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民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展,推動了各行各業的創新發展。農業是提供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建立新型農業體系是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我國轉向為發達國家的必要條件。農機化是發展農業生產力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現代化新型農業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青州市現代新型農業及農機化發展現狀
1、青州市現代新型農業發展現狀
青州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是山東省瓜菜生產大市,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務院批準的首批沿海縣級開放城市之一。全市農業形成了以高柳為中心的茄子、西葫蘆、西紅柿生產區;以譚坊為中心的西瓜、辣椒生產區;以東夏為中心的黃瓜、西葫蘆生產區;以東夏、黃樓為中心的大姜生產區;以何官為中心的辣椒、胡蘿卜、蕓豆生產區;以彌河灘涂兩岸為中心的萬畝銀瓜生產區;以黃樓為中心的花卉生產區;以王府、邵莊為中心的蜜桃生產區;以王墳、廟子為中心的山楂生產區。
2、青州市農機化發展現狀
(1)農業機械裝備水平快速提高。認真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充分激發廣大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內在動力,農機裝備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截止2017年末,農機總動力129萬千瓦,年增長率在2.5%左右;農用拖拉機保有量1.1萬臺;聯收機及動力配套機具達到2.25萬臺套,增長在2%左右,主要指標居濰坊前列。
(2)農機化項目建設成效顯著。認真組織實施農機購置補貼項目,2017年共爭取補貼資金1480萬元,補貼各類農業機械4263臺套,受益農戶10020戶,帶動農民農機投入4950余萬元,有力地促進了我市農機裝備水平的換代升級。
(3)農機作業水平全面提升。加快了全市農機化水平的提高。2017年“三夏”上陣機具1.8萬臺套,小麥機收面積23萬畝,機收率達到99.4%;“三秋”玉米機收率達到97.6%,再創歷史新高。農業作業水平的提高,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并形成了良性互動。
(4)農機專業合作組織建設不斷規范。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48個,注冊資金4035萬元。其中東方紅農機合作社、魯中農機合作社和南小王農機合作社被評為“農民合作社省級示范社”,魯中農機合作社被評為濰坊市“十佳農機合作社”。
(5)農機科技創新實現突破。全市推廣設施農業機械、土地深松等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工作以宣傳到戶、培訓到人、指導到家、服務到田為抓手,辦點示范,項目扶持,財政補貼,大戶帶動,有效地加快推廣步伐。
二、青州市農機化技術在現代新型農業中推廣應用存在問題
青州市農機化技術在現代新型農業中推廣應用雖然處于全省前列,糧食作物生產率先在全省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但仍存在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技術冷處于瓶頸發展水平,專業人才不足、研究推廣經費缺乏、沒有試驗示范基地、推廣機制落后于經濟發展等問題。
三、青州市加快推進農機化技術在現代新型農業中推廣應用策略
1、推進基層農機推廣體系改革創新。要支持有條件地區探索農機服務增值取酬有效路徑,允許基層農機人員進入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提供技術增值服務并獲取合理報酬。發揮公益推廣機構在多元化推廣體系中的樞紐作用,建設農機技術推廣服務聯盟,實現公益性推廣機構與服務組織信息共享、協同發展。引導扶持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支持其開展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程農機技術推廣,滿足農業生產經營者的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服務需求。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通過公開招標、定向委托等方式,支持社會化服務組織承擔可量化、易監管的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
2、提升基層農機推廣隊伍服務能力。要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學歷水平和專業技能符合崗位職責要求的人員進入基層農機推廣隊伍;積極爭取農機專業免費農科生定向委培指標。完善基層農機推廣人員分級分類培訓機制,立足需求選準培訓對象、優化培訓內容、完善培訓方式。
3、建設長期穩定的農機科技示范基地。圍繞“兩全兩高”農機化發展和地方優勢產業發展需求,建設長期穩定的農機科技示范基地,開展集成示范、推廣應用、教育培訓等。
4、示范推廣綠色高效農機化技術。結合青州市實際,遴選確定主推技術,組建技術指導團隊,依托示范基地、示范主體等開展展示推廣活動,形成技術操作規范,組織農機技術人員開展指導服務,促進技術快速進村入戶到田。
5、培育農機科技示范主體。要立足農機推廣補助項目任務要求和地方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需求,遴選能力強、樂于助人的合作社技術骨干、農機大戶等作為農機科技示范主體,并對示范主體進行技術指導。通過指導服務、技術培訓等方式,把集成配套、簡單易學的農機化生產技術傳授給示范主體,把新型農機裝備和綠色高效農機化生產技術推廣到示范主體,提高示范主體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對周邊農戶的輻射帶動能力。
6、推進農機推廣服務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中國農技推廣APP信息服務高效便捷、覆蓋面廣的優勢,農機推廣人員、科技示范主體、基地農機手等人員,下載服務終端,推動專家教授、農機人員和經營性服務組織等通過互聯網等渠道,開展在線學習、互動交流、技術普及等活動,為廣大農民和新型農機經營主體提供精準實時的指導服務。
7、探索實施農機推廣服務特聘計劃。在有需求的地區,探索從農機鄉土專家、操作能手、合作社技術骨干中招募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技術專長、較好群眾基礎的人員作為特聘農機員,針對性地開展農機技術指導、咨詢服務和政策宣貫,彌補基層農機推廣力量不足。
(作者單位:262513山東省青州市何官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