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
在我國,農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構成部分,其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較好的天氣來為其產量、質量等多個方面提供保障。這也就需要農業氣象服務具有較高的精準度,來為農戶種植提供必要指導,從而在最大程度上規避天氣問題可能會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因此,從實際角度出發,來對農業氣象服務現狀問題及發展趨勢進行詳細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農業氣象服務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對于農業有著較大的依賴程度,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農作物種植期間極為容易受到氣象因素影響,出現各種問題。以東北玉米種植的農業氣象災害為例,低溫冷害所占比例為41%,干旱災害所占比例39%,洪澇災害所占比例38.5%,因此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及時為農戶提供農業氣象信息,減少各種災害時間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隨著當前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以及其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單一的農業氣象服務已經無法完全滿足市場經濟與農業生產的需求,與此同時由于大部分農戶對于氣象服務信息的獲取,只是依靠天氣預報,在信息獲取渠道方面顯得十分有限,而農戶自身對于氣象條件的了解程度也相對較少,對于氣象信息服務與更新帶來較大阻礙,進而影響到農業生產發展與穩定性。在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下,不同地區的氣溫、降水等氣象要素發生變化,局部地區異常而時效性作為氣象信息的一個最主要特征,必須要充分發揮這一特點的積極作用,對于農戶所采取防范措施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尤其是一些特殊氣象災害,如暴雨、大風、冰雹等局地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相對較短,因此如何在短時間之內就能夠快速傳遞預報預警信息,也是農業氣象服務在今后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除此之外,現如今農業氣象服務中,觀測方法也十分簡單,不具備較強的數據信息處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相對較低,。而模擬技術也無法更為精準的將氣候條件變化展現出來,最終影響到氣象信息的精準度。
2、農業氣象服務今后的發展趨勢
基于上述分析,雖然現如今我國農業氣象服務在科學技術水平的支撐下,已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隨著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傳統農業氣象服務已經無法完全滿足農業發展需求,需要在今后做出進一步完善與調整。
(1)強化氣象服務的責任意識
在實際發展過程中,氣象部門是否具有較好的服務意識已經成為影響到各項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若是從這一層面考慮,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就應該優先考慮到意識方面的相關問題,而各個級別的氣象部門,也應該充分認識到農業發展與氣象條件之間的內在關聯,并了解到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在工作中,將農業服務作為核心原則,為農戶提供更為精準的氣象條件信息,充分發揮氣象條件在防災減災生產中的積極作用,減少自然災害可能會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
(2)拓展農業氣象研究廣度
近年來,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持下,我國農業氣象在短時間之內有了較好發展,但是事實上,有關這一方面的研究時間較晚,發展時間也相對較短,尤其是理論基礎、設備研究等方面,與國際水平都有著較大的差距,屬于一門邊緣科學。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在今后就需要不斷加強在科學試驗方面的探索與嘗試,對農業氣象研究的廣度與深度進行拓展,充分利用計算機模仿技術與數學模型分析技術,將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過程進行再現,從科學的角度來對農業生產與氣象之間的密切關系進行詳細分析,使得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得以在同一時間段內得到同步發展與優化,避免因農業生產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破壞。
(3)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為了在最大程度上加快推動農業氣象發展,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首先就是需要加強對各項技術、設備、人才的革新,從根本上予以農業氣象服務有力支撐。一方面,應該加強對各種類型氣象災害的有效監測、預測、預警服務,壯大農村氣象研究隊伍,同時也需要對農村氣象信息的傳播途徑予以拓展,如發送短信、撥打電話等等,主動與農戶取得聯系,而不是依靠農戶自主、被動的獲取一應氣象信息,從而保證氣象信息能夠更為及時的被農戶知曉并加以有效防范,切實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另一方面,則是應該及時對各項技術、設備進行更新,并培養優秀人才。這也就需要農業氣象部門在這一方面加大資金投入,結合現如今我國科學技術水平,引入新技術,并結合具體技術與先進設備,培養一批具有高素質、高專業水平的優秀人才,使得各種氣象變化能夠在第一時間被監測到,并形成具體的數據信息,發送至農戶手中,為農業穩定發展提供充足保障。
(4)建立起專門的警報系統
在時代快速發展的當下,通信技術與手段已經十分成熟。因此,根據現如今農業氣象服務的條件與實際情況,應該建立起一個專門的警報系統,對于可能會出現的災害天氣進行預警、預報,使得氣象預報能夠更加完善、及時,保證農業氣象信息的準確性。除此之外,氣象部門還應該圍繞農業生產服務,建立起一個以農業生產為基礎,并提供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的體系制度,在最大程度上完善防災減災服務機制,一旦出現重大自然災害能夠在第一時間加以有效應對。
(5)加強智慧農業氣象服務
如今,隨著新時代的改革和“互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農業氣象服務應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創新農業氣象觀測、預測、服務方法,基于農業和氣象大數據,采用人工智能技術方法,開展智慧農業氣象服務。
綜上所述,隨著現如今我國農業水平不斷提升,農業氣象服務也開始不斷完善。因此,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農業生產產量,相關部門必須要積極進行變革,從實際角度出發,通過強化氣象服務的責任意識、拓展農業氣象研究廣度、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建立起專門的警報系統等方式來加快農業氣象服務發展,為各項工作的進一步優化創造有力條件,保證農業生產能夠在精準指導下得到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408300重慶市墊江縣自然災害預警預防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