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研
當今社會思想文化進程的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越發突出,為了改善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體制,筆者將思想政治教育在地域的現狀展現作為探索點,從價值取向、文化背景、民族地區環境等方面,深入了解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今的現狀,并就其現狀進行了簡要分析,為優化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提供了現實依據,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范圍,改善了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現狀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取向有所偏差
民族地區思想文化作為社會思想文化的重要成員,經過世代民族文化的不斷豐富與發展,民族地區的思想文化成為了社會思想文化體系中關鍵的一環,逐步發展為價值觀取向的構成要件。民族地區的思想文化作為社會文化垂青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豐富社會各主題文化,在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注重教育方式的特色化,針對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策略。通常人們為了追求政治思想的方向性和統一性,忽略民族地區地域性特色,不能做到因地制宜,以至達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價值取向的偏差影響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使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參差不齊,其教育價值更是高低不等,從而使了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固定,無法傳達出期望的理念與思想,受教育者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不到位
教育過程中為了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和思想政治定位的一致,而忽視對特色文化思想的融入,隨著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斷加深,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區思想文化在生成中得到了廣泛流傳,其中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文化是具有鮮明特色教育尤為明顯。民族地區的思想文化是經過時代傳承的,有其思想精髓的存在,體現著各民族思想文化的博大精神,蘊含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集中體現了各民族思想文化精髓,深刻體現出民族地區思想政治底蘊是經過歷史思想精華凝聚與提煉的,在其傳承中得到了廣泛認可,對整個社會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深遠的影響,但由于在進行思想教育時思想意識的不到位,而忽略了民族思想的精華,要求人們形成統一的社會價值與政治思想,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偏離軌道,在實際工作推進中注重民族地域特色的意識不到位,影響了其整體的教育成果的長遠發展。
1.3 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文化優勢綜合運用程度受限
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文化作為社會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思想教育傳播中有著顯著的地位。在思想教育的進程中人們只關注政治思想的大方向,按照思想政治的程式化規則進行思想的再教育,而忽略了民族地區歷史垂承下獨特的思想精髓,使這些優秀的民族文化交流受到限制,不利于民族文化思潮的沿襲。而在對民族地區進行綜合思想政治教育中,鑒于不同民族地區的發展歷程具有較大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各民族地區所形成的文化思想各具特色,有其鮮明的特征性。但在對民族地區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人們是扎根于這樣特定文化思想土壤上成長起來的,在沿襲的思想文化受壓制的前提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忽視這些具有深邃的民族特色的人類智慧,導致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教育施展艱難的中民族文化優勢綜合運用程度受限。
2 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 地區民族主義思想較強,先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相對滯后。
民族地區民族主義思想形成較強,先進的思想理念與教育模式無法融入,使得推進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時新的思想政治理念很難深入。民族地區有著自己的特有的思想政治文化土壤,凝聚著高度的民族精神精華思想特色。并且民族地區相對思想比較閉塞,先進的思想政治理念較為滯后,在對民族地區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卻對民族思想文化沒有去深入了解,就會對民族地區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與豐富的思想內涵以及民族思想政治文化主旨的理解存在差異,在對這些地區進行教育,會出現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以及扭曲民族思想文化的現象,反而危害了著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發展。
2.2 民族地區文化相對比較閉塞隔離,思想政治教育態度比較頑固
民族地區的思想文化相對比較閉塞隔離,沒有完全被大眾的思想政治模式所取代。在整個思想政治的交流中處于思想文化的相對單純狀態,在整個這在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有其相對的特色獨特的一面,為了順應思想教育的需求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目標,要求民族地區轉變受教育的態度,根據自身文化特點斟酌融匯思想政治向著整個教育化方向邁進。不然,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與民族思想文化精髓的對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具有針對性,從而導致民族地區思想政治特色的保留程度不夠,不利于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發展。
2.3 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突出
民族地區思想政治的成長環境相對不同,在對民族地區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矛盾較為突出,使其教育的過程難以深入較為艱難,極大地阻礙著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在開展教育工作時,與各民族思想文化在形成中與社會整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點不同,兩者在教育過程中碰撞在容易引起矛盾沖突。然而由于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大潮中,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處理模式相對程式化,容易造成對壓制民族地區思想政治特色的忽視發揮,極大地影響了教育隱藏了民族文化思想的獨特性,加大了使民族地區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程中產生了極大的教育的難度,削弱了不同地區教育方式的特點,減緩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的推進。
3 針對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出的新措施
3.1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對民族地區的吸引力
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適應民族地區的發展環境,推進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階段進程,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提高對民族地區的吸引力,形成科學的結構體系,制定相互關聯的融入地域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使其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有其正確的價值取向,并能夠發揮民族地區思想文化的優勢,讓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獨有的特色精髓,推進民族地區思想政治具有更強針對性,加深了思想政治教育與民族地區的融合度,從而提高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綜合效率,切實有效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在民族地區的教育效果。
3.2 促進各民族文化大融合,在縮小民族地區思想政治差異的同時保留其民族特色
隨著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發展進程的推進,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作為中社會思想文化精髓,也要向著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方向邁進。在這個教育過程中,由于各民族文化形成背景不同,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不同,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對民族地區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確定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立意,創造出獨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地區文化融合手段,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對民族地區的感染力,優化各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現方式,確保在保留民族特色的情況下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總體進程,使民族地區的思想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凸顯魅力。
3.3 了解各民族地區的思想文化特點,降低民族區域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
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漸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而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離不開對各民族地區思想文化特點的了解,各民族思想文化的形成又離不開地區環境,各民族的思想文化與所處的地區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完善各民族地區的教育機制對思想政治教育有極大的意義。加深對民族地區文化的認識,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進行,由于民族地區文化形成的獨特性,需要合理的處理各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構體系,肯定其客觀性,找出其融合性,尋求其特色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與民族地區思想文化的教育機制,促進民族地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健康特色發展。
4 結語
改善過后的民族地區思想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新方式,為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奠定了基石。由于受各民族環境的干擾與其思想文化本身獨特性的存在,出現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壁壘。經過實踐探索,完善了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機制,加深了對民族地區文化價值的認識,加強了對教育雙方融匯機制的完善,并進行了相應的措施優化,改進了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的體制。
(作者單位: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