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楊
物流是一門新興產業,“一帶一路”和“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提出,為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物流產業改革與調整也提上日程。物流產業的轉型升級,給物流專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校企協同下推動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以培養更多的實用型的人才,成為當前高校物流專業教學的重要任務。文章從高職物流專業教學視角,就校企協同下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意義、問題和策略展開了研究,希望能對高職物流專業實踐教學有所幫助。
高職是培養職業技術人才的重要陣地,最近幾年,我國高職課程體系不斷完善。物流管理專業作為一門新興專業,也受到了高職學校的重視。物流專業是一門與市場聯系緊密、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與企業協同育人,通過校企共建提高教學的專業性,是優化高職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途徑。因此,許多高職院校都聚焦于產業發展,與企業攜手共建了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并希望通過實踐教學推進物流專業的可持續發展。不過,受一些因素影響,當前校企協同下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
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現代物流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如今,我國的許多物流企業也躋身到了世界頂尖企業的隊伍。為了促進物流產業發展,我國政府陸續出臺了許多激勵性的措施,如今,物流產業發展區位、政策和產業優勢日趨明顯,而物流產業的發展,使得專業物流人才缺口不斷拉大,這就需要高校重視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為物流管理專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如今,我國許多高校包括高職院校都開設了物流管理學科,但是,由于專業課程內容膚淺,實踐教學不完善,所以許多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都較低,學生就業去向也較為單一。構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是國家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要求。為了提高物流專業學生的的基本操作技能,高職院校必須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完善課程模塊和課程體系,并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建設物流實訓基地和實踐教學體系,為學生進行專業課程實訓、綜合實訓提供良好的機會。為此,許多高職院校都加強了與企業的合作,并根據行業與企業運行狀況開展了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綜合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都有所提高。
2.1校企合作不夠深入
隨著社會發展,整個社會對人才的創新和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許多高職院校的領導都認識到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重要性,并加強了與企業的合作。但是,由于缺少政策和制度支持,所以許多物流企業對校企合作都缺少熱情,他們在校企合作上投入的財力和物力都有限。所以,整體來看,雖然與學校合作的單位很多,但是由于不能從校企合作中得到實惠,所以物流企業與高職院校的合作大都停留在淺顯的層面,如允許老師帶領學生去配送中心進行參觀,或者讓企業人員去學校做個宣傳和報告等,這樣的合作對物流實踐教學和學生來說,根本沒有太大的意義。
2.2實踐教學流于形式
就目前來說,校企協同下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主要有課程實訓、綜合實訓兩種形式,其中,課程實訓是對專業實訓任務的分解,重視的是培養物流專業核心能力,綜合實訓是根據專業培養核心目標來規劃的。許多高職學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課程都是由課程負責人或實訓教師負責開發的,實踐課程內容基本上能符合課程核心能力培養要求。但是,由于物流專業是一門新興專業,許多高職院校都缺少專業的實訓教師,許多實訓教師本身到企業都缺少實戰經驗。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實訓內容與企業物流實際操作業務還有一定的距離,而一些課程實訓與綜合實訓在內容對接上也不是很順利,以至于學生很難從實訓中了解物流崗位標準和實際運作流程,物流實踐教學不夠規范,流于形式。
3.1完善合作機制
校企協同下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要以完善的規章制度做保障。為了激發企業與高校合作的積極性,地方政府要出臺一些激勵性的措施,以調動企業與學校合作的積極性。同時完善物流專業實踐課程開發、教學資源庫配套政策法規,為推動物流實踐教學和物流管理專業資源庫提供制度支持。然后,發揮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牽頭作用,并為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實訓基地、專業資源庫建設提供經費支持,以推動和促進校企合作不斷發展。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也要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如健全企業考核與評估機制、物流創業項目選拔機制,做好企業和項目引進,在物流創業審批、保障、供給、成果轉化方面發力,與企業開展大力合作。然后,加強物流實踐教學和物流創業項目管理,發揮實訓基地的積極作用,促進項目孵化,激發全校學生的創業熱情。
3.2共建合作平臺
科學布局,建設高水平的物流實訓基地和實施平臺,是校企協同下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基礎和前提。其中,物流實訓基地建設的重點是,加大資金投入,根據物流業發展方向和學生需求,整合各類實踐資源,科學布局,建設分層遞進式培養與差異化培養相結合的校內外創業實踐基地,為實訓和實踐教學打好基礎。在物流實踐基地建設中,高職院校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明確實踐基地的功能和定位,突出高職物流教育的特色。然后,與企業合作就實訓基地建設做出研究,明確實訓基地建設標準和管理方案,確保實訓基地建設的規范性。如企業要與學校一起,將物流行業的相關專家、教師匯聚到一起,就實訓基地、實習平臺建設展開評審、研究。然后在研究的基礎上重構高職物流實踐教學體系,與學校簽訂人才訂單和勞務合同,實現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贏。
3.3有效開展實踐教學
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高職院校要明確物流實踐教學目標,構建全新的集工學交替、素質和能力教學于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要進一步深化物流專業技能與實踐教學體系,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確切來說,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目標要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社會方法和管理能力等教學目標,其中,專業技能和社會方法毫無疑問是物流實踐教學的重點,而學生專業技能和社會方法培養,需要在典型、真實的工作環境、生活化學習情境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高職院校一方面要重視物流專業基礎課和核心課程建設,同時加強物流專業與會計基礎、國際金融等課程的關聯,并在教學中全面推定項目化、情景化教學改革。一方面要在項目化教學的基礎上開展專業技能綜合實訓。在物流專業技能綜合實訓中,要發揮校內外物流實訓基地、物流實訓室和現代技能平臺的積極作用,借助各類實踐項目、實踐視頻、實操測試等教學資源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踐教學,爭取使學生通過實訓掌握商品認知與歸類、報關報檢事務等知識。
3.4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專業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而要想培養專業的技能人才,必須要要重視實踐教學,創新實踐教學手法。但是,實踐教學和教學手法創新,必須要建設一支專業的教學隊伍。由上述可知,高職院校當前緊缺專業的實訓教師。所以,結合當前實際情況,高職院校要建設一支具備理論與實踐能力的“雙師型”實訓隊伍。而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高職院校首先要嚴格物流“雙師型”教師的任職資格、選聘程序,引進專業的物流實訓教師,確保實訓教師的執教能力和實戰能力能滿足物流專業教學需要。然后,強化校本培訓,或者安排實訓教師深入企業一線掛職鍛煉,鼓勵他們參與一些物流項目開發活動,以提高教師的實踐經驗。為了優化實訓隊伍的構成,高職院校還要從企業聘請專業人員來校兼職,并引導在職教師與兼職教師交叉溝通,共同開展科研。在此基礎上,改革物流實踐教學模式,提倡產學研一體,對物流實踐內容、模式和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梳理、研究和記錄,以提高物流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課題項目:信息技術背景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校企協同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以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為例,項目編號NJZC17439。
(作者單位: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