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泰
紫薯(Solanumtuberdsm)也稱紫甘薯,整體呈深紫色,營養豐富且具有普通甘薯沒有的花青素、硒元素,在國內外市場上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紫薯除了是一種走俏的食品外,還具有一定的化學功用,發展前景優秀,因此,成為我國各省市地區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經濟作物。傳統栽培技術相對粗放,栽培得到的紫薯產量和質量都達不到預期,為了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采用高產栽培技術十分有必要,本文就針對紫薯的高產栽培進行一些分析和探討。
1、選用優秀的紫薯品種
想要栽培出高產、高質量的紫薯,首先需要擁有一批適宜當地氣候、土質的紫薯薯塊,有了優秀的母本,才有機會得到優質的紫薯成果,因此,農戶進行紫薯種植前,要優選適合的、優秀的紫薯品種。適合在山東省內種植的紫薯品種有:秦紫薯1號、徐紫薯1號等,農戶根據所栽培紫薯的供應方向還可以進一步選擇品種,供給消費者購買制作食物的紫薯,可以選擇口感好、外形美觀的,供給給化工廠加工的紫薯,可以選色素度高的。
2、選擇并處理栽培薯塊
上一點中我們已經分析了對紫薯品種的篩選,接下來是用于栽培的薯塊的選擇,并對薯塊進行處理,提高單位田地內紫薯的產量。在栽培前,農戶要將薯塊進行查看,將表面存在傷痕、病斑的薯塊刨去,剩下的薯塊用多菌靈等種子處理液浸泡處理,降低紫薯薯塊攜帶、感染病菌的可能,降低紫薯育苗過程中幼苗死亡的幾率,提高栽培成本的利用率。紫薯的薯塊栽培通常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因此,在此之前需要做好薯塊的選擇和處理工作,時刻準備晴天排薯。
3、紫薯栽培苗床準備
紫薯栽培需要通透性好、地勢高、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土,苗床寬度大約為1.2m,便于農戶管理,厚度約為25cm,最好選在背風、向陽的位置,為紫薯的高產奠定基礎。紫薯屬于根系延伸范圍廣的植物,因此,苗床需要深松,去除土壤中的大塊石子、土塊,并配合樂斯本等防蟲液,預防在地下過冬的害蟲傷害紫薯根莖。苗床準備過程中,要做好底肥工作,每畝農家肥10~15擔,待土壤吸透后就可以進行薯塊栽培了。紫薯的栽培最好采用壟栽法,擴大土壤與空氣、陽光、水分的接觸面積,也為紫薯根系提供更大的擴展空間,利于灌溉、排水。壟栽法下壟的高度和寬度需要根據土質不同而定,保水力強的土質,壟需要呈現高窄狀態,便于排水,避免爛根;保水力若的土質,壟需要呈現矮寬狀態,便于保水,避免水分大量流失。
4、苗床種植紫薯薯塊
紫薯薯塊在苗床上的種植又稱排薯,這一動作通常在溫度達到15℃時進行。薯塊種植時,要將薯塊的背朝上,頭尾方向一致,且頭部高、尾部低,有利于紫薯薯塊發芽。通常情況下,每平方米種植宜用紫薯薯塊18kg,種植完成后再使用農家肥覆蓋在薯塊上,而后覆蓋細土,最后蓋一層地膜,做好保溫、給肥工作。薯塊種植完成后,農戶需要早晚調節溫度,保證苗床的平均溫度在30℃左右,出苗后溫度降低至20~25℃左右,避免溫度低凍苗,也要里面溫度過高燒苗。地膜的覆蓋有效提高了土壤對于太陽能的保留能力,同樣起到保溫的作用,有助于紫薯生根、發芽、生長,有利于早結薯、多結薯,有利于提高產量;同時,地膜又有利于排水或保水,地膜能夠將多余的雨水截留,盡快排出田地,避免土壤板結,為紫薯的生根和薯塊膨大奠定基礎,又能夠在干旱時節降低田地水分蒸發量,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除此外,地膜的存在提高了地表溫度的同時,還能夠有效抑制線蟲病、田間雜草對紫薯的影響,減少農戶在病蟲害上的成本消耗,提高紫薯的產量和質量。
5、紫薯栽培過程中的施肥
紫薯的栽培過程中,以有機肥、基肥為主要施肥方式,化肥和追肥都是輔助方式,這樣施肥有利于紫薯薯塊的發芽、生根、膨大,有利于提高紫薯栽培的產量和質量。紫薯在前期的需肥量較大,對鉀肥的需求量更高,前期基肥的施用需要注意鉀元素的供給,保證紫薯在前期的生長;后期紫薯的膨大期,對氮磷的需求量提升,這一時期需要采用追肥的方式,對紫薯的營養元素需求進行補充。根據實際種植情況可知,基肥占據總需求量的70%,剩下的30%才依靠追肥。
6、紫薯栽培的田間管理
(1)除草管理
在紫薯栽培過程中,農戶要注意對雜草的控制,尤其是一些莖稈較高的雜草,一經發現盡快去除,一方面避免雜草與紫薯植株爭奪營養和水分,另一方面避免雜草遮擋紫薯的陽光、避免影響紫薯的通風。在除草過程中,農戶要注意盡量不要翻動紫薯的藤蔓,翻動藤蔓很容易折斷紫薯的莖葉,影響紫薯的正常生長發育,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減產。
(2)適當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長
前期,紫薯的藤蔓生長是為了爭取光合作用,對紫薯塊根的膨大有益,但到了中后期,藤蔓的生長長度、葉片大小已經基本能夠供應地下塊根膨大,繼續讓藤蔓生長反而會影響塊根的膨大,不利于增產、增質。農戶在此時可以噴施縮節胺等調節劑,也可以采用減少接地藤蔓的方式,總而言之,盡量避免藤蔓的繼續生長影響到地下塊根的膨大。
(3)注意控制紫薯栽培過程中的病蟲害
任何一種病害都不是突然大面積爆發的,總有一株或一片植株先表現出病態,農戶要勤在田間走動,及時發現葉片發黃、莖葉表面有病斑、根部裂開等癥狀的病態植株,及時進行清除工作,減少病株之間傳染、傳播的可能性,減少病害減產的可能性。一旦發現田間已經有大面積的病害現象,農戶要及時采取用藥措施,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都是常用的治療藥物,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程度。紫薯種植過程中,危害比較嚴重的害蟲是小象甲,一旦發現田地中有這種昆蟲,農戶就要采取想用殺滅措施,物理殺滅與化學殺滅并舉,藥物主要是敵百蟲等殺蟲藥劑,盡量減少害蟲對于紫薯的影響,保證產量。
(作者單位:271207山東省新泰市泉溝鎮農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