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敏璋
摘 ?要:戶外活動是幼兒園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課程游戲化的不斷推進,教師對“游戲是兒童的基本活動”的理解越來越清晰,但卻因為游戲的不斷介入,對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時該有的體能鍛煉的把握越來越模糊。大周期鍛煉計劃的植入,并與幼兒園戶外活動有機結合,利用科學、有趣的方法,系統地為鍛煉對象制定一套合適的鍛煉方案,使幼兒園戶外活動更有實效性。
關鍵詞:大周期體育鍛煉;幼兒園戶外活動;有機結合
一、現狀分析
戶外活動是幼兒園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通過戶外活動有針對性地增強幼兒體質,讓幼兒達到該有的運動量,幼兒教師卻是比較模糊的,甚至不知如何下手。而在幼兒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往往重視游戲為媒介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并以幼兒動作技能的練習為重點,從而忽略了運動強度。因此,并沒達到增強幼兒體質的最終目的。練習某一動作,不能作為活動的最終目的或目標,它應該作為一種方式、一種途徑,最終應實現某些機能或能力的發展,真正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發展,得到有效鍛煉。為了讓幼兒能夠在科學的鍛煉計劃下進行身體鍛煉,大周期體育鍛煉計劃作為一個試用方法應運而生,并很自然地與幼兒園戶外活動有機結合。
二、大周期體育鍛煉的基本含義
大周期體育鍛煉是指以“倒數”的形式將全年鍛煉時間劃分為特定的階段,在特定的階段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特定的鍛煉,以達到提高幼兒水平的一種鍛煉方法。[1]
三、大周期體育鍛煉與于幼兒園戶外活動有機結合的價值
在幼兒階段,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是幼兒體育活動的重要目標,而且幼兒基本動作的發展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水平,因此,幼兒園體育活動要從總體設計出發,要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從走、跑、跳、鉆、爬、投、攀、平衡等各方面綜合考慮,制定適宜可行的活動目標,設計活動內容,制定每周的活動計劃,每天各有側重,以保證幼兒基本動作的全面發展,為幼兒的持續和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2]
幼兒體育活動就是通過對幼兒運動的指導,使幼兒了解自己的身體,學會巧妙地使用自己的身體,鍛煉提高體能,并發展意志,交往技能和認知技能,以及能富有創意地表現自己,促進情緒的成熟與社會性的發展。[3]各種體育活動組織形式都帶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所謂好壞優劣,關鍵在于能相互補充,相互配合,以求全面地實現幼兒體育活動的目標與任務,幼兒大周期體育鍛煉計劃就是一種集合各種體育活動組織形式的優勢,與游戲的形式呈現的體育活動組織形式。
四、幼兒園戶外活動存在的問題
(一)對戶外活動的組織缺少思考。對組織程序、時間分配、幼兒選擇材料、動作發展、運動強度與密度等方面較少思考,或者無法組織有效的體育活動,整個活動過程顯得較為混亂,幼兒處于放任自流狀態,從而導致體育活動流于形式,沒能起到鍛煉的效果。
(二)對戶外活動的定位有所局限。過于“游戲化”的現象,使得幼兒在特定時間里,運動效率低下,運動量不足的現象,體育活動失去了其應有的發展價值。
