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晶晶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我國的教育事業在近些年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教育的水平直接影響到國家的發展水平,因此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投入不斷的加大,社會各界對教育也抱有很大的關注。社會發展的形勢是在不斷的變化的,同時教育也需要根據社會的發展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使教育適應社會的發展,并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這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目的。從高校的數學教學改革與創新上來看,總體上教學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也暴露中了一些問題,需要重點解決。本文主要針對目前高校數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進行研究,希望能夠促進高校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
目前在國家的發展建設中最稀缺的資源就是人才,因此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是目前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標。高校的教學水平對人才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在當前發展趨勢下,高校想要培養高質量人才,就需要從提高教學水平入手,對現有的教學模式以及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提升人才培養的水平,提高人才的質量,實現高等教育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高校目前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從目前高校的數學教學的開展情況上來看,普遍缺乏創新性,在教學的觀念以及手段方面都有一定的滯后性,落后于時代的發展,學生在課堂中,很難提起興趣。另外高校數學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復雜性,相比高中數學,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這進一步加大了教學和學習的難度,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目前的高校數學教學需要進行突破,充分發揮教學改革與教學創新的作用,提升高校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高校數學教學的滯后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有關教學內容的安排,目前高校對教學內容的規劃,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傳統教學內容的繼承,很難看到教學內容上的變化。導致高校的數學教學始終處于落后的狀態,無法與現代教育以及現代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另外就是教學方法的滯后性,高校在數學教學的實施上,大多重視理論性知識的教學與培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論性的知識,但是卻缺乏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在教學的方式上也存在單一枯燥的問題,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發揮,課堂教學的氣氛也比較的嚴肅。這些因素導致了高校的數學的滯后性,限制了高校數學教學的發展。
二.高校數學教學改革創新的措施
在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趨勢下,對高校數學進行改革創新已經勢在必行,只有將高校數學教學的改革創新有效的落實,才能促進高校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從而提升學生的素質,另外高校數學教學的改革創新對其他學科改革也有重要的借鑒作用,對提升高校的整體教學水平也有重要的意義。
2.1從人文素養的角度進行改革創新
高校數學教學改革創新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提升學生的素質水平。因此高校數學教學的改革創新需要從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角度出發,才能保證高校數學改革創新方向的正確性。簡單來來說就是在改革創新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將人文素養的培養作為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教學改革的方針以及手段都需要圍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來進行,在明確教學改革方向的基礎上對教學的模式進行創新,實現學生知識素養與人文素養的雙向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系統化的教學方法,才能實現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目標。
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要逐步的進行滲透,從而提升人文素養培養的效果。目前高校的數學教育的理念與方法都來自于教學大綱,在教學大綱中也提到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實現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因此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對人文素養的培養不斷的滲透,使人文素養培養的教學任務在數學教學中得到有效的落實。為了提升教學的效果與人文素養培養的效果,教師需要將人文素養培養的內容與教學的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多個維度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為了保證人文素養培養的效果,好需要有相應的考核機制作為教學的保障。這也是實現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必須要建立的機制,需要將人文素養培養的內容納入到考核的機制,并且需要考核機制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教學考核需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基礎知識的考核,一方面是人文素養水平的考核。
2.2基于學生的特點進行數學教學改革創新
在高校數學的教學改革創新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相關的制度以及措施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而決定能否有效落實的關鍵的就是相關的制度以及措施的制定需要依據學生的特點以及現實的教學情況,才能讓制度以及措施具有可實施性。從目前高校學生的特點上來看,學生的個性普遍比較鮮明,精力也比較旺盛,樂于接受新鮮的事物,且高校學生的思想也較為成熟,對事物有自身獨特的看法。因此高校數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就需要從學生的這些特點入手,尊重學生個性,對教學的模式進行調整,在此基礎上對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只要這樣才能保證相關的改革創新方案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才能讓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提高教學改革創新方案的可實施性。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改革創新中去,提高高校數學教學的水平,促進高質量人才的培養。
2.3立足教學內容進行教學的改革創新
高校的數學教學改革創新的基礎是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明確,對科學合理的進行課程的規劃。教師需要充分的研究教材的內容,并結合當前的教育發展的趨勢對課程進行篩選,通過保證課程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促進對學生的培養。從教師教學的角度上來說需要保證教師在課堂中的掌控力,因此對教材的選擇需要充分的契合教師的教學,在課程內容的規劃上,需要保證學生能夠全面的掌握知識,科學合理的進行內容的規劃。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尊重認知規律,讓問題的設計具有合理性,既能激發學生的思考,也能起到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另外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教師應該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的知識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
總 結
高校的教育需要根據時代以及教育的發展趨勢,不斷的調整教育的方針以及理念,才能讓高校的教育在社會的發展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的數學教育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需要進行大膽的改革創新,促進對學生的培養,對提升高校的整體教學水平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羅靜彥.高校數學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J].黑河教育,2015(01):84.
[2] 胡冰.高校數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黑河學刊,2012(08):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