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楊珍 楊萍 顧安容 王鈺 金建沖
摘 要:近些年,我國民族高校創業教育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探索,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也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教學模式的改進、創業課程體系的完善、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之間的融合以及增強師資力量、加大校園宣傳力度、增強學生創業意識等。本文立足于對民族高校創業教育現狀的分析,從西南民族大學創業教育的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師資力量、校園宣傳力度、學生創業意識五個方面,運用問卷法、訪談法,以西南民族大學教師、學生為調查對象,對當前民族高校創業教育的實施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對策進行分析研究。并對這些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希望對我國民族高校的創業教育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民族高校;創業教育;現狀與對策
一、民族高校發展創業教育的意義
隨著我國民族高校創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創業教育在民族高校不斷得到普及,并逐漸在民族高校高等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在民族高校開展并普及創業教育不僅有利于提高民族高校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還能促進民族地區經濟、文化、政治綜合性發展。民族高校開展創業教育,引進優質的創業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業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完善學校創業機制及管理模式,使創業教育成為民族高校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民族高校人才培養有著重要意義。
二、民族高校創業教育研究文獻綜述
近些年,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民族高校創業教育不斷發展,創業教育也成為了國內學者的研究課題。陳國喜認為現階段民族高校已經充分認識到推進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創業教育的規劃,師資力量比較薄弱,難以形成系統的創業教育機制;其次,缺乏科學的系統創業課程體系和實踐平臺,無法滿足各院校的大學生需求。
民族高校發展創業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學者宋曉東認為其有利于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帶動地區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全面推進我國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最后,在加強民族高校創業教育的對策方面,馬廣成、劉博指出民族高校需注重創業教育的頂層設計,完善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強化創業教育的實踐訓練和隊伍建設,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創業,并形成良好的創業氛圍等。
三、西南民族大學創業教育現狀及問題
創業教育是民族高校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提高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深入了解學校創業教育現狀,通過采訪及查詢學校相關資料了解到學校在創業教育方面,開設相關創業教育課程,各學院設有創新創業中心,成立創新創業類組織或社團,定期開展創業競賽活動,固定的創業實踐基地,開展創業講座,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創業活動等。雖然近些年學校在創業教育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創業教育模式較為單一
近些年學校對創業教育雖然有了很大的投入,但創業教育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在此次的調查過程中發現,由于我校的創業教育起步較晚,還處于摸索的階段,教育模式較為單一,沒有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創業教育理論體系。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課程設置結構單一;②涉及范圍窄,通過查詢學校相關課程設置,發現學校只針對大三同學開設線上創業基礎課程,線下教學學時為一周(四課時);③雖然學校也開設了創業教育選修課,因多數同學對其了解度不高,導致其在做創業項目時缺乏理論知識,開展過程中存在困難;④在采訪過程中,我校管理學院大創項目指導教師牛菊芳老師認為:民族高校開展各類創業賽事對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雖然具有一定的幫助,但學生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創業難度較大;⑤社會學與心理學學院學生大創項目成員趙金美表示,由于缺乏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導致在創業過程中出現較多困難。
(二)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在進行創業教育的過程中,不但需要具備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還需要具有強大的師資力量。但是,通過訪談與查詢相關資料,了解到我校目前創業師資力量薄弱,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①企業經營模擬競賽教師王昊展在采訪中說到目前學校創業教師數量較少,師資有限。由于教師人數限制,相關創業課程主要以線上教學為主,線下教學為輔;②教師的專業能力不足,進行教學的教師缺乏相應的創業經歷,教學始終處于理論的階段,專業知識與實際創業知識脫節,導致學生在做創業項目中缺乏很多必要的相關創業知識,無法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
(三)缺乏創業氛圍
良好的創業氛圍能夠帶動學生的創業興趣并對后續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奠定基礎,加強宣傳力度有利于進一步開展創業教育,使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創業中,對提高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通過研究調查發現學校缺乏創業氛圍,主要原因有以下兩方面:
(1)學校宣傳力度不足,形式較為單一
近些年學校對相關創業教育宣傳有了很大提高,但宣傳力度仍存在不足,大多數的宣傳方式局限于線上宣傳,線下宣傳較少,導致學生不能及時獲取相關信息進而沒有參與到相關創業活動中;管理學院創新創業中心楊龍老師在采訪中說到近些年管理學院開設了很多關于創業教育的課程,進一步加強了對創新創業方面工作的管理。而對于大一的學生來說并不太了解相關創業教育方面的知識,需加強創業教育的宣傳力度。
(2)學生創業理論知識及創業意識薄弱
民族高校的大多數學生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由于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受到其特殊的文化、歷史和地域的影響,對于創新創業缺乏了解,目前國家雖然提出了“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藍圖,但是,在此次調研中,我們發現許多的學生對于這方面卻不是特別了解,創業知識的儲備量嚴重不足,更加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據對學校的663名學生發放問卷調查顯示,學生對學校相關的創業教育一般了解的占比50.76%,不了解的占比49.24%;從問卷與采訪過程中發現多數學生的創業意識較弱,對學校的創業教育了解不多。由此表明,學校對學生的創業教育意識培養力度不夠,學生的創業意識薄弱。
(3)學生缺乏正確的創業觀教育
