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超
自然保護區是國家建設生態文明、生態安全屏障及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自然保護區的一項重要工作是保護生物的多樣性,而樹木是自然保護區內數量最多、最主要的生物植物種類,加強林木資源的保護,擴大樹木的種類和林木覆蓋面積,是自然保護區的一項重要工作。本文就自然保護區的植樹造林技術進行簡要分析。
一、加強自然保護區的保護與管理的意義
我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總計達到近500處,黑龍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最多、面積最大的省份。所謂自然保護區,是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及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自然集中分布區,進行特殊保護與管理區域的統稱。加強自然保護區的保護與管理,對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構建生態安全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確保自然保護區植物種類多樣化,提高林木覆蓋面積,切實做好自然保護區的保護與管理工作,應根據區內植物種類及生長狀況,開展植樹造林工作。保護區內的植樹造林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自然保護區植樹造林應本著不破壞原生態現狀,在適地適樹的前提下,區內缺什么樹種就栽植什么樹種,缺多少就栽植多少的原則。區內造林應保證適量,不可過多,以免對區內的原生態產生破壞,也不可過少,過少難以起到增加植物多樣性與擴大區內林木覆蓋面積的作用。
二、自然保護區植樹造林
自然保護區內生長著多種多樣的植物,這些植物大多是自然生長的狀態。其中有樹林、灌木叢、蒿草類、綠色植被等。一般來說自然保護區的面積都比較大,雖然植物茂密,但難免存在少部分的荒蕪區域,需要通過植樹造林進行恢復。按照植物多樣化的原則,保護區內應提倡營造混交林,既增加了林木種類,與保護區的自然生態相符,又有利于林木的生長。
1、自然保護區內營造混交林的意義
(1)可以增加自然保護區的植物種類
混交林的主要特點就是多樹種,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混交林營造,應以增加植物多樣性為原則,要根據造林地周邊林木的種類及植物特點,對混交林進行規劃設計,做到樹種分布合理,生物特性各異。通過營造混交林,使自然保護區的植物種類得到增加,綠色覆蓋面積擴大。
(2)可以保持自然保護區生態長期穩定
在自然保護區內營造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各樹種高矮不同的特點,滿足不同樹種對生長空間的需求,有利于林內通風及光照。不同樹種間還可以相互影響,共享林中的有益物質。營造混交林,還可以保持生態系統長期穩定,促進自然保護區植物保護工作的開展。
(3)可以抵御自然災害對自然保護區的影響
首先,混交林具有的樹種多樣性特點,是防范森林火災的有利條件。在進行混交林營造時,可增加多種針葉和闊葉林木,這些林木具有降低林中溫度和濕度的功能,可以起到降低燃燒度的作用。其次,混交林還可以減少林木病蟲害的發生。因混交林中的樹種多樣,特性不同,相互間一般不會傳染病蟲害,可以避免病蟲害的大面積傳播。而且由于林木種類比較多,適宜各種鳥類棲息及昆蟲生存,可以吸引害蟲的天敵在林中捕食害蟲,降低病蟲害大面積發生的可能性。第三,人工混交林還因具有高矮不一、樹形差異的特點,使風災和雪災的侵害力減弱,起到保護各類植物的作用。
2、自然保護區營造混交林技術
(1)科學選擇適宜的樹種
在自然保護區林造林,樹種的選擇非常關鍵。一方面要考慮增加林木的種類,另一方面還不能對保護區的自然生態做比較大的改變。而且營造混交林的樹種應與周邊環境相適應,不能因種樹選擇不當而影響自然保護區內的河流、沼澤、濕地、植被及珍稀動植物等組成的生態環境。選擇樹種時應以適地適樹為前提,不能只考慮樹種的多樣性,而忽視了一些樹種可能會出現水土不服。應盡量選擇當地的樹種作為混交林的核心樹種,謹慎栽植外地引進的樹種。如需引進,應對此樹種特點進行充分的分析,確保適宜在自然保護區內生長,不會對保護區的其它植物造成不良影響。同時還要對引進樹種進行嚴格檢疫和免疫,嚴禁引進帶病樹種。
(2)合理進行多樹種栽植
在自然保護區內營造混交林,應考慮造林地的實際情況,科學設計多樹種的栽植模式,做到搭配有序,樹種多而不亂,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具有規律性。在混交林營造中,林木的間距、株距、樹種搭配數量都應科學合理。同一行樹每隔一株樹都應栽植至少3個樹種,而且行間同一樹種要相距較遠的距離??傊M量多地栽植不同樹種,同一樹種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要根據自然保護區內的林地面積和樹種特點,進行合理搭配,保證混交林營造效果。
(3)確保主要樹種所占比例
在自然保護區營造混交林過程中,要以核心樹種為主,其它樹種為輔?;旖涣植皇菍⒏鞣N樹栽植到一起就可以了,而是多種林木圍繞核心樹種形成的林木群落。核心樹種必然是混交林的核心,在混交林中應占有數量多的、所處位置主要的優勢。其它輔助樹種進行搭配栽植,可根據需要進行增加或減少。
(4)加強混交林的養護與管理
在自然保護區進行混交林營造后,要加強養護管理,確保其完好成活與健康生長。在具體養護與管理中,應注意保護好不同樹種所特有的生態特點,根據養護與管理程序與技術,按時開展中耕、松土、除草、防治病蟲害等工作。如果林木管理中發現林木行間株間密度過大,可進行間伐,以保證林木健壯生長。
綜上所述,自然保護植樹造林應營造混交林,混交林要與周邊環境相得益彰,和諧共生。不能因造林而破壞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應通過造林使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生態得到更好地保護,更具有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
(作者單位:155600黑龍江寶清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