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村
在傳統的餐桌文化中,“魚”類烹飪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污染,現代魚類的養殖業中有著非常突出且棘手的問題。因此,養殖者在未來養殖的過程中,務必要注重魚類養殖的方法和技術,重視健康和環保問題。始終采取綠色健康的養殖技術,保證魚類養殖的天然無污染,杜絕魚肉中出現有害物質的現象。這樣一來,不僅使魚類養殖業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前景,而且人們的飲食健康也能得到保障。在四大家魚的養殖過程中,養殖者不僅需要牢牢掌握健康的養殖理論技術,同時還要為魚類的生存繁衍提供健康優質的環境,采用新型先進的技術,不斷提升四大家魚的品質。
一、養殖環境要求
1、因為四大家魚的養殖目的是為人們的日常食用提供保障,所以,魚類的養殖環境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大家所要關注的最主要問題。對于家魚的養殖環境,養殖者必須要保證其符合相關的養殖標準,例如《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而且,養殖的具體范圍不能處于工業區的范圍內,因為一旦工業區的廢水無處理排放,就會使魚塘遭受到嚴重的污染。
2、魚類的養殖區域還不可以處于醫療機構旁邊,這是由于醫療機構在運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醫用廢棄物,會對池塘的水質造成影響,破壞魚類的生存環境;同時,魚類的養殖區域也不能在城鎮邊緣,因為城鎮人民的生活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這也會對池塘的水質造成污染。養殖者在選擇具體的養殖區域時,應注意養殖區域水源的始終充分、清潔,千萬不能選用被污染過或者是存在病原體的池塘作為池塘。養殖池塘最好是長方形,根據實際情況將其面積控制在5~10畝,保證池塘水深在2m左右,底部的保水性也要良好。對于池塘底部的淤泥,應該選擇密度比較大的對池塘底部進行鋪設,總厚度要控制住10cm以內,保證池塘水不出現滲漏的情況。最重要的是,養殖者要始終保證池塘排水系統和灌入系統的完整性,可利用性,為池塘的換水工作提供保障。
二、養殖布局
新時代發展下的魚類養殖應始終與現代的農業技術有效融合起來,全方位的提升魚類的養殖技術,建立一個綠色健康的生態魚類養殖模式。在四大家魚的養殖過程中,養殖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其作為大農業整體系統下的一個支流,將其與其他養殖業和農業種植聯系在一起,比如禽類養殖、畜類養殖、水稻種植等。這樣一來,多種模式的養殖業或種植業在一起,不僅可以相互促成,還可以大大提高養殖和種植的質量,為養殖者從源頭上降低生產成本。例如,養殖者完全可以把魚類與畜類養殖二者融合為一體,可以在魚塘旁邊開辟草場,再給一定面積的魚塘和草場草配備兩頭牛。這樣一來,牛糞可以作為魚飼料,為養殖者降低了養魚所需要的飼料成本,同時還可以提高魚類的養殖產量,而草場中的牧草也可以作為魚飼料供魚生長。這種循環性的生態養殖系統將畜類的糞便轉化為魚類的飼料時,提升了魚塘鮮魚的產量,為養殖者提升了養殖收益,還節約了資源,保護了生態環境。
三、養殖技術
在四大家魚的養殖之前,養殖者要切實、科學的做好準備工作,對于整個養殖過程是非常重要,但是要想從各方面為四大家魚的養殖提供保障,提升魚肉的質量和養殖收益,在養殖技術方面,養殖者也應該提起高度重視,無論是在養殖之前還是養殖過程中,都要始終依照科學的方法進行具體操作,為整個魚塘養殖提供最重要的保障。
1、養殖之前
四大家魚的養殖時間一般為1~2月,養殖者在投放魚苗之前,要先做好基礎準備工作。由于養殖時間一般為冬季,所以要提前對池塘中的水進行排放,對池塘內部進行消毒清潔,如果池塘底部區域不夠平坦,則要對池塘內的淤泥進行二次鋪設,對于池塘四周的池梗也要及時進行加固。在清理完之后,不能急著注水,先讓池塘暴曬1~2天,再用藥物進行清理,清理時間保持在12天左右,以保證將池塘內的病原體和有害生物全部消除。清理完之后,要在池塘底部挖幾個小坑,對其注水后投入石灰,在石灰漿還未完全降溫時,要將其均勻灑在池塘內部,接著再次進行暴曬,直至石灰漿凝固。
2、投放魚苗
四大家魚的魚苗投放一般要在2月之前進行,養殖者要選用體型均勻、顏色鮮亮、活潑躍動并且健壯的魚苗投放。在投放時,還觀察魚苗的反應,保證魚苗始終處于反應敏捷、活動迅速的狀態。
3、飼養和施肥
養殖者投放完魚苗之后,下一步就是飼養和施肥工作。首先要保證肥度的適宜,在此基礎上再向魚塘內投放一定量的青草或者其他魚飼料,不斷提升魚肉的營養含量。當魚處于快速生長的時期時,養殖者要注意對魚飼料進行調節,提升魚飼料內營養物質的含量,為魚苗的正常生長發育提供營養保障。對于池塘的施肥工作,養殖者要始終保持科學、合理的態度和理念。根據魚塘的實際情況,定期對魚塘進行施肥,還要適時的對施肥的量和肥料的種類進行調整,保證池塘內浮游生物的充足性,為魚苗提供餌料來源。
4、魚病防治
魚類養殖過程中,最為嚴重且棘手的問題就是魚病害的發生、傳播,魚病害一旦在魚群中傳播開來,那帶給整個魚塘養殖的將是不可估量的損害。因此,養殖者在魚類養殖的中期,應該時刻注意魚種的生長變化和日常飲食、活動現象,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仔細檢查魚群中是否存在魚體患病的現象。當然,為了防患于未然,養殖者也可以定期對魚體進行抽樣檢查和化驗,排查魚群中的流行性疾病。一旦發現病情應該及時對魚種實施藥物治療等措施,及時撈出死魚,勤換水,也可以采用藥物噴灑的方法對池塘進行消毒清潔,最大程度消除病菌、病原體等,抑制魚病的流行和傳播力度。
綜上,無論是哪一種魚類,養殖者都務必要先從養殖環境著手進行治理、監督,選用優質無污染的池塘,保證養殖布局的合理性,不斷借鑒新型的養殖技術提升魚類養殖的科學性,保持嚴謹的養殖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魚類的質量和產量,同時還可以降低傳統養殖過程中的養殖成本。
(作者單位:236000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中市街道辦事處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