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玉梅
運用精準滴滲種植模式,進行玉米生產是當前最先進的一項生產技術,此項技術能夠達到節水、節肥、增產的同時還可以避免土壤鹽漬化和板結。使用滴滲種植技術能夠提高水肥使用效率,減少土地污染,降低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農業進行綠色生產是當前農業的主流,智能農業是農業發展的結果。精準滴滲種植技術將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現代自動控制技術與灌溉及施肥進行系統整合,基于各類農作物種植數據庫對農作物進行灌溉和施肥,并不斷進行優化,基本不需要人為介入,達到節水、節肥、增產的同時還可以避免土壤鹽漬化和板結。使用滴滲種植技術能夠提高水肥使用效率,減少土地污染,降低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挖掘糧食增產潛力,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為糧食安全提供保障。
一、技術模式
耐密品種+單粒精播密植+滴滲+水肥一體化+電腦監控+全程機械化作業。
二、關鍵技術
1、優良品種
選用高產、抗病、耐密、抗倒伏的綜合性狀好、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如:聯達522、聯達F085、興業402、東單1331等。
2、翻耕整地
第一年鋪設滴滲管帶、主管路、智能操控平臺。耕作深度30厘米左右,進行精細整地,一米一帶,在滴滲管兩側20厘米處進行播種。第2年至第5年可進行保護性耕作,前茬作物留茬收獲后秸稈還田要覆蓋均勻,覆蓋率不低于30%,玉米留茬覆蓋處理的茬高應不低于20厘米。免耕播種機原壟迎茬直播,苗帶寬度(開溝寬度)僅為2厘米左右,沒有開閉壟,有效保持土壤墑情和生態環境。第6年進行一次施耕,深度達25厘米左右,不要傷到滴滲管帶。第7~10年與第2~5年相同。
3、機械化單粒播種、施肥及除草劑
用播種、施肥、噴施除草劑一體機進行單粒精播,播深3~5厘米,播種密度每畝4000株左右,播種時一次側深施入長效緩釋肥20公斤或二銨15公斤。要求作業無堵塞,播種質量好,畝用籽粒量1.5~2.5公斤,墑情好時可偏淺,墑情差時可偏深。測施深施肥深度一般為5~8厘米(種肥分離),即在種子下方或側方4~5厘米。
目標產量:900公斤。
施肥方案一:復合肥(26~12~12)50公斤和硫酸鋅2公斤做底肥,追肥尿素27公斤分次施入,在拔節期施入17公斤,孕穗期施入10公斤。
施肥方案二:長效緩釋肥20(27~13~12)公斤和二銨7.5公斤做底肥,追肥尿素15公斤分次施入,在拔節期施入10公斤,孕穗期施入5公斤。
4、節水滴灌、水肥一體化
采用干播濕出,播后滴灌上水,玉米全生育期中可進行滴灌8~10次,每次的灌水量為20~30米3,畝灌水定額200~300米3。全生育期需氮肥(N)20~25千克,按照苗肥10%、拔節肥20%~30%、大喇叭口期攻穗肥40%~45%、吐絲期攻粒肥20%~30%比例,結合灌水,實行水肥一體化施用。
5、病蟲草害綜合防控
采用40%乙阿合劑或48%丁草胺·莠去津、50%乙草胺等除草劑苗前封閉除草,全生育期采用無人機藥物防治病蟲害。
6、田間管理
按玉米生育時期分階段在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孕穗期定時定量施入水肥,主要抓好關鍵期施水肥。
①苗期:苗期的管理是以培育壯根,促進根系生長為重點,播種后,滴滲管道滴滲7個小時,為玉米苗期提供水份供應,盡量少澆水,有利于提高地溫,進行蹲苗促根。苗期的需肥量只有玉米整個生育期的六分之一。
②拔節期:玉米一生所需氮、磷、鉀的高峰分別出現在孕穗38%、開花37%、灌漿35%三個時期。磷、鉀肥分解時間長,所以在施基肥時就施入磷、鉀肥,氮肥分解快需時定量施入,拔節后玉米進入雌雄分化階段,根、徑、葉快速生長,這時,玉米整個生育時期所需氮肥的三分之二要在拔節期施入,此時期玉米田間持水量應保持在65~70%。所以在北票市6月中旬,也就是玉米大喇叭口期,應用滴滲系統進行隨水施入15公斤尿素,滴滲系統因需為玉米提供水肥。滴滲系統,不僅節膜、節水、節肥、節省了人工還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破除犁底層,利于根系充分吸收養份,進行合成有機物質。
③抽雄期:這一時期水份、溫度管理很重要,抽雄前10天到抽雄后20天,抽雄后3~5天玉米開始抽穗,這一時期是水份敏感期,消耗水量多,這時對溫度要求也很嚴格,最適溫度要求24~26℃,低于20℃,就會造成抽穗延遲。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低于田間持水量的40%時,也會出現抽穗延遲現象,雌雄不同期,或雌穗部分不孕,就會有空桿現象發生。因此,如果田間干旱就必須進行滴滲灌水。
④開花期:開花期對水份、溫度要求嚴格,要求土壤中水分大于田間持水量的70%。溫度要求25~27℃為宜,超過32~35℃、空氣相對濕度低于30%、大風會引起柱頭干枯。滴滲灌水能夠降低田間溫度,利于授粉,提高產量。吐絲期應結合滴滲灌水畝施尿素5公斤。
⑤灌漿期:灌漿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要保證玉米對水分的需求,可防止空桿和突尖,有效增加穗粒數和千粒重。總之,玉米除了苗期以外,各個生育期田間的持水量都不能低于60%。
⑥防治玉米螟:玉米螟對玉米造成的減產大約在5%左右,采用兩種防治方法:一是生物防治方法,放赤眼蜂卵塊,每畝放6塊卵板。二是藥劑防治方法,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出現玉米螟蟲洞,用殺螟靈1號顆粒劑、0.3%辛硫磷顆粒劑拌毒土撒施玉米心葉防治玉米螟,可采用飛防技術進行藥劑防治,花絲期,用50%辛硫磷1000倍液進行無人機噴霧飛防。
⑦防徒長。在玉米生長到11片葉時,如果營養生產過旺,畝用噸田寶40克進行噴霧。
⑧適當延遲收獲。當苞葉變黃、離層變黑,乳線消失,玉米籽粒含水量25%以下,采用機械直接收粒。
(作者單位:122100遼寧省北票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