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瑞英
摘 要: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科技作為重要的生產力資源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科技與現實生產銜接的過程中,如何加快促進科研成果落地是實現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途徑。本文圍繞這一議題進行了探討,對當前農業科研成果轉化和落地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論述了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的主要模式,并提出了加快促進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的措施,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農業發展;科研成果轉化
1、引言
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產業發展暴露出農產品價格競爭力弱、品牌競爭力不強、農業產業融合度不高等多方面問題,為了加快解決農業發展中的痛點和難點,除了從發展機制方面進行優化以外,還要加大農業科研創新的投入力度,利用農業科技自足創新水平來引領和支持農業現代化的轉型升級,實現農業產業提質增效的發展目標。農業科研成果的轉化是發揮農業科技生產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農業現代化發展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政府部門及從業人員必須加快突破原有產業鏈條上各個環節的瓶頸,加強科研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精準對接,促進農業科技創新成果順利高效落地。
2、科學技術是不容忽視的生產力
如今的社會經濟已經進入到全球化時代,無論對于國家還是對于農業產業,只有具備了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才能在全球市場中處于有力的競爭地位,只有擁有了重要的自主知識產權,才能更好地引領社會和產業健康發展,才能有效把握住發展的重要機遇,迎接更多未知挑戰。保障糧食安全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因此,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是我國農業科研單位和科研工作者永恒的使命和課題。
3、農業科研成果轉化和落地過程中的問題
3.1農業科技成果的質量問題。農業科研成果的質量高低主要體現在科研成果轉化現實生產力的可行性方面。目前,在農業科技研究和創新過程中仍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這些因素或問題直接影響到最終農業科技成果的質量。主要包括農業科研課題的選題、科研課題的審批、科研課題的研究三個方面。農業科研課題的選題存在被動選擇的問題,如很多地區在農業科研課題申報工作中是圍繞政府劃定或主導的范圍來進行課題選擇和申報的,這從某種程度上是偏離了市場主導機制的,存在更多的人為主導因素,在這種課題選題和申報背景下,農業科研成果也會與實際的市場需求需求相脫節。在科研課題的審批環節缺乏科學嚴謹的程序以及完善的評價審核指標,未對課題的未來技術價值和經濟指標進行嚴格把關,導致科研課題審批流于形式,遇到現實生產實踐的檢驗就暴露出各種問題,偏離了農業科研創新的初衷。另外,在科研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農業科技成果只停留在或適用于實驗階段的問題,在研究中只注重基礎理論,而缺乏對產業擴大化應用的實際考量,導致農業課題研究成果與現實生產實踐想脫離,難以將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為農業生產力。
3.2農民群眾對農業科研成果缺乏迫切需求。農民群眾是農業科研成果的應用者和受惠者,因此,農業科研成果的落地需要與廣大農民群眾緊密聯系。如今,很多農民群眾對農業科研成果缺乏迫切需求,一方面,農民群眾經濟實力有限,在面對新的科研成果時擔負經濟風險的能力弱,因此思想上因循守舊,面對一些成本投入較高的農業新科技時,消極被動。第二方面,農民群眾因自身文化功底弱的原因而造成接受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能力較差。農村地區的群眾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對農業科研成果的知識技能理解掌握力弱,接受程度慢。第三方面,農村地區存在分散種植模式,相鄰的田間地塊存在不同品種的混雜種植,這種分散種植和分散經營的模式不利于科研成果的大規模應用。這些問題和因素都對農業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造成不利影響。
3.3農業科研成果推廣體系不健全,農業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利用。農業科技成果與農民群眾之間的距離仍舊較遠,農業科技成果在較快的時間內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農業科研成果在時間成本上的浪費。農業科技推廣人員隊伍的技能素質參差不齊,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推廣技術人員的優秀人才數量匱乏。另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需要持續的經費投入,目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在資金方面仍舊存在短缺的情況,經費投入的持續性不夠直接影響到農業科技成果的落地利用效果。
4、加快促進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的措施
4.1優化農業科研管理機制,提高農業科研成果質量。農業科研管理機制應圍繞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不能偏離了農業生產實踐而進行科研,避免落入紙上談兵的陷阱。在農業科研課題立項時,政府部門應進行實際且廣泛的調研工作,圍繞地區的農業發展和農業生產的實際問題來進行立項,避免農業科研課題研究與農業生產實踐想脫離。在農業科研課題及項目審核驗收的過程中,應完善驗收標準和驗收制度,不僅體現出科研專家的作用,而且要體現出生產實踐和農業市場的作用,切實以是否增產、是否增收、是否解決了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是否讓農民群眾滿意作為課題和項目驗收的重要標準。通過不斷優化農業科研管理機制,規范農業科研課題研究工作,提高農業科研成果質量。
4.2刺激農民群眾對科研成果的需求。針對農民群眾經濟實力不足的問題,制定和采取相應的扶貧惠農政策,引導廣大農民群眾采納農業科研新技術新成果。積極拓展農業資金渠道,采用小額貸款、保險公司擔保、農業科技公司和農戶結合的方式為農民群眾提供更多的資金來源,免除農民群眾的后顧之憂。針對農民群眾自身知識技能等綜合素質水平較低的狀況,通過組織業余學校、專業培訓等方式加強對農民群眾的基礎教育,提升農民群眾整體素質。建立互幫互助農業合作社,從當地農民中選拔一批優秀的年輕骨干,集中進行培訓,提高接受農業科研新成果的思想意識水平,習得先進的農業技術技能,帶領更多的農民群眾接受農業新技術,推動農業科研成果落地。
4.3加大推廣經費投入,完善推廣體系。農業科技推廣和知識普及與農業科技創新同樣重要。一方面,應加大農業技術推廣的經費投入,確保農業推廣工作持續高標準的開展。尤其應保障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經費,通過設立農業技術推廣專項資金,嚴格落實好國家相關政策文件,確保農業技術推廣資金投入,為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開展奠定前提保障。另一方面,穩定壯大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隊伍,提高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綜合素質。鼓勵和吸納農業類高等院校的年輕優秀畢業生加入到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隊伍中來,積極補充基層農技推廣人員隊伍。實施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定期知識技能更新輪訓計劃,組織舉辦和開展基層農技推廣標兵評選活動,督促基層農技推廣人員主動學習、積極進取,推動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應提高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加強農業生產技術推廣、農業機械推廣以及農業知識普及推廣工作協同,促進農業科技推廣體系日益完善,精簡推廣流程,提高推廣效率,使農民群眾和農業科研成果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5、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加快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十分重要的,政府部門及從業人員應從問題著手,采取科學的策略,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落地,使農業科技成果成為地區扶貧惠農的重要力量,推動我國農業產業邁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 當前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調研分析,柏宗春,孟洪,李夢涵,等,《農業科技管理》,2019(05)
[2] 農業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的思考,呂迎春,樊廷錄,湯瑩,《農業科技管理》,2019(02)
[3] 新形勢下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之思考,王文娟,劉鳳芹,《農業科技管理》,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