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松 翟志軍 姚淑珍 航蓋
在克什克騰旗草原植被牧草監測方法的基礎上,提出遙感監測在草原植被監測上的應用,通過對比以往的監測方法,遙感監測可以通過遙感圖像進行大面積監測,在精度和尺度上都有大幅提升,具體介紹了遙感技術在草原植被監測上的方法,通過ArcGIS軟件對遙感數據進行分析,更好進行植被監測。
草原植被是指覆蓋于地面表層的植物群落總和,其中包括草地、灌木、森林、農作物等。草原植被是整個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植被覆蓋于地表,它把土壤、水體、大氣圈層緊密聯系在一起,草原植被自身脆弱,恢復周期長,如果受到破壞,那不僅會打破生態系統的平衡,同時也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
草原植被遙感監測是利用3S技術,即RS(遙感)、GIS(地理信息系統)、GPS(全球定位系統),結合地面調查結果而實現對草原植被的監測。草原植被遙感監測內容主要包括草原植被長勢、草原植被生物量監測等內容。隨著3S技術的發展與成熟,特別是對地觀測技術的迅速發展,高空間與時間分辨率衛星遙感數據獲取技術的不斷完善,草原植被遙感監測也迅速發展。再加之畜牧業生產可持續穩定發展需求的推動,使得近幾年我國利用遙感技術對草原植被、草原災害等的監測手段得到了長足發展。我國是草原大國,有天然草地近3.9億hm2,占國土總面積的41.41%,但北方草原90%已經或正在退化,成為我國最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草原植被的宏觀遙感監測是快速、準確了解草原狀況,實現對草原科學管理和保護的重要依據。
遙感是通過非直接接觸,遠距離感知物體的一種技術手段。遙感技術獲取某一地區的植被信息,是一種新型有效的監測手段。傳統的植被監測通常采用野外目視觀察法,該方法雖然簡單,但是費時費力,不易于長期監測,而且監測范圍有限,特別是在克什克騰旗境內,地形復雜多樣,一些人工無法到達的地段無法監測,形成監測盲區,造成監測結果缺失,相比較遙感監測,遙感監測具有范圍廣的特點。
一、遙感監測技術的應用
(一)遙感數據預處理
遙感監測草原植被是根據草原植被光譜特性決定的,植物中的葉綠素可以吸收可見光,其中對紅光波段具有強吸收性,而對近紅外波段具有高反射性,通過對這些波段的組合分析,可以較好的區分植被和非植被信息,其中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是最常用的植被指數,可以較好的反映植被生長狀況,表示為NDVI=(ρNIR-ρR)/(ρNIR+ρR),ρR為可見光敏感波段反射率,ρNIR為近紅外敏感波段反射率。
利用草原植被生長期各個月份的遙感數據,包括MODIS、NOAA18數據,通過圖像解譯、投影等程序,選取圖像質量好圖像,把一個月內的圖像進行NDVI指數計算,然后用最大值合成,得到一個月內的合成圖像,可以使圖像達到最優,利用ArcGIS軟件進行處理。
(二)NDVI指數計算
植被歸一化指數可以反映植被長勢的優劣,通常NDVI指數越大,植被長勢越好,反之NDVI指數越小,則植被長勢不好。通過利用smart軟件進行NDVI指數計算,合成最大值,可以消除遙感圖像的缺失等不利因素,最終形成最優圖像數據。
(三)ArcGIS軟件分析
利用ArcGIS軟件打開合成好的遙感數據,把不需要的地方剔除,得到分析樣地,把圖像進行拉伸分類,用柵格計算器計算當月與過往月份的差值,然后進行濾波,這樣可以模糊局部,突出重點。接著進行重分類,把柵格數據轉換為矢量數據,計算面積,得到植被長勢變化情況。
(四)植被長勢等級劃分
對監測時期和去年同一時期的植被長勢差值的計算,根據指數大小進行等級劃分,具體方法如下。
T=NDVIj-NDVIq
式中T表示草原植被長勢指數,NDVIj為監測時段植被指數,NDVIq為去年同一時期植被指數。為了更清晰的對植被長勢進行區分,根據T值得大小,將圖像分為6個等級,依次為差、較差、持平、較好、好、很好,色標也依據植被等級劃分標準而定
二、結果分析
與牧草監測相比,遙感監測更能從大尺度上對草原植被進行分析,可以得到生長季內草原植被生長情況,植被增減都有了定量的數據,大大減少了誤差。為更好地監測草原植被提供了數據支撐。但是,克什克騰旗境內,草原植被豐富,無法做到二級或者三級分類。
總之,克旗草原植被監測由以前牧草監測轉變為遙感監測,在監測結果和花費上都取得很大進步,克什克騰旗草原植被監測可以從大范圍監測,得到的遙感影像更加直觀的反映植被生長狀況,特別是對于克什克騰旗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遙感監測填補了對于一些地區的監測盲區,對單一的牧草監測,起到了補充作用。
(作者單位:025350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