(三)對戶外活動的實施缺乏科學性。當前幼兒園體育可以說注意了時間的保證、形式的多樣和內容的趣味性,但是在運動量的控制、合理的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上缺少科學的設計和安排,在時間分配上出現“運動量不足”與“運動量過大”兩種極端,體育活動對促進和發展幼兒身心的作用難以最大化的實現。
(四)對戶外活動的開展呈現盲目性。幼兒園教師絕大部分都是學前教育專業畢業,體育專業畢業的教師進入幼兒園從事學前教育的極少,基層幼兒園更是幾乎沒有這方面師資。這使得體育活動的開展處于盲目隨意的狀態,表現出無層次、無挑戰、低效能等缺點。
五、大周期體育鍛煉與幼兒園戶外活動有機結合的實踐研究
(一)遵循幼兒發展的原則,樹立創新的實施理念
人對運動負荷會產生生物適應現象,使機體的能力產生不斷的提高。幼兒通過周期體育鍛煉使機體積極動員并協調的工作,在高度動員的情況下機體的心理和生理的潛能被大量消耗,機體會保護性地使幼兒的運動狀態下降,經過調整和恢復幼兒才能更好地繼續進行周期體育鍛煉。這種適應性機制、動員性機制及保護性機制的交替,外在是體能儲備鍛煉,技能學習鞏固與提高士氣,測查和恢復四個階段表現的。因此,整個時期分別對應準備時期、一般鍛煉期、興致高漲和恢復時期,我們把這一時期循環稱之為一個鍛煉的大周期。
專業運動隊的周期體育訓練計劃原則上分為三個時期:準備期、比賽期、過渡期。而我們幼兒大周期體育鍛煉計劃是根據其理論核心改造而成,同樣分為幾個時期,分別是準備期,一般鍛煉期,興致高漲期,恢復期。
運動周期中的頭一個時期被稱為“準備期”,從模型目標方法的角度看,更準確地應該叫做“基礎性訓練期”。我們在這個時期主要做體能儲備鍛煉,從不同方式、不同方法、不同的部分用不同的游戲以達到目標。這個時期主要是讓幼兒體驗這種鍛煉模式,不斷地進行體能游戲,由局部到整體,提高生理系統的功能在體能儲備的同時對幼兒大周期體育鍛煉計劃產生興趣,為下階段的鍛煉發展做好準備。負荷方面由中逐漸過渡到大或最大,負荷強度由小過渡到中。在具體的情況下,還需要綜合考慮可能影響這個時期長度的影響因素。確定這個時期的持續時間時,必須考慮的因素包括:幼兒每天積極主動參與運動的時間變化,幼兒每周心率變化的規律和幼兒對喝水量的需求。當這三個變量都已經超出當前設計的量,我們就可以認為幼兒需要進入下一個鍛煉階段。
1.一般鍛煉期:這個時期是教師為幼兒做分析以及調整鍛煉計劃的時期。主要是對上個階段的鍛煉進行小結,發現游戲設計方面出現的問題,幼兒在這個階段的運動狀態呈一個怎樣的變化曲線。這個階段主要是進行運動技術的提高和優化,同時開始耐力的訓練,每天都要有柔韌的練習,安排在熱身或者方式的階段進行。教師在這個階段設計的游戲要比第一階段提高一定的難點,讓幼兒可以根據第一階段活動的經驗進行組合使用,在不斷的難度挑戰中發展幼兒的弱勢能力以及進一步鞏固自身的優勢能力。
2.興致高漲期:這個階段是臨近學期結束的一個月,這個階段主要是利用前段時期營造的運動氛圍,進一步加大運動強度,增加一些需要幼兒思考以及大運動量的游戲,這個階段每一次的戶外活動可以只設計一個內容,讓幼兒在一定的時間內,利用自身的能力去解決問題以及進一步提高自身的運動狀態,也可以組織各種小型比賽,讓幼兒體驗比賽的樂趣,明白規則的重要性,為即將到來的測查做好準備。
3.恢復期:經過一個學期的科學鍛煉和一個月緊湊的興致高漲期,幼兒身心處于高度的動員狀態,身體不能長時間的繼續下去,這個時期身體要進行休整調節,為幼兒恢復和準備下一階段的鍛煉做準備。在這里,恢復期是指幼兒的寒暑假,這個階段幼兒恢復休整,因為幼兒跟專業運動員有著很大的區別,因此我們對這個階段不做任何布置和設計,只要求家長每周帶幼兒進行3-5次的體育鍛煉以保持運動的連貫性,為下一個訓練的大周期比賽做一個過渡。我們不能忽視這個時期,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前面聚集的能量在興致高漲期后會繼續的釋放,休息、恢復、調整就是將這些能力儲存的時期,如以前許多做不出來的動作難度,在這個時期會有提高。
(二)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制定科學的實施模式
