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敏
在我國農業生產中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對農業經濟全面發展具有較大影響。近年來我國多個區域玉米種植總面積在不斷增長,對玉米機械化收割活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所以當前針對玉米生產現狀要合理選取機械化收割方式,保障玉米收割質量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化在社會發展新時期覆蓋范圍在不斷擴大,在20世紀70年代整體發展速度較快,開始從西方國家引入機械化生產設備,對原有的機械化生產理論進行有效更新,研發更多適應我國玉米生產的收割機,對提升玉米收割速度與生產成效具有重要意義。
1、玉米收獲機械發展歷程簡述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顯示,我國玉米收獲機械研發主要是開始于1960年,從1971年,全國玉米機械化發展開始進入高潮階段,主要是經過了引入、應用、仿制等多個基礎階段以及設計階段。西方發達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選取玉米機械化收獲,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大多都是選用一年一季種植方式,這樣玉米收割之后其含水率相對較低,有諸多機型是選取玉米摘穗之后直接脫粒進行收獲。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社會生產力有所進步,在玉米收割生產中開始逐步引入國外應用器械,比如美國聯合收獲機換裝玉米割臺,在生產中應用能連續性完成摘穗、脫粒、清選操作。但是此類操作方式,對于我國北方部分地區玉米產區收割生產極為不利。比如在北方地區,諸多玉米是選取一年兩茬輪作種植,這樣玉米在收獲過程中其籽粒含水率能達到35%之上,在收割過程中應用脫粒方式進行獲取,其籽粒基本破碎情況較為嚴重。
相同時期我國在玉米生產中還選取了前蘇聯KCKY-6玉米收獲機,此類收獲機在玉米生產階段能開展摘穗、青貯組合作業措施,將穗與莖能合并兼收。其在收割過程中主要是依照對行行進方式進行作業,其設計收獲基本行距選為700mm。但是由于我國玉米種植行距受限,導致機具在應用過程中受限。秸稈切割過程中主要是選取無支撐切割方式,但是作業之后基本留茬高度難以控制,加上此類應用機械體積較大,設備購置成本較高,難以適應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現狀。
2、我國玉米收獲機械應用開發情況
我國玉米收獲機在研發中主要經過了不同發展時期,首次是起始于20世紀60年代,此階段尚未產生規模化應用機械。到80年代后期開始,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開始快速提升,多個研究機構參與其中,主要是對高濕玉米收獲問題進行探究,機械種類研發較多。比如多行披掛式以及牽引式玉米收獲機,此類機械在運行中要搭配36.8至47.8kW的拖拉機,此類收獲機機割臺要設置在拖拉機前方,在后方搭配秸稈粉碎機,其中在秸稈粉碎機中要裝配果穗箱,在運行中能完成多項操作,比如摘穗、集箱、粉碎秸稈等。
其次是應用多行自走式聯合收獲機,其代表機型有4YZ-4、4YF-3等,此類機型在應用中主要是建立摘穗板組合式以及拉莖輥結構,在行進過程中要搭配58.8至88kW的柴油機,能有效滿足玉米摘穗、集箱、秸稈粉碎作用。在行進轉向、割臺升降等操作中都是選取液壓控制,便捷省力。在行進速度控制中要結合玉米作物基本生長現狀進行調控,全面提升機械應用適應力。在機械中裝配電子監控系統,使其運行安全性更高。但是收獲機整體構造復雜程度較高,制造過程中產生的難度較高,消耗成本較大,售價主要是在10萬元之上。但是部分部件制造生產中精度難以保證,機具穩定性較低。
3、近些年我國玉米機械化技術開發熱點分析
在各項應用技術發展新時期,從技術應用方面來看,玉米收獲機發展技術整體水平在不斷提升,但是在我國小規模經營種植過程中缺乏有效的針對性。加上近年來我國農業經濟整體結構發展逐步完善,各類的玉米聯合型收獲機整體發展需求量在不斷上升,促使我國玉米收獲機應用技術要重點從以下方面全面開展。我國農村地區土地經營發展規模較小,地塊所占面積較小,各個農戶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所選取的種植行距具有較大差異。其中玉米收割過程中機械運行中在轉彎、卸載、對行等過程中會消耗較多時間,導致機械作業效率較低,對極具設備全面推廣應用具有較大限制性。其中不對行收獲技術在應用中主要是選取主動喂入方式,能對玉米種植行間距較為復雜的玉米植株喂入問題進行調控。此項技術在應用選取過程中主要是對摘穗應用裝置進行全面優化,應用大圓弧摘穗板組合式摘穗機構等,對原有摘穗結構進行優化。針對拉莖輥以及摘穗板建立的摘穗應用結構,玉米收獲過程中剛產生的損失率較小,籽粒破碎率也能得到有效控制。針對摘穗輥式機構應用,其應用中果穗雜質含量較低,收獲損失值較低。
4、今后玉米收獲機械的技術應用思路探析
不同區域玉米種植習慣具有較大差異性,當前可以選取套播、平播、溝播、壟播方式,種植行距受到區域種植環境條件以及農業技術應用影響,在30至70cm行距都能合理種植,還能選取寬窄種植方式。要從多方面進行系統化分析,對種植品種,播種方式,種植調控措施,收獲方式以及貯藏方式等全面協調控制。大多數種植區域地邊空行較少,種植難度較高。在現有機械化機具配置應用中能得出,機組平衡性難度較大。機械設備整體長度較長,整機在運行與轉向中缺乏靈活度,機械化運行效率較低。玉米秸稈在綜合處理過程中要選取粉碎還田操作、整稈翻耕、秸稈回收、粉碎處理等,在玉米聯合收割過程中要選用秸稈粉碎還田機,在摘穗操作過程中,要對玉米秸稈充分粉碎操作之后將其拋擲在種植田地中,能完成秸稈還田操作要求。
目前選取的玉米收獲機械在應用過程中,玉米收獲機械籽粒破損率、損失情況、果穗損失現狀與選取標準之間具有較大差異。機械設備應用中產生故障率較高,諸多設備應用故障是受到設計效率影響。近年來我國在玉米收獲機械應用研究水平在全面提升,玉米機械收獲技術應用逐步完善。基于當前農業發展現狀以及區域農業經濟現狀,各類還田型收獲機械發展進一步成熟,機械化設備推廣應用范圍不斷擴大。穗莖綜合型玉米聯合收獲機械應用,對莖稈資源全面應用,適應區域農業發展情況,拓寬區域農業發展前景。玉米相關收割人員要全面提升玉米種植田地平整度,對玉米種植田間各類雜質進行清除,提升玉米收割質量。
綜合上述,我國自古便是農業大國,玉米是我國農業生產中重要的糧食作物,對提升農業經濟發展具有較大影響。在玉米種植行業全面發展過程中,玉米收割活動任務在不斷加重。在此現狀中,要提升玉米收割質量,選用相應的機械化應用設備,提升玉米收割質量。
(作者單位:262700山東省壽光市農業機械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