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政偉 王海濤
當前我國正處于構建資源節約型生態社會的過程中,在加大對環境以及自然資源的保護力度的同時,對其實現有效利用,最終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營林生產和林業生態建設就是其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建設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促進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對保護林業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建立生態文明的經濟發展體系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以及發展現狀,并提出了促進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舉措,以期為林業資源建設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提供經驗參考。
1、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①相互制約關系
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之間相互制約關系的產生,主要原因是兩者具有不同的利益取向和主體。對林業生產投入一定量的資本后,希望獲得相應的經濟效益,這一需求和取向是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但是,部分投資者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林業資源的生態價值,于是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之間產生了矛盾。又因林業生產的生態效益是一個長期積累的結果,無法在短期之內較明顯的顯現出來,因此,如果不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林業生產,投資者勢必只重視林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忽視其生態效益。另一方面,如果只重視長遠的生態效益,輕視當前的經濟效益,就不能有效激發投資人與承包者的林業生產積極性。如果林業生產是經濟發展的輔助產業,就必須遵循市場經濟顧慮,為參與此種產業的市場經濟創作價值,也就是需要帶來一定的經濟利益,如果沒有利益驅使,人們積極性降低,直接導致的結果是林地面積的減少,這種情況下,實現林業生產的生態效益,無過于紙上談兵。
②相互促進關系
從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十分緊密的,可以說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系。因此,制約關系除外,還存在相互促進關系。不能有效的維護林業生態平衡,就無法實現營林生產的穩定發展,林業生態是影響林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根本因素;同時,林業生態的發展離不開營林生產工作的支持。林業生產帶來的經濟效益,為林業生態持續發展提供資金援助和支持,幫助林業技術研究人員加大優質林木資源的研發力度、提高林業幼苗培植技術,提升苗木成活率、擴大林地面積,有效促進了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之間又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2、促進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舉措
①完善林業管理法律制度,健全林業生態評價機制
雖然林業產業在當前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就,但從整體的管理而言,依舊存在很多漏洞,這與制度的不完善密切相關。林業保護沒有得到有力重視,相關部門在執行力度方面比較含糊,甚至管理措施嚴重違背了林業生態的發展規律,嚴重影響林業生產與林業生態協調發展。因此,加強制度建設與完善是保護林業產業迫在眉睫的任務。在林業管理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方面,需要根據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的基礎上,結合本地林業發展的具情況,增設相關體現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實施辦法和準則。吉林省東豐縣具有優質的林業資源,全境擁有十二個國有林場,因此,對林業管理的要求更加嚴格。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東豐縣設立了相應的林業工作總站十二個、鄉鎮林業工作站十四個,同時,強化了森林公安大隊、森林資源行政案件稽查大隊、營林質檢隊的工作力度,規范了行為準則,提高林業基層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將管理制度以及生態建設政策有效得到有效貫徹和落實。另外,要從林業產業發展的大局出發,建立健全生態評價機制,更好的協調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②提高林木產品質量,助力可持續發展
新時期,各個領域對材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提高林木質量,是實現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關鍵因素。當前,科學技術的不斷成熟,為林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發展路徑,同時,也為提高林木質量提供了技術支持。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才能實現營林生產和林業生態的科學發展,才能創新林業發展模式,加快可持續發展的步伐。首先,加強林業生產科學生產的理論研究,以更加科學的理論為實踐生產活動作指導,促進林業生產與生態發展邁入更高層次的發展水平。其次,自主研發培育或者引進科技培植的優質林木產品,積極與林業專業高校進行合作,保證林業生產與生態發展實現良性循壞。只有林業產品的質量提高了,才能更好的體現其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從而促進林業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
③優化產品結構,調整經濟結構
首先,在林業生產方面,要加大研發優質林木品種的力度,深入林業產業市場進行調研,依據地區特點和環境優勢培植出成活率、經濟價值較高,且環境綠化作用較大的優質苗木。其次,在林業產品投入市場后,要加大對林木的研發力度,對林木產品實現深加工,避免產生因以低層次原料狀態進入流通過程后產生的浪費現象。最后,在加快產品創新的同時,也應積極推進旅游資源的開發。通過對林木資源以及花卉的優化種植,同步培育園藝林木和花卉,挖掘營林生產的旅游資源和市場,既能美化環境,又能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有效的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因此,林業產業要充分利用當前經濟發展契機,轉變發展觀念,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實現生態、經濟、社會單方的和諧統一。
綜上所述,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之間存在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關系,為促進兩者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完善林業管理法律制度,健全林業生態評價機制;其次,提高林木產品質量,助力可持續發展;最后,優化產品結構,調整經濟結構,提高林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證生態環境的優化發展,進而實現兩者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1.136300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林業科技推廣站;2.136300吉林省遼源市東豐縣國有林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