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玲玲
本研究對鄭州、洛陽、安陽三地民辦學前教育狀況進行研究,以期了解河南省民辦學前教育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以期為日后學前教育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出生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家庭對孩子的希望越來越高,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幼兒園就能夠享受優秀的教育資源。因此,軟件硬件設施齊全、有專門教師隊伍、收費便宜的公辦幼兒園成為父母的優選,很多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公辦幼兒園。但公辦幼兒園數量有限,“入園難”已然成為了顯著的社會問題。這不僅是教育問題,已經成為關乎民生和影響社會穩定的公共熱點問題,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百姓生活有直接的影響,影響著中國教育的未來。而學前教育屬于政府教育體系的一部分,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問題還是政府在履行職責上的一些缺失。擴大民辦學前教育數量,規范民辦學前教育是當前重中之重。
由于學前教育屬于政府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一部分,本研究認為:入園難、入園貴的本質原因是政府履行職能上的缺失現象,本研究通過對三個區域當前民辦學前教育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政府在提供學前教育公共服務中的職能定位,對今后政府制定學前教育政策、建立學前教育監督管理體系、對學前教育資源配置進行合理分配。
1 民辦學前教育發展中政府職責的運用現狀
我國在促進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方面,出臺了許多相關性的政策,例如《幼兒園管理條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等。研究人員通過對這些政策文件進行文本分析,發現:國家在文件中對政府方面的職責有明確的地位,比如專門提出政府在統籌規劃學前教育的發展方面、要加大力度來扶持與資助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加強對民辦教育的監督和管理、加強幼師隊伍的建設等,這些也正是政府在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中所應該履行的職責。但是從國家政策與現行的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狀況來看,還存在以下問題:對民辦幼兒園的性質定位不清晰(營利性的還是非營利性的)、民辦幼兒園在注冊登記的過程不完善導致有些相關部門權責不明確;分類管理與普惠性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的標準的缺少,導致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的定位不明確;財政扶持方面的相關政策的缺少、不完善,致使政府對民辦教育的扶持與資助職責不清晰;在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的過程中,審批的標準不一,導致民辦教育機構魚龍混則,直接導致政府的監管職能缺失;對于幼兒園教師的身份及相關權益保障不到位,導致政府在促進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其職責性作用。
2 關于完善政府在促進民辦學前教育發展中的政策性職責的建議
政府在民辦學前教育發展中的職責只有完善的發揮出來,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才能有秩序且長久。本研究從以下幾個層面,對政府的職責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議。
2.1 出臺明確民辦幼兒園的性質、對幼兒園分類管理的相關政策
發揮政府職責的重要問題是對民辦園的性質、分類管理、公益性與普惠性幼兒園的界定要有明確的定位。
首先,明確事實,民辦學前教育是公益性事業。對于民辦幼兒園,不論是非營利性還是營利性,都可以實現其公益性。一方面,營利與公益這兩方面并不是根本性對立的,民辦幼兒園營利并不會影響它的公益性。學前教育專家認為:“民辦幼兒園即使是營利性的,也可以是公益性的,兩者不沖突,它是營利的公益行為?!绷硪环矫妫褶k幼兒園都具有公益性?,F在國家教育資源嚴重不平衡,適齡幼兒人數大幅度上升,而政府層面的一些公辦園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這一需求。所以,民辦幼兒園不管是營利性的還是非營利性的,都為適齡幼兒提供了接受學前教育的機會,另一方面也為家長和幼兒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可以進公辦園也可以進私立園)。再者,民辦公辦園數量的增加也減輕了政府方面的財政壓力。所以,政府職責從政策上應明確民辦幼兒園不管是營利性的還是非營利性的,都是具有公益性質的。
