課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到后面所有課程的效果輸出,因此教學內容及手段需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鑒于產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大一階段課程主要涉及日用品的學習設計,從學生身邊常見的日用品案例入手,日用品造型相對簡單功能不復雜,建模步驟少容易出效果,可以讓學生初學時迅速掌握對軟件產生興趣點,學生在軟件操作時也可以隨時對產品進行實物的了解跟探究。
(4)建立資源庫
跟隨時代發展,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微助教及雙冠云等平臺,錄制二維碼教學視頻,結合線上公眾號答疑讓學生可以課后無限制重復觀看學習,并定期更新教學示范案例。
(5)引入專家指導,企業一線建模師,共同提高教材質量
校本教材編寫中引入同行業軟件專家進行技術監督審核,同時也融入企業一線建模師的案例意見,教師也可以利用假期,到企業實習,參與企業的實際設計生產過程,深入了解企業對于產品藝術設計畢業生的崗位技能要求,力爭讓新編教材既符合高職人才培養的教材要求,也能跟市場接軌,保證校本教材的權威性。
(作者單位:湖南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