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靜文
摘 要:人力資源統計工作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組成部分。現階段,全球經濟呈現出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事業單位現代化管理制度也日益完善,迫切要求事業單位能夠建立科學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完善人力資源統計工作。文章就如何規范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統計工作進行深入探討,并提出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人力資源統計;事業單位;現代化管理
引 言
統計學需要縝密的思維,對于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說,如何根據職工群體的特點,合理將他們放置在不同的需要層次中,是考驗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艱難任務。人力資源統計是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和配置的基本手段,也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在以人為本的新經濟時代,科學化、精細化和規范化的做好人力資源統計一體化是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
一、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現代人力資源統計強調以人為本,關注對象主要是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配置,開發利用以及其他勞動現象,是事業單位進行科學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人力資源統計將員工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的統計,并根據統計情況對員工進行合理的安排,對于實現員工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人力資源一體化是借用經濟一體化概念中的一體化含義并加以演化而來的一個概念,所謂一體化管理不僅包含人員的合作,各部門間分工的協作,也包含部門與部門間的無障礙溝通、信息資源共享等方面。基于此種理念,“人力資源統計一體化”可以做出以下詮釋:
人力資源統計一體化是指在特定區域內,一個經濟組織為實現其共同的目標,通過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相互分工協作,信息資源共享互通有無,信息流通順暢,促進管理升級的一系列舉措。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人力資源統計數據,可以反映事物的各個方面及其發展變化的整個過程。利用這些統計數據,進而界定、統一人力資源的范圍、統計口徑和方法,提高人力資源統計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科學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了解人力資源的現狀和供求狀況,客觀地反映人力資源的數量、結構、投入、配置狀況及其發展趨勢和規律。由于人力資源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復雜性、不確定性和難以量化,使得對人力資源價值計量的難度遠遠超過物力資源。
二、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統計工作的現狀
(一)與單位實際需求脫節
由于我國已經邁進市場經濟的特定階段,許多事業單位的相關部門的人力資源統計數據,并沒有升華到與單位實際需求相聯系的境界,沒有主動定時或不定時地為單位的人才現狀和未來的發展提供統計建議和分析,沒有完全實現統計該有的職能。
(二)管理體系有待創新
大多數事業單位尚未建立專業的統計系統,日常的統計工作沒有得到更廣泛的延伸。統計人員大多身兼數職,疲于應對日常各種事務,難以提高統計專業技能,沒能有時間深入思考相關的問題,沒能提出有效的統計建議,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職能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
(三)管理理念有待轉變
目前,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本的管理工作中,人力資源的一體化建設已成為重點工作。由于缺乏市場機制的調配和引導,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表面化嚴重,更傾向于“行政管理”,是一項服務于“身份”的管理工作;沒有將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從行政中解脫出來,沒有轉變“用人”是為了單位實際需求而不是單純的國家用人的管理理念。
三、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統計一體化管理策略
在事業單位統計工作基礎上,以人為本構建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建設良好的人力資源統計工作體系
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是一個相依相靠、相輔相成的關系,各部門之間要相互制約和相互配合,最終實現這一體系的正常運行。在編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單設人力資源統計工作職位,其工作職責主要是基于數據統計和日常信息收集,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支持職位,為單位管理服務。保證該崗位員工的統計專業素質,實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對于人力資源統計工作,必須有相應的獎懲機制。對于完善數據庫基本信息、積極收集齊全員工各方面信息,對工作認真仔細、提出有效統計咨詢和建議的員工,要給予獎勵;對于工作馬虎、統計數據經常出錯、違反相關制度泄露統計信息的員工,要予以懲罰。
(二)調整和改善人力資源的供給架構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宏觀的調控及行政部門的正確引導。事業單位對人力資源的架構加以綜合評估并合理的調整是十分必要的。提高人力資源統計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科學性,可以有效了解人力資源的現狀和供求狀況,以便對員工進行及時調整和改變人員的配置,對事業單位及時順應時代發展做出好的保障。當下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重點,首先應調整和改變人力資源的“供給”架構,根據本單位實際的人才需求狀況和市場化對人才的導向,保障本單位的人事資源架構符合國家的行情及經濟發展的需求。
(三)建立有效的評估機制
建立并加強人才交流管理和人力資源培訓的評估機制,可以保障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健康有序發展,增強事業單位的綜合競爭力。事業單位對人力資源的管理應采取集約的管理模式,即注重投入與收益的比例。事業單位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設立專項的運作資金,并將其納入財政的預算中,并對專項經費進行考核評估,建立全面高效的人力資源開發運行機制。
(四)強化人員管理與培訓
人力資源統計工作人員的素質決定了統計數據的真實有效性,因此提高人力資源統計工作人員的素質十分重要。一方面需要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特別是當前事業單位的員工逐漸增加的情況下,人力資源統計人員的壓力逐漸增加,因此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工作責任感和工作效率十分重要,這樣可以保障數據的有效性和真實性,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統計工作的職能。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作為人力資源統計工作人員需要掌握相關的統計知識,同時還需要對所統計的數據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整合,發揮出人力資源統計工作的職能。事業單位需要注重對人力資源統計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另外作為人力資源統計人員也需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對于統計的相關知識和術語,以及統計工作的經驗也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逐漸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統計工作的質量。
小 結
人力資源在我國事業單位綜合發展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事業單位綜合管理的核心內容,人力資源的統計工作是進行高效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不斷完善和加強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應以規范化、精細化人力資源統計為前提,依托高效科學的人力資源統計,從戰略視角完善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工作,提升單位核心價值力量是實現事業單位科學、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 朱學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統計工作的基礎性作用分析[J].經貿實踐.2017(23).
[2] 孟楠.統計工作對于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J].人力資源管理.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