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欣 北京市朝陽區朝花幼兒園 北京 100023
自古以來,教師這一職業都被社會所尊崇,也是教育質量發展的有效保證。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隨著教育觀念的發展與更迭,師德越來越被社會所關注,但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出現了一系列師德缺失的現象,引起了社會的警醒。因此,培育教師的師德觀念,提升師德建設水平,完善教師職業體系,都成為了當前幼師發展的主要內容,對于未來幼師事業品質提升具有現實意義。
“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職業在社會的構成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培育未來人才的主要力量。3-6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關鍵階段,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成長的啟蒙,更需要以良好的教育素養對幼兒實施教育,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成長。從某種意義上說,師德師風比道德的要求更高,并且其中所蘊含的社會效應對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具有積極影響。
一直以來,“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都是我國的基本要求,也是推進國家教育發展的初衷。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幼師領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影響了教育的整體質量提升。因此,加強幼師師德建設不僅體現著幼師個人成長的訴求,更影響著教育內涵深化的方向,只有加強教師形象的重塑,才能真正實現素質教育初心。
當前,幼教事業發展還處于深度的探索階段,管理制度不完善及發展不均衡是當下的主要問題。隨著幼兒教育需求的增加,幼師必然承擔著更大的教育責任,為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內容,就必須要從幼師本身入手,提升幼師的責任與擔當,在本質上保證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

圖1 全園運動會活動場景
幼兒教育事業作為一項較為特殊的事業,不僅要促進教育方針的發展,更應注重教師本身的職業道德構建,將教師道德培養作為教育管理的關鍵任務。針對當前所面臨的嚴峻形勢,要從幼兒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將樹立幼師職業道德納入教師培養的范疇,完善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容與方法,以滿足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正如孔子所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多緯度、多層面的學習是提升幼師德育水平的重要方法,無論是在教師的教育實踐中還是在自身的學習中,都要善于反思、探索與實踐,從而實現幼師職業素養的融入,并在師德培育理念下不斷的成長,為未來職業素養的塑造奠定基礎。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幼教事業作為一項系統性的教育工程,科學合理的培育機制是必不可少的。在當前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任何的不利因素都將影響幼兒教育的整體發展。在幼兒教育發展過程中,為維護幼教事業的平穩,就需要依據教師管理機制對幼師的師德師風進行制度規范,重塑良好的幼兒教師形象,提升幼教事業發展的信心。同時,也要根據幼兒園管理的實際現狀,針對日常管理中出現的師德師風問題進行糾治,遵循發現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的原則,深化幼師對師德師風的理解,并依托本地的實際資源進行培育,從而提升幼師的師德師風觀念,樹立良好的幼師形象。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幼師師德師風建設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緊盯理論層面的構建,更要將其運用到實際的教育工作當中,并且要將所學、所感、所悟充分轉化為實際行動,將良好的教師風范體現到日常點滴。人的品質就如靈魂一樣,是由內而外展現的,師德師風也同樣如此,在實踐中要將師德師風體現到方方面面,從幼兒的游戲教學、活動教學到習慣培養,都要用多種喜聞樂見的手段,寓教于樂、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師德師風貫穿于教育始終,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也使教師自身得到全面的升華。通過不斷的實踐歷練,使教師在制度的約束及自身的成長下,領悟師德師風的真正內涵,逐步更新教育觀念,提升教育情感,形成職業倫理。
總之,隨著幼教事業的蓬勃發展,構建良好師德師風不僅是個人職業素養的體現,更是時代所賦予的根本任務。德若盛開,蝴蝶自來,幼兒教師要肩負起新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使命,增強師德師風建設的自覺性與主動性,用愛心詮釋新時代教師內涵,用行動傳遞教師使命,重塑新時代幼兒教師美麗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