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飛
林業屬于一種極具社會公益性質的產業,不僅承擔著林業產業的供給責任,也需要在發展中重視生態建設工作。而林政資源管理工作不僅屬于林業生態建設的關鍵組成,更是助推林業生態建設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在目前林業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的形勢下,林政資源管理需要充分發揮作用,營造更好的林業生態環境,從而促進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的開展。
1、林政資源管理與林業生態建設之間的關系
林政資源管理工作重點在于林木、林地以及林權三個方面,而這三方面均與林業生態建設存在密切關系,筆者從這三個方面對林政資源管理與林業生態建設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
①林木為基礎
在森林中林木屬于主體,而在林業生態建設工作中,森林更是位置基礎,因此林木是林業生態建設以及綠色發展理念得以貫徹落實的基礎條件。由森林植被、林草等構建起來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是生態環境得以改善的保證,唯有充分認識到林木的主體地位與基礎地位,才能確保林政資源管理工作受到重視,進而有效推動林業生態建設發展。
②林地為保障
林地同樣是林業發展的基礎保障,對林地進行保護是林業生態建設的可靠后盾。因此,各地林政資源管理部門需要確保林地在防御災害、改善環境、均衡生態等方面的作用充分發揮,進而確保林地在林業生態建設中的保障地位。
③林權為關鍵
林業相關制度中,林權屬于關鍵核心,因此在促進林業生態建設中需要重視林權制度的改革。而林權制度是對國家林業水平發展的直接體現,起到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唯有保持林權穩定,才能進一步提高人們對林業生態建設的認識,從而營造全民共建林業生態的氛圍。
2、當前林政資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筆者所工作的吉林蛟河市有林地面積264509公頃,約占蛟河市總土地面積的2/3,森林覆蓋率為59.36%,林業經營總面積45.56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2849萬立方米,是吉林省主要林區之一,在近年來的林業生態建設中也取得了不錯成績。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林政資源管理中也暴露出一定的不足,對林業生態發展形成了一定制約。
①管理體制不完善
雖然林業建設正在大力發展,但相應的管理機制并未跟上,而不夠完善的管理制度導致管理工作無法到位,所采取的管理模式與當前林業發展不相匹配。針對濫砍濫伐、開墾毀林等行為卻沒有展開有效監督,也暴露出了管理體制的不完善之處,嚴重影響了林業生態建設發展。
②法制觀念薄弱
一方面,部分從事林政資源管理的工作人員對林業生態建設并沒有足夠重視,在工作中呈現出態度不端正的情況;而另一方面因為宣傳教育工作未大力開展,人們的法制觀念極為薄弱,出現較為普遍的毀林行為,也直接影響林業生態建設。
③林政案件查處難度高
盡管我國出臺的《森林法》中明確規定,一切與土地審批相關的手續,都需要嚴格按照程序先進行林地占用審核手續的辦理,待審核通過之后才能進行建設用地審批手續的辦理。不過,從實際工作開展情況來看,依舊存在部分違規辦理審批的情況,尤其是近年來林木價格看漲,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會有人采取違規手段去收購木材,無形中也提高林政安全的查處難度。
3、加強林政資源管理,推進林業生態建設
①引入先進的管理技術
隨著現階段林業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以及林業改革的大力推進,為了確保相關決策的科學合理性,同時開展高效率的行政審批工作以及制定更為民主的管理目標,林政資源管理部門需要引入先進的管理技術,并且推廣適應現代化的資源管理設備,去全面加強林政資源管理工作,為林業生態建設提供保障。比如,可應用GIS技術、數據庫技術、信息化技術等,將先進技術與林政資源管理工作相融合,通過現代化數字技術去促進林政資源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更好地服務于林業生態建設發展。
②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養
林政資源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水平,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該項管理工作的水平,而面對目前林業資源管理人員素質普遍較低的情況,則需要重視且做好綜合素養提高工作,組建一支擁有較高政治素質、業務素質以及職業道德的管理隊伍。具體實踐中,要重點加強林政執法人員的法制觀念,通過培訓教育其提高人員的依法行政能力,采取參觀學習、自主學習、集中培訓等方式去要求林政資源管理人員對《行政處罰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規加強學習,從而通過工作人員綜合素養的提高,為林政資源管理工作和林業生態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③創新林政資源管理思路
對林政資源管理工作思路進行創新,積極推動林木分類經營的發展,而該項工作的開展能夠充分發揮出對林業生態建設的推動作用。一方面,要正確認識林政資源的多樣性與整體性。林政資源涉及到氣候、生物、水、礦產等極大范圍,所以在對其進行管理時需要對森林資源進行分類經營,尤其是要分清商品林和公益林,唯有實行差異化管理才能確保生態系統得到可持續循環,也進一步構建合理化的森林資源結構;另一方面,確保林政資源數量與質量的協調。對天然林與人工林的比例進行協調,與此同時對低效林進行改造,同步開展森林撫育工作,對林分結構進行改善。在開展林業經濟建設以及森林資源管理等活動中,推進林業資源的平衡與可持續利用,在保證經濟利潤的同時,對可再生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開發。此外,筆者認為林政資源管理還需盡快推行政企分離,對過去管理中出現的產權不明、政企不分情況進行改善,明確各方職責范圍,才能夠助力林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推動林業生態建設發展。
綜上所述,林業生態建設對于每個人的生活而言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各地林政資源管理部門需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以及創新手段去提高林政資源管理水平,為林業生態建設發展提供保障。因此,在具體的林政資源管理工作中,針對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把握好林木、林地以及林權的關系,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其強化林政資源管理,助力林業生態建設,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132500吉林省蛟河市龍鳳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