其次,政府要對幼兒園進行分類管理。分類的依據主要是兩個方面:民辦幼兒園根據辦學節余和學校資產剩余的歸屬。民辦幼兒園辦學節余和學校資產剩余屬于個人的分為營利性質的幼兒園,相反則為非營利性幼兒園。本研究對營利民辦幼兒園及非營利民辦幼兒園的定位為:營利民辦幼兒園指由私人投資或者合伙投資舉辦,投資者擁有對辦學節余和學校剩余資產的支配權,其主要是滿足中、高端人群的需求;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指由一些民營企業、社會團體或公民個人投資,不以營利為目的,學校的剩余不能使用,主要滿足一些中、低端人群對幼兒園的需求,提供優惠性質的服務。
2.2 政府應將民辦學前教育納入規劃、統籌發展
政府對民辦學前教育進入統籌規劃是保障民辦學前教育有序發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政府在進行規劃時,應該將民辦學前教育和當地的城市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及一些民生工程的規劃放到一起,統籌規劃。學前教育對于個體、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民辦學前教育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統籌部署規劃其發展。
其次,政策應根據各地的多方面因素,對民辦學前教育進行合理的規劃。本研究認為,各級政府應依據本地區的人口變化情況、教育發展市場情況進行合理規劃,從而從政策層面上對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進行統籌規劃。
2.3 明確政府之間及其與相關部門的權責配置情況,完善協調合作機制
為了有效的促進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政府職責應當明確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權責配置情況。
首先,應對省、市、縣級的政府職責進行定位。省級政府應對轄區內的民辦園進行規劃和協調,特別是公益性的民辦園的布局??h級政府應當對本地區的民辦園的規劃進行布局與管理。
其次,明確民辦學前教育政府職責相關部門的職責。教育行政部門、發展規劃及建設部門、財政部門、工商部門等都是民辦學前教育政府職責的執行部門。各部門應當統籌規劃、分工合作、合理運轉,保障民辦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2.4 政府在財政方面要多支持民辦學前教育,制定一些資助方面的政策
首先,健全的公共財政必須明確地支持民放大學前的教育。準公共產品決定了學前教育的性質和政府的公共服務的職能,支持公共財政的發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對私立學前教育的公共財政支援,主要是提供財政援助和優待政策,減輕私立幼兒園的壓力,降低費用,改善教育條件,提高看護的質量,引導私立大學前的教育發展。接下來是財政支持政策的分類。政府的責任政策,明確作為援助對象的條件,定義資金援助的主體和形式,根據民放幼兒園的性質進行實施。應該根據非營利和非營利私立學前教育機構制定不同的政策,引導民間的幼兒教育機構發展到非營利性和包容性的方向。
2.5 切實保障教師權益,穩定并提高師資隊伍質量
民辦學前教育存在最突出的問題是教師素質偏低及穩定性差。最近幾年各大幼兒園的虐童事件頻出,根到底是民辦學前教育政府沒有切實保障老師的經濟和社會地位。當前民辦幼兒園教師工資低、社會地位差,外出學習機會基本沒有。民辦幼兒園教師是民辦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幼兒園教師應該和公辦教師享有同等的權益和地位,而這些方面都需要政府從政策層面來保障。近幾年,國家實行的“國培”計劃正在穩健的進行,對提高民辦教師的素質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省市級政府要切實保障這一計劃能長久的走下去。
2.6 加強對民辦學前教育的評價,促進民辦園的發展質量
為促進民辦學前教育發展質量,政府應加強對民辦學前教育的監督。政府應加強其在學前教育發展中的監督。我們建立學前教育機構接納人才的制度,嚴格控制人口。民辦學前教育發展的實踐表明,目前的幼兒園建設標準與民辦園區的發展不一致。私人公園管理人員和管理人員呼吁制定政策,調整小型私營園區的標準,并降低招生門檻。該政策應明確規定私營園區的基本標準:一是安全衛生條件是最基本的標準。申辦者必須持有“衛生許可證”,并記載公安和消防部門有資格進行檢查,以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
(作者單位:安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