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潔瑩
STEAM是基于現代教學背景下一種新的教育形式,與核心素養對接符合我國教育發展形式,實現了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因此,現階段怎樣將STEAM教育和核心素養融合成為各校教學重要研究工作,立足于教學內容豐富、情景設計、多元化評價等多種形態下促進教育教學改革。
STEAM教育具有系統性、綜合性,跨學科性特點,將其應用在教學中有助于人才培養,滿足社會人才需求,這與核心素養理念不謀而合。所以,STEAM教育的出現得到了很多學者、專家、教師的重視;并且經過實踐證明,STEAM教育與核心素養對接具有積極作用,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第一,順應大數據時代下教育教學需求。大數據下,為人們學習、交流、工作提供了便利條件,促進了國際業務聯系,尤其在教育教學中作用更加顯著。STEAM教育源自于美國,對人才培養產生了直接影響,成為占據人才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繼而STEAM教育在其他國家也得到了應用,STEAM教育怎樣與我國教學結合成為重要研究課題。素心素養作為我國基本教育理念,是人才培養主要目標,與STEAM教育對接有助于促使STEAM教育順應我國教育教學。因此,因材施教的吸取STEAM教學特點,以核心素養為目標,在吸取國外先進教學模式的同時保持自身的理性,更好的滿足了我國教育教學需求。第二,實現了人文融合發展。STEAM教育綜合了科學技術和人文藝術,將分離的學科體系實現了緊密連接,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因此,STEAM教育也是學科知識融合的典范,符合現代人才培養要求。此外,STEAM教育與核心素養對接綜合也是互聯網、信息化時代人們對文化精神的追求與渴望,是現代化發展主流趨勢,成為科學教育和人文理念發展載體,是人才科學培養的指南針。第三,是教學目標實現的根本要求。核心素養對人才培養有明確的目標,而STEAM教學具有多學科性。STEAM綜合性教育理念綜合了藝術、工程、技術、數學之間存在組織上的順序關系,在推動社會發展中貢獻著力所能及。因此,結合STEAM課程促進核心素養全面落實,可落實性較強。以人才培養為目標的核心素養,STEAM教學綜合了學生差異性,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兩者對接相輔相成。
STEAM教育和核心素養對接是基于現代教學改革下建立的多學科交互體系,立足于主題課程、情景模擬、雙項評價下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從而為社會培養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
2.1學科融合
現階段,對于核心素養主要問題是核心素養和學科素養,學科綜合指的是復雜的交叉結合關系,并不是學科知識的疊加。學科綜合協調了核心素養和學科素養,不過學科綜合是以知識內容連續性、持續性為基礎,結合學科特征與學科素養進行內部結構優化。結合不同學科制定課程主體,同時進行主體篩選成為主體課程開發核心。結合主題將不同學科中的相通知識內容分離實現充分融合,實現主體課程的有效對接。主題課程和教學有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多元化吸收,從而提高其責任意識、培養發散思維、科學人文素養等。主題課程以STEAM課程為載體實現學科對接,調動學生主觀意識從而主動學習主題有關范圍知識,核心素養與學科素養同步發展。
2.2情景教學,提高實踐操作水平
STEAM教育支持情景教學,教師營造一定的教學環境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解決跨學科問題。核心素養強調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與思想、實踐能力。所以,主題課程建議教師模擬一定的情景氛圍,便于學生對問題的交流討論,實現學以致用,強化學科知識和人文知識。
2.3雙向教育評價
核心素養和STEAM教育秉承著人文理念和對人文教育重視的價值理念。科學和人文是兩個學科內容,也是一定社會與文化條件下孕育而生的。簡而言之,技術、工程、數學等科學教育和人文藝術的對接成為多樣的文化直接凸顯。STEAM教育和核心素養從本質上而言也是兩種文化理念,現階段將其結合有助于增強學生多樣化文化體驗,確保STEAM教育與核心素養的對接發揮主要作用。傳統教學評價單一,采取雙向教育評價能夠對學生某階段的客觀評價。STEAM教育模式分為知識評價和能力評價,強調學生客觀、公平的評價;核心素養和STEAM對接也要在評價形式上有所改變。通過文化環境特點與學生學習狀態、實踐操作能力進行相互評價,打破傳統單一評價形式,這種評價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STEAM教育和核心素養對接是現代教育教學主流,也是未來教育改革主導趨勢。伴隨著信息化、數字化發展,企業的快速發展對人才專業水平、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嚴格,不僅要求具有較強的專業水平還要有靈敏的思維判斷力、合作交流能力。所以,現代教育教學任務壓力大,而應用STEAM教育和核心素養對接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肩負起人才培養的使命,對促進教學改革有著作用作用。
(作者單位:蘇州市滄浪新城第二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