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玲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大環境下,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受到了教師的喜愛,并積極地運用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意識到純粹的灌輸式學習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合作學習慢慢進入課堂。本文主要探討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給學生帶來的益處以及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一些對策。
關鍵詞:語文;教學;合作學習
一、教給方法,養成良好習慣
合作學習,不教給學生方法,小組學習就會在嘰嘰喳喳的廢話中耗掉學習時間到頭來仍然是幾個優秀學生在發言,而其他同學并沒有參與到學習中,小組學習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這時教師如果能參與到學生的探討之中,和他們一起學習,并引導他們如何發表自己的見解,教給學生如何說出自己的觀點,和學生一起討論,逐漸培養學生發言的習慣和興趣。我在教學中經常采用分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學生對課文有較深的理解。
二、明確分工,各負其職
首先要組織合作小組。好的合作小組應保證每位成員都有參與的可能,這樣各成員才能促進高級思維技能,實現知識上互補,形成合作的社會行為和良好的個性品質。教師應采取一定的規則和要求形成不同組合的小組,按學習差異搭配,把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分配到一組,可形成幫帶機制,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按性別差異搭配,性別的差異必然會帶來知識組成的差異、認知方式和認知風格的差異,合作小組中既有女生又有男生,必然在交流過程中實現優勢互補,形成異性效應;按個性差異搭配,不同個性的成員可使合作交流不至于過于熱烈或過于沉悶,通過合交流,認識不同成員個性中的優點,幫助成員糾正自己個性中不利的一面。教師在教學中進行分組,可因時、因地、因人和主題而采取一種或多種形式。其次,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要被賦予特定的職責。如“小組長”要掌握小組學習的進程,安排發言順序;“記錄員”要記錄小組學習的過程和結果;“監督員”要監督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確認每位成員是否都完成了學習任務 ------ 為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讓小組成員定期交換分工。問題是學生認識活動的啟動器和動力源,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陶行知先生認為,兒童獲得了言論自由,特別是得到了問的自由,才能充分發揮他的創造力。如果小組合作學習時所要研究的問題不是學生所關注的,那么,很難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三、把握機會,巧妙設計
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需要出發,緊扣課程標準,目的明確,選好討論題目。問題設計內容要科學,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討論,因為討論不能代替獨立思考。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太容易,學生張口就會,看起來氣氛活躍,學生容易形成思維惰性。問題設計蒼白、難度很低或難度過高都不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有利于集體研究,促進討論學習,因此要精選問題,把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或趣味性、生活性的問題,或熱點性、規律性的問題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載體。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能引起學生在認知上產生矛盾和沖突的情境,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討論的熱情,使每個學生的高級思維得到發展。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很多,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可以采取這樣一些方式:討論、問答、辯論、對抗賽、互考互評、表演課本劇、書面交流、相互檢查等等。教師要根據具體內容選擇適當的合作學習形式,這樣才能讓學生充分“動”起來。如果課堂氣氛能夠被點燃,學習效果就會更明顯。合作學習應該是一種綜合性學習活動,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最合適,不僅要看具體內容,還要注意了解學生實際。教師要注意在班級中扶植一批學習積極分子,讓這些學生成為合作學習的具體組織者。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調動全員學生參與到合作學習之中。
四、發揚民主,營造良好氛圍
在學生遇到有爭議的學習內容或教學的難點設計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分成正反兩方的辯論賽讓持相同觀點的學生自由組合成“知音組”。學生就會在辯論中明晰正誤。一場場別開生面的辯論中,學生之間既會有緊張激烈的辯論,又會有相互間的尊重與理解,課堂氣氛會緊張而又其樂融融。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學生的爭辯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而爭辯質量的高低則取決于學生合作效率的高低。具有相同和相近觀點的學生一起合作學習,會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激活所有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整體認識水平。如我教學口語交際《開卷是否有益》時,讓學生先組成“知音組”,再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最后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學生為了在辯論會上贏取對方,會想方設法收集相關的資料,這個收集信息的過程,就是自然的分工過程,也為課堂的合作學習奠定了基礎。課堂上個個胸有成竹,一場別開生面的唇槍舌斗開始了。如:正方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就會增長知識。愛迪生不就是一個例子嗎?他讀了很多書,從中得到了啟發,又進行了大量的實踐,才發明出來電燈。反方:多看書確實有好處,但現在很多青少年因為讀了很多書,被那些不良書刊污染了心靈,染上了不良惡習,導致最后走上犯罪之路。他們從課外補充資料中,汲取了營養,在觀點的碰撞中實現了認識的提升,情感的升華,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合作精神。這次辯論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口才,還使學生對事物有了全面的認識。
總之,在我們日常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合作學習的開展,在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合作學習內容的整合,在合作形式的多樣性方面要進行適當選擇,在合作學習的適合性方面要做好準確把握。只要組織得當,合作學習就是課堂教學的法寶。木連木成林,人聚人成眾,合作學習必將造就課堂教學的眾志成城,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