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艷
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生態農業作為一種新型生產模式,正在逐漸代替傳統農業產生模式,而生態農業也將會成為我國農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從生態角度來分析,生態農業有助于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實現生態的穩定平衡,對于提高農業的產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降低傳統農藥的使用量,注重植物保護新技術的應用,這主要在于植物保護信息技術具有綠色、無污染的特點,滿足了生態農業的發展要求。基于此情況下,本文主要對生態農業理念、及其重要性進行了總結概括,同時重點對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作出深入分析,以此來推動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
1、生態農業的理念概述
生態農業主要根據生態學、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農業技術強化生產管理,實現農業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現代化生產模式。與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相比較而言,生態農業更具有較高的應用優勢,生態農業理念主要針對的是大農業,注重綠色化生產,實現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與此同時,生態農業綜合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以及農林牧副漁業,注重生態化發展。此外,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借助科學技術的應用優勢,實現多種生態經營模式,為農業的發展注入全新的發展動力,在保證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同發展。
2、生態農業推廣中植物保護技術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的轉型,生態農業成為農村發展的主要趨勢。尤其現階段,生態化農業逐漸代替傳統農業,這對于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實現上述這一發展目標,我國開始注重向農業生產領域投入新技術,尤其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領域的應用,不但滿足了植物發展的周期規律,而且能夠對植物各生長階段內部系統、及發育類型進行全面而細致的分析,同時還有助于對植物生產發育過程的變化程度進行科學觀察,對于分析其營養價值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要重點加強對每種植物生長過程中所需土壤類型進行深入研究,強化對土壤相關指標的綜合分析,例如滲透性、酸堿度、濕潤度,以此來保證其滿足植物的生產需要。其次,對土壤中的真菌、細菌及害蟲進行分析,必須掌握和了解上述因素對植物帶來的不同威脅。一旦發現相關問題,則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處理。在傳統植物保護過程中,通常情況下主要使用化學農藥實現這一目標,而當前這種保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日后的食品安全,同時對環境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為了妥善解決好傳統化學農藥保護存在的問題,在使用植物新技術的過程中,需要重點對植物、生態環境等因素進行多方面考慮。在保證滿足植物生長環境的條件下,實現對生態環境、人類健康的雙重保障。同時,植物保護新技術的應用發展,要注重與農業發展相結合,確保其順應生態農業發展的前景,不斷更新農業生產方式,創新設計理念,實現傳統農業的順利轉型,進而促進生態農業的快速穩定發展。
3、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
(1)性誘劑技術
性誘劑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通常主要運用不同蟲害性信息吸引蟲害,通過這種技術來減少蟲害之間的交配繁殖,以增殖角度遏制蟲害數量,有效的抑制其數量規模發展,降低對生態農業的危害。同時,性誘劑技術作為一項新型植物保護技術,綠色無污染,符合生態農業的發展要求。例如,在運用性誘劑技術對果園中果樹進行保護時,可借助性信息傳播對小飛蛾蟲害進行誘殺,減少果園蟲害的數量,降低對蟲害對果樹的影響,提高果樹的總體產量。從性誘劑應用的角度來分析,該技術成功的減少了化學藥物的使用劑量,不但減少了化學農藥對周邊生物的污染,而且為生態農業發展減輕了成本負擔。
(2)殺蟲燈技術
基于當前這一技術分析可知,運用了“頻振誘控”技術理念,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主要借助頻率振動達到消除蟲害的目的。殺蟲燈技術在生態農業領域的應用,具有較為顯著性的殺蟲效果,不但可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而且極大的降低了污染的指數。除此之外,根據殺蟲燈的誘集效果,還有助于對蟲害的發生趨勢作出科學預測,尤其在農村蔬菜種植田塊中的運用,更具有明顯的應用效果。與傳統農藥殺蟲方式相比較而言,殺蟲燈技術有著諸多方面的應用優勢,該技術不具有抗藥性的特點,特別是在技術更新方面,基本上能夠做到每3年一更新的目標,使得殺蟲燈技術保持著技術的先進性與優越性。對降低蟲害密度,調節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性意義。
(3)防蟲網阻隔技術
隨著生態農業快速穩定的發展,防蟲網阻隔技術在其生產發展中發揮著的重要的作用,擁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范圍。防蟲網阻隔技術作為一項物理殺蟲方法,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尤其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運用防蟲網可以對害蟲進行有效的阻隔,避免蟲害進入種植區域,降低蟲害對種植區域的影響。此外,通過防蟲網阻隔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達到減少害蟲數量的目標,還能夠減少對農作物的損害程度,可調節小環境溫度,防止發生炭疽病及軟腐病,適合生態農業及綠色農業發展。基于防蟲網阻隔技術應用現狀分析可知,一般主要選擇22目防蟲網,但對煙粉虱類害蟲進行防治時,此時應選擇30目防蟲網,通過當前這種設計方式,可以取得較為理想的防蟲效果,以此來減少蟲害對農作物的影響。
總而言之,生態農業作為新型生產模式,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但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應當注重發揮植物保護技術的應用優勢,加大對植物保護技術的推廣力度,最大限度發揮其在生態農業中的作用。植物保護新技術的應用,極大的降低了傳統化學農藥的使用量,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滿足了生態發展要求,這對于實現生態農業的發展目標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者單位:253600山東省樂陵市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