創業教育有一定的規律,其發展是多方面的,并不僅僅局限于一個方面,但可以看到很多學生都陷入了一些誤區:把創業競賽當成創業教育,創業教育只浮于表面,沒有形成體系。創業教育進高校不僅僅只是為了培養創業人才,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業思維以及管理思維,普及創新創業理念。不少學生認為創業教育僅是為了培養創業人才,與自己的人生規劃存在著較大的出入,因此并不重視創業教育的學習。根據相關問卷調查顯示,關于參加學校舉辦的創業教育活動,沒有參與過的學生占比61.74%;在采訪創業同學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很多同學做創業項目僅僅為參加創業賽事,認為參加創業類比賽即參加了創業教育,許多創業項目只停留在計劃書表面,并未付出實踐行動,而更多的同學則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認為創業不切實際,缺乏知識儲備、創業資金等。學生對待創業競賽的態度存在功利化及創業教育誤區,沒有樹立正確的創業教育態度。
四、民族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對策分析
(一)完善創業特色教育體系
民族高校進行創業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本身具有民族性,因此在進行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將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緊密結合,創業教育滲透進專業教育,鼓勵學生在相關專業領域進行可行性創業研究。民族高校要完成創業教育目標,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教育體系。因此學校需要從線上教學落實到線下實際教學,開設更多的創業教育相關課程,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相關創業教育知識;創業教育以課堂教學為主,以討論式、參與式、體驗式為輔,通過頭腦風暴、案例分析、模擬游戲等互動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創業興趣及熱情;其次以創業講座、課堂、創業競賽等多種形式傳播創業教育知識,加強課程建設,多課堂式教學,拓展教育渠道,利用網絡等教學方式進行第二課堂學習,建立具有特色的模擬賽事,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比賽。完善學校創新創業系統以及創新創業學院官方網站,讓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到更多的創業知識。因此,民族高校必須要實事求是,充分考慮民族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蘊含民族特色的創業教育體系。
(二)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加強教師的專業能力
增加創業教育教師的數量并鼓勵支持各專業課教師在專業教育中有機融入創業教育內容;聘請企業家、創業人士和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師承擔一定的創業教育教學任務,傳授學生創業實戰經驗,為學生創業進行技術指導。定期對創業教育教師進行培訓,進一步強化師資隊伍的專業能力,多方面開展創業教師實訓,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
(三)增強學校創業氛圍
(1)學校需加大宣傳力度,豐富教學形式
實踐是實施創業教育的關鍵,積極完善創業實踐教育,健全產學合作機制,加大在實踐創業教育的投入力度,推動創業實踐教育的體系化建設;實踐教育形式有創業大講堂、開展專家講座、學長講壇;邀請社會名企進校訪談、開展創業計劃大賽、學生創業類社團活動、創業知識普及、基本素質訓練活動等一系列實踐訓練。增加學生外出實習參觀的機會,激發學生創業的意識。加強校園宣傳力度,如固定的講座、創業類活動宣傳應具體到每個班級,確保更多同學了解到相關創業活動并加入創業活動中。
(2)豐富學生理論知識,強化創業意識
學生在進行創業之前,首先需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因此,在民族高校開設的創業教育需要充分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不能讓創業教育這門課程只是簡單的流于形式。在校大學生應根據自身所學專業性質特點學習相關創業課程,加強相關理論與實踐學習,結合自身能力,合理利用學校創業教育資源;其次還需要培養強化學生的創業意識,這就需要豐富學生的相關實踐經驗,如通過參與學校組織的相關創業講座、創業類社團活動、創業競賽等方式,提高自身的創業興趣及意識,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及自己個人實踐能力;最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創業教育進行系統性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創業的意識,讓學生對于創業有著深刻的理解,避免在未來的創業過程中出現手足無措的情況。
(3)樹立正確的創業觀教育
在此次調研過程中,對于創業教育,很多學生都存在著誤解,他們將創業競賽簡單的看成是一種創業教育。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通過創業競賽還沒有成為一種系統的教育體系,它只是對學生學習的一種檢測手段。很多大學生由于沒有準確的創業觀,缺乏正確的自我認知,在畢業后,過于盲目創業,眼高手低,最終導致了創業失敗。因此,教師在進行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樹立創業教育觀,培養學生正確的創業觀。首先,學生在進行創業之前需要有積極的創業思想準備,擇業是大學畢業的起點,而創業則是對人生的一種追求;其次,創業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學生在創業中需要具備信心和勇氣,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需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創業觀;最后,創業教育不能只是簡單的局限于理論知識,教師需要多給學生鍛煉的機會,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和創業能力。在創業的道路上,學生需要有正確的創業觀,才能在創業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好的促進民族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
五、結語
本文主要從民族高校發展創業教育的意義、民族高校創業教育研究文獻綜述、西南民族大學創業教育現狀及問題、民族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對策分析四個方面進行敘述。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探討民族高校的創業教育問題,對民族高校創業教育的現狀及問題提出建議。從通過發掘到的以上幾個問題的分析和探討,民族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阻礙以及局限性。雖然近些年來學校對于創業教育發展具有一定的成果,但是對于自身不足需要及時改進。只要這樣,民族高校在創業領域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國喜.民族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引導[J].當代教研論叢,2019(11):34.
[2] 董婷. 民族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引導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3] 馬廣成,劉博.我國民族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現狀及應對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8(01):38-39.
[4] 陳巧.民族院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4(21):152-154.
[5] 劉建岐. 內蒙古本科高校創業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基金項目:西南民族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課題 “民族高校創業教育現狀和發展對策研究——以西南民族大學為例”(項目編號:X201910656008)
作者簡介:鄧楊珍(1997-09-),女(苗族),貴州晴隆,西南民族大學,在讀本科,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