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青山
摘 要:本文對油茶的種植進行了簡單介紹并對油茶的種植價值以及當前的產業發展現狀繼續努力分析,對高產油茶產業示范園的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油茶;產業示范園;效益
引 言
油茶為山茶屬,別名茶油樹、茶子樹、白花茶,常綠小喬木,因其種子可榨油而得名,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1]。油茶是我國的重要經濟作物之一,對于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生態建設均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如何提高油茶產量成為了當前油茶產業中十分重要的問題,本文針對高產油茶產業示范園的建設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為油茶種植產業的發展起到一些促進作用。
1.油茶的栽培種植及其意義
油茶樹的種植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多生長于我國南方亞熱帶地區以及高山丘陵地帶[2]。油茶有著極高的經濟價值,油茶籽含油率為51%,出油率為在29~32%,與油菜籽相接近,一粒油茶籽出油可相當于100~545粒油菜籽。從油茶籽中產出的茶油是一種純天然綠色食用油,包含油酸、亞油酸等多種營養物質,其儲存時間較長,是優質的食用油之一。茶油還可以在工業生產中進行使用,用于潤滑油、防銹油的生產,還可以用于護膚化妝品等的制作。茶油果榨油后的茶枯餅可以用于提取茶皂素、制刨光粉和復合飼料,還可以作為肥料用于改善農田蓄水能力和防治害蟲。茶油果皮可以提取糠醛 、鞣料和活性炭等物質,也可以做為提制栲膠的原料。此外,油茶樹的種植還能夠起到調整當地生態氣候,降低環境溫度、保土保肥等作用,還能夠促進蜂產品生產發展。
油茶的年量產十分可觀,大齡油茶樹每年每株可產1000~3000個油茶果,總重量在100kg以上,每公頃可收8325~30000kg,每果內含油茶籽1~8粒,平均千粒重716g,按照40%的出籽率每公頃可收油茶籽3300~12000kg。根據相關資料統計,我國的油茶種植每畝產油量在40~75kg左右,市場價值達到3000多元,全國每年可以產生5000多萬的經濟效益[3]。且當前我國油茶產業仍處于上升階段,油茶市場也在持續拓展,油茶產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2.油茶產業發展的現狀
在當前我國油茶產業價值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油茶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全國多地相繼進行了大面積的油茶種植,并制定了相應的油茶產業發展規劃,積極引起油茶生產新技術、新標準,推動油茶種植的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不過在當前我國油茶產業的發展中也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油茶品系選擇不當,所選用的多是普通油茶品種,良種率降低,進而導致油茶林質量降低,產油量和油品質量較差;部分地區在油茶種植上沒有做好林地準備工作,導致種植地位置選擇不合理,土壤理化性質不良,無法滿足油茶的生長需要,從而導致了油茶樹成活率較低,長勢較差;部分地區盲目追求油茶樹數量,但后期的撫育、水肥管理措施不到位、資金不足,也大大影響了油茶的生長生產質量;部分地區的油茶種植缺乏良好的專業技術指導,油茶林種植者缺乏種植和生產經驗,對油茶種植不夠重視,栽培撫育過程沒有按照相關標準規程,導致了油茶種植的質量較差。
3.高產油茶產業示范園建設技術
針對當前我國油茶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可以通過建設高產油茶產業示范園的方式進行改善,具體措施如下。
3.1合理選擇產業園位置和規模
在高產油茶產業園的建設上,要根據油茶的生長特點科學選擇地理位置。油茶樹適宜在海拔500m以下,坡度緩和(傾斜度<25°)避風、向陽的位置,選擇侵蝕作用弱、土層深厚的酸性高腐殖質土地,并保證土地具有良好的通氣性、保水性與排水性。在氣候方面,油茶樹喜暖怕冷,要求年平均氣溫16~18℃,花期時平均氣溫為12~13℃,且陽光充足,年降水量要求在1000mm以上,花期降雨不可過多;適宜在坡度緩和、侵蝕作用弱的土層深厚的酸性土上種植。在選擇產業園位置時應當盡量考慮、滿足上述條件,如無法滿足則應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改善。
還結合當地的生態、氣候、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進行統籌規劃布局,要結合實際資金投入對種植園規模進行有效控制,根據資金及其他條件做好產業園建設規劃,保證從產業園建設到油茶種植栽培、種植管理,再到油茶收獲的過程中不會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保障各項種植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避免因后期資金不足而出現種植管理不到位、收獲不及時等問題的出現,最大程度上保證油茶的種植效益。
3.2優良選種,做好種植管理工作
在油茶的種植栽培上,選擇優良品種能夠為后期的種植管理以及油茶收獲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油茶品種的選擇上應當選擇I、II級合格良種嫁接苗或者容器苗,保證多選擇的幼苗為有“四證一簽”的經過審定的良種,容器苗的接穗也應為優良品種。種植前一年的夏、秋季節進行土壤深翻,做好整地工作,采取插條或者嫁接的方式來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扦插育苗宜在夏季進行,控制株距。
在油茶栽培后要注意做好種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1)幼林撫育。油茶種植前3~4年每3~4月進行一次除草和松土,并根據幼苗長勢進行擴穴;幼苗生長至0.6m時每年12~3月進行一次進行修剪,按照“去弱留強”的原則保留4~5枝發育良好的枝條;幼林施肥以氮肥為主,復合肥為輔,根據天氣情況決定具體澆水量。(2)成林撫育。做好修剪、松土工作,每年夏季進行全面除草,每兩年進行一次秋季中耕疏松土壤;成林施肥以氮肥為主,開始結果時需加施磷肥和鉀肥,盛產果前期可施加復合肥。(3)病蟲害防治。針對油茶種植中常見的炭疽病、軟腐病、藍翅天牛、象蟲、金龜子等,利用多種手段進行綜合防治,包括營林防治、化學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
3.3加強技術支持,推動油茶種植新技術的成果轉化
針對部分油茶種植戶種植技術、經驗不足的情況,當前農業部門以及相關部門要做好對其的技術支持工作,通過組織種植農戶開展油茶種植技術講座、培訓班,開展科技下鄉、服務 “三農”等活動,為油茶種植戶提供技術咨詢服務,針對其種植情況進行實地指導等措施,有效的解決農戶在油茶種植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其次,相關部門還可以與當地研究院、高校等機構進行合作,推動油茶種植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通過在高產油茶示范園中進行小規模試驗,在證明相關技術獲得良好效果后進行大范圍推廣,從而有效的促進油茶種植新技術的成果轉化,為當地的油茶種植提供更好的保障。
3.4推動油茶種植產業鏈建設
當地農業部門及相關部門要在高產油茶產業園建設的基礎上推動當地油茶產業鏈的完善,通過對油茶育種、油茶種植、油茶產品加工、產品銷售等環節進行全面科學的布局,使當地的油茶種植產業能夠有效的獲得收益,充分發揮油茶產業推動當地經濟效益發展的作用,進而促進當地油茶產業的規模擴大、集約化生產,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潛葛科. 油茶豐產栽培技術及經濟效益分析[J]. 自然科學:文摘版, 2016(2):85-85.
[2] 李玲玲. 油茶種植前景與營造林技術[J]. 鄉村科技, 2019(22):80-81.
[3] 胡永寧. 油茶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及經濟效益分析[J]. 中國林業經濟, 2017(6):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