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正 陳曉麗


摘 要:通過對廣西某高校的部分農村大學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廣西高校的農村大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重視程度還不夠;在大學的生活適應方面,還有相當比例的被調查者對大學生活不滿意或過得不充實;人際交往方面還有少部分宿舍關系不融洽,有40%同學反映出現過人際交往弱勢心理狀態;在專業認同與學習、情緒情感和認知等方面也還存在諸多問題;心理問題求助意識和應對技能還不足。
關鍵詞: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心理建健康現狀
促進廣西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常規工作,尤其是一些特殊群體,需要特別關注。[1]為了了解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對廣西某高校的2587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視現狀
為了了解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是否應該引起重視”和“是否有必要學習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兩個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大學生心理健康是否應該引起重視”題項的統計結果顯示94.4%的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認為“需要認真對待”,4.6%的認為“無所謂”,還有1.1%的回答“根本不用在意”。“是否有必要學習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題項中,52.3%的被調查者回答“非常有必要”,40.2%的回答“有必要”,4.8%的回答“無所謂”,2%的回答“不太有必要”,還有0.7%回答“完全沒有必要”。可見絕大多數廣西高校的農村大學生都重視自身心理健康問題,但還有少部分不夠重視。
二、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現狀
通過調查發現,63.6%的被調查的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比較健康”或“非常健康”,32.3%的同學“一般,有時會消極”,還有4.1%的同學“不太好,經常感到郁悶”。
(一)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的大學生活適應現狀
“您對大學生活的滿意程度”的題項統計結果顯示,只有46.2%的被調查的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對大學生活感到“滿意”,還有29.2%對大學生活“不滿意”,24.7%的對大學生活“沒感覺”。在關于大學生活充實程度的題項調查中,只有79.6%的大學生感到過得比較充實或很充實或新鮮有趣,14.2%的感覺“無所事事”,6.2%感到“郁悶無聊”。
(二)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人際交往現狀
通過調查發現,廣西高校大學生的宿舍人際關系整體不錯,但還有4.1%的被調查者反映“不融洽,寢室成員之間摩擦很多”,1.7%的反映“不是特別融洽,感覺被孤立了”,具體見表1。另外,調查顯示有40%同學反映出現過人際交往弱勢心理狀態,如人際交往退縮,消極,敏感,很難與人溝通,與異性溝通更加困難;或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聽取別人的意見等。
(三)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專業認同與學習現狀
調查顯示,廣西農村大學生專業認同及學習狀況不容樂觀,只有17.5%的大學生回答“很滿意,就是我第一志愿,學習很順利,開心”,具體見表2。在專業學習壓力方面,6.4%的被調查者認為“幾乎沒有壓力”,70.7%的認為“偶爾有壓力”,17.7%的認為“經常有壓力”,5.2%的認為“一直都有壓力”。另外,調查還發現高達49.2%的被調查學生出現過學習焦躁心理狀態,如精神緊張,把不嚴重的問題放大化過于擔心,常有壓抑感,對外界反應有極端化傾向,焦躁不安,想找人發泄等。
(四)大學生的其他心理健康現狀
在對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心理健康其他方面的調查發現,有15%的被調查學生認為自己內向,66.8的認為自己處于內向和外向之間,17.5認為自己外向。
在情感挫折心理狀態方面,調查顯示20.6%的被調查大學生回答出現過情感挫折心理狀態,如因愛情出現曲折而產生過分強烈的情緒并走向消極狀態,且久久不能自我調節。在認知方面,29.9%的被調查大學生出現過“過敏性”認知反應心理狀態,如對事物的認知反應過度,做出放大的超乎常人認知判斷而自己又深信不疑。
三、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心理求助意識與應對技能現狀
任何一位大學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掌握一定的心理求助意識與應對技能至關重要。然而,調查發現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心理問題方面的求助意識與應對技能都有待提升。在“遇到心理問題時向咨詢師求助意愿”的題項中,9.6%的被調查者回答“會第一時間去尋找咨詢”,56.5%回答“一般不會去”,4.3%回答會“絕對不會去”,29.6%回答“如果壓力太大會選擇去”。在應對負面情緒方式方面,74.6%的被調查者會選擇“轉移注意力”的方式,28.8%的會選擇“發泄內心不滿”的方式,14.7%的會選擇“一直壓抑著”的方式,75.9%的會選擇“自然調整”的方式。
總之,還有少部分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對自身心理健康重視不足,整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應對心理問題的水平都有待提升,需要各高校要重點關注。
參考文獻
[1] 劉陽.廣西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與對策[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25(02):300-303.
作者簡介:周朝正(1985.10—),男,彝族,云南楚雄人,百色學院,講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方向:教師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
陳曉麗(1984.9—),女,彝族,云南楚雄人,百色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學、大學生心理健康。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廣西高校農村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KY2016LX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