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烏鎮特派記者 翟亞菲
昔日白墻黛瓦、云水一舟的千年江南古鎮——烏鎮,如今已化身為世界智慧城市的重要典范。10月20日,以“智能互聯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隆重開幕。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系統、5G無人駕駛及遠程駕駛、機器人場館巡邏……《環球時報》記者在烏鎮親眼見證了“未來已來”的盛況。
5G時代來了
18日開館的“互聯網之光博覽中心”,是這次世界互聯網大會“黑科技”的集中地。這幢具有中國傳統水鄉特色的新場館占地面積達2萬平方米,已實現5G信號全覆蓋?!董h球時報》記者看到,展廳來往的人員摩肩接踵、熱情洋溢,在諸多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面前觀賞體驗、學習知識。
不用走進“互聯網之光博覽中心”,在場館外部署的巡邏機器人就充滿高科技感。依托于5G技術,這種機器人可實現自主巡邏、車輛識別、遠程喊話、播報提醒、行為分析、危險源檢測等功能,并可將4K超高清、超高效圖像傳輸到指揮部,有效提高了指揮效率。據介紹,5G巡邏機器人可實現24小時常態化巡邏,1臺5G警用機器人可完成日常10個巡邏民警的工作量。
得到5G助力的“無人駕駛”,是人們期待早日實現市場化的另一項高新技術。中國電信展廳旁就展出了一輛5G無人駕駛體驗車,它通過車頂攝像頭存儲周邊復雜路況,在5G網絡技術應用下回傳至特定信號接收系統,便可實現景區、園區內的無人駕駛。中國的城市路況大多復雜多變、車滿人多,無人駕駛究竟靠不靠譜、安不安全?《環球時報》記者帶著這個疑問走近展廳內另一輛無人駕駛體驗車。工作人員介紹說,“這輛車根據中國特有的復雜路況及交通規則進行特有設計,為進一步實現中國無人駕駛安全穩定性提供有力支撐”。
黑科技層出不窮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烏鎮上的黑科技遠不只有5G。例如經過民航A級認證的毫米波人體成像安檢系統,就首次在會議中心安檢口試點應用,提升了過檢的效率和準確性。據報道,毫米波人體成像技術是目前全球安防領域最先進技術,它本質上是一種雷達技術,能夠在不直接接觸人體的情況下,有效檢測出在衣物覆蓋下藏匿于人體各處的物品——特別是能夠檢測出非金屬物品,并能從圖像上獲取隱匿物品的形狀、大小和位置等信息。
一名隨父母參觀場館的小學生,在一處VR(虛擬現實)體驗參觀黃鶴樓的教學展廳前駐足體驗。據工作人員介紹,利用VR技術寓教于古風濃郁的歷史畫卷中,讓孩子不僅身臨其境,更能深切地感受中國古代詩詞歌賦的情致與魅力所在。
在阿里巴巴集團的支付寶展廳內,采用AI與IoT技術結合的智能垃圾回收箱也引來眾人圍觀。該機器能借助視覺、語音助理、環保知識圖譜等AI技術,自動實現按垃圾材質歸類。工作人員透露,“未來我們會將設備投放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再逐漸推廣到全國,為中國垃圾分類政策做出自己的貢獻”。
改變日常生活的新技術
新加坡《聯合早報》20日稱,這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提到,中國大力推進互聯網技術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神經網絡芯片等前沿技術發展,在高性能計算、軟件技術、集成電路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等多個領域實現突破。不過對于大部分普通民眾而言,烏鎮上那些改變日常生活的新技術同樣值得稱贊。
違章繳費、駕駛體檢……提到這些字眼,許多人都不免腦補起“跑長路、排長隊”的場景?!董h球時報》記者在展館內發現,這些問題已經有了解決方案。中國郵政為助力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創新打造了一站式便民服務項目——警醫郵。群眾辦理駕照、期滿換證等,均可通過一臺自助設備搞定。《環球時報》記者坐進自助駕駛體檢室,僅需經過刷身份證、選擇駕照類別等幾道簡單步驟,在短短20分鐘左右便可完成遠程體檢。據工作人員介紹,第二天,新的駕駛證即可通過EMS郵寄到客戶手中。
在騰訊展廳內,《環球時報》記者看到許多人在一臺看似普通的手機旁排起了長隊。一名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說,“想了解一下未來的智慧醫療,為我的媽媽多盡一份孝心”。據工作人員介紹,“中國的帕金森患者有300萬左右,但醫療體系在大城市更發達。帕金森患者每個月的例行體檢,給不少人帶來往返于各大城市間的交通不便。只要裝上這個應用系統,拿起手機,便可在數秒內完成帕金森例行體檢,無須再跑醫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