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
摘 要:本文從論述目前我國品牌在全球的實力與居全球第二位的經濟體量身份不匹配的客觀現實,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品牌建設的“三個轉變”背景出發,然后分析了品牌建設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一些推進我國品牌建設、更好的實施品牌戰略的建議。
關鍵詞:中國制造;品牌建設;經濟轉型;品牌強國;品牌戰略
一、我國企業品牌建設的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四十年的發展,中國制造的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中國產品的質量和功能在世界上取得了較大進步,有的產品甚至已經達到領先水平,但中國的品牌還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美國財富雜志2018年評選的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有120個,美國企業占有126個;但是由世界品牌實驗室[1]評選的世界品牌500強中,中國品牌只占有38個,美國品牌占有多達227個。而自2010年起,我國經濟體量就已經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2]。這表明我國的品牌實力與經濟體量是不匹配的,也證明我國是一個品牌弱國。
2014年的5月10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中國品牌建設的“三個轉變”[3]重要論述,他指出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三個轉變”重要論述[4]的提出為我國企業品牌建設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讓我們切身感受到國家對我國企業品牌建設的高度重視。
二、品牌建設的重要性
首先,品牌建設是有效實施品牌戰略的重要前提。
品牌戰略是為企業戰略服務的,品牌建設又是為品牌戰略服務的,所以品牌建設最終也是為企業戰略服務。把品牌建設融入到企業戰略中去,不僅是企業戰略管理的需要,而且還能為企業的長遠穩健發展貢獻品牌力量。
其次,品牌建設是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獲得競爭優勢的必經之路。
當今社會已經是物質極大豐富的社會,市場上同質化的商品非常多,只有那些有品牌的商品才有可能被消費者記住。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堅定不移地實踐品牌戰略,企業才能攫取品牌溢價,獲得競爭優勢。
再次,品牌建設是加強品牌無形資產管理,提高品牌資產價值的需要。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品牌資產已經成為企業資產中最重要的資產了,品牌建設就是為實現品牌資產的保值增值,進而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品牌溢價而服務的。
最后,品牌建設是提高我國企業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我國雖然是商品大國,卻是品牌小國,很多企業的品牌建設意識淡薄,這與提高企業現化化經營管理水平、與國際接軌的理念相悖。品牌建設是勢在必行,品牌戰略是大勢所驅,我國企業只有以積極的姿態迎接品牌建設的歷史潮流,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三、為提升我國企業品牌實力、推動品牌建設、更好的實施品牌戰略,現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第一、企業做好產品是品牌建設的基礎。
物美質優的產品是企業品牌建設的壓艙石,企業要發揚工匠精神,兢兢業業的去鉆研,認認真真的去做產品,只有生產出好的產品,企業才能贏得市場的信任,企業品牌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品牌的打造[5]不是一日之功,不可急功近利,需要長期而有系統的策劃。如果只靠廣告媒體宣傳,而不重視產品的品質,那么一旦消費者買了這種沒有達到預期質量的產品,最后反而會適得其反。
第二、企業除了要做好產品之外,也要做好品牌的設計、品牌的塑造、品牌的傳播、品牌的培育。
企業在練好內功的同時,也要練好外功。雖然過去有句俗話“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現代社會是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的社會,品牌如果不去傳播不讓消費者知道,消費者也很難去消費你、很難去購買你的東西。有關數據顯示:20%的國際知名品牌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這說明誰能夠打造出知名品牌,誰就能占據行業的制高點,所以說品牌的傳播、廣告的營銷也是非常重要的。品牌建設的前提是把產品做好,其次是企業怎么樣才能把這個好產品更好的傳播好,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
第三、建立企業品牌管理人才培養和培訓機制,補齊人才短板。
企業品牌管理關鍵要靠人才,而人才的獲得要靠教育和培訓,人才的缺乏恰恰是我國企業品牌建設的短板。為了補齊人才短板,應該從政府和企業兩個層面來抓好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從政府層面來看,政府應制定出品牌管理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出臺有關品牌管理人才培養的長期和短期規劃綱要,然后根據綱要再落實有關政策。從企業層面來看,企業應設立品牌管理的專職管理部門,并制定本企業品牌管理方案,為企業戰略服務,為了更有利于品牌專職管理部門的員工成長,企業也要聘請品牌專家為員工開展定期培訓。
第四、品牌建設要有戰略性、引領性和系統性。
我們知道品牌強則企業強,企業強則國家強[6],企業品牌建設不僅是單個企業自己的事情,也是國家的事情。品牌建設首先要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發揮好國家引領作用,品牌建設才會得到全社會的重視。同時,品牌建設也具有系統性,這個系統性表現在發揮好社會各界的力量。關鍵在于發揮好政界、企業界、媒體界、學界、研究機構、金融機構等的作用,營造出全社會良好的品牌建設氛圍,共同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推動中國品牌事業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張月梅. 市場上一個品牌,法律上一萬個商標[J]. 中華商標, 2019, 257(01):79.
[2] 朱高林.不要迷失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光環中[J].紅旗文稿,2012(07):26-28.
[3] 王世明.為國家品牌建設提供智慧支持——訪中國策劃管理指導委員會主席宋懿霖[J].商業文化,2018(06):48-51.
[4] 王世明.為國家品牌建設提供智慧支持——訪中國策劃管理指導委員會主席宋懿霖[J].商業文化,2018(06):48-51.
[5] 蔣作軍, 陳瑩琦, 何勝. 合肥中辰:品牌戰略提升競爭優勢[J]. 酒:飲料技術裝備, 2007.
[6] 高景遠. 鏈接品牌著眼未來[J]. 全國商情, 2014(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