大周期體育鍛煉計劃不像一般的鍛煉計劃那樣專門對某一項運動或者測試項目進行機械的訓練,更多的是零散的基礎動作,就好像制造一個精密的機械,需要一個一個零件精心地制造,我們幼兒大周期體育鍛煉計劃也是利用這個原理,在平時的鍛煉中將動作分解成各個部分,加以設計不同的游戲,在游戲中一步一步進行鍛煉。在平時的戶外活動組織中,教師會調動幼兒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興趣性,提高幼兒自由活動的能力。教師在活動指導中讓幼兒了解各種器材的功能,幼兒通過了解器材的作用和玩法,才有可能利用零散的經驗進行組織,從而發散思想發展新的玩法。
幼兒運動鍛煉階段性特征是通過許多連綿不斷的大小周期循環往復而變現出來的。每個月就是一個周期,其中每周就是一個小周期。在這些周期當中包括幼兒運動狀態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個階段的一個完整的鍛煉過程稱為一個鍛煉的大周期。我們幼兒園鍛煉的大周期是以期末測查是否到達廣東省一級幼兒園關于五大項目的測查標準為目標,以幼兒運動狀態發展過程階段性特征為依據而確定和劃分。
(三)重視幼兒發展的促進,展現高效的實施成果
1.在計劃制定方面,與其他體育鍛煉計劃的不同。其他的體育鍛煉計劃幾乎都是學期前制定了一個場地分布計劃或者是項目鍛煉計劃,然后整個學期甚至一個學年都按照這個安排進行鍛煉,中途不會有任何調整。而幼兒大周期體育鍛煉計劃是分階段設計的,每個階段都是對前一個階段的總結與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提高的過程。
2.在幼兒運動變量的統計以及分析方面,與其他體育鍛煉計劃的區別。其他的體育鍛煉計劃基本都是學期初和學期末進行一次數據測查,找出成績優秀的以及不及格的幼兒,部分還會對幼兒的成績進行評價和分析。幼兒大周期體育鍛煉計劃則是每一個階段都會對幼兒的身高體重、運動量、運動密度、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各項運動成績都進行統計以及分析,能夠從整理上看出幼兒運動狀態的變化規律以及進步的痕跡,也能從局部上發現問題,對幼兒的運動、身體發展情況有一個比較完整的把控。
3.在幼兒對體育運動的態度方面,與其他體育鍛煉計劃的差異。我們都知道戶外活動是很多幼兒園的難題,現在很多幼兒園都在找培訓機構進駐幼兒園進行培訓,為幼兒設計一些運動項目,最終的結果就是園所的教師永遠不會進行創新,永遠都在用別人的東西,而幼兒久而久之也會對戶外體育活動失去興趣,從而增加組織難度。關鍵原因就是戶外活動的模式不合理,教師由始至終都沒有一個改變的想法,沒有創新的能力,沒法帶動幼兒也進行創新,因此,慢慢地對戶外活動失去興趣,導致很多幼兒想方設法逃避戶外活動。而幼兒大周期體育鍛煉計劃即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方法。同樣的一種體育技能,我們可以拆分幾十個游戲,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有效的鍛煉,使更形式多樣化。教師在設計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拆分,不斷進行組合,幼兒也在鍛煉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到各種能力,隨著階段的提升,各種的能力就得以呈現。并在老師的帶領下,對游戲進行升級、改編,甚至創造。幼兒會一步一步地愛上體育活動,對于幼兒的身心發展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趨勢。
參考文獻: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梅崇鐵.?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J].學前教育研究,2016,8(65).
[3]王曉松. 對幼兒園體育活動的新認識[J]. 學前教育研究,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