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自余
摘 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在國企追求經營效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嚴格落實從嚴治黨、黨管干部的重大原則,能夠確保國有企業經營發展不會偏離中國特色社會方向;同時,還要進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結構,落實董事會職權,構建現代企業制度,這是當前黨和國家對深化國企改革的思路創新。鑒于此,本文對國企黨建與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國企;黨建;公司治理
引 言
國企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發揮的領導作用是一種政治領導,為國有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同時以“所有者”的角色參與決策,監督國有企業執行黨的方針政策,監督國企黨員依法守紀,協調各治理主體分工合作,使企業治理機制協同高效運轉。此外,黨組織在確保黨的領導前提下,依法維護企業董事會、經理層權利,對國有企業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推行經理層任職制、落實三項制度改革,真正轉變為市場競爭主體,具有重要意義。
一、黨的領導融入國企公司治理尚存的困境
(一)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的具體方式、參與程度尚不清晰
在現代企業制度中,公司法人治理機制是核心,公司章程被譽為企業內部憲章,雖然國有企業基本都完成“黨建進章程”工作,但實踐中,這種方式還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國有企業在公司章程中對黨建工作的表述,基本引用《黨章》《公司法》中的原則性規定,并沒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細則,黨組織參與企業治理的權責邊界不清、參與方式不明,導致黨組織參與企業治理這種方式形同虛設,在一片加強聲中弱化黨的領導、削弱黨的建設;抑或是黨組織全面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事無巨細都上黨組織會討論決定,造成決策流程冗長、決策效率低下的
問題。
(二)干部管理權限與董事會選聘經營管理人員的矛盾
黨管干部是黨領導國有企業的根本組織原則。公司制改革后,雖然在《公司法》以及公司章程均明確,由股東會選舉董事,董事會選舉董事長、聘任經理層人員,但事實上國有企業黨組織、經理層領導班子人員的任免、薪酬與考核普遍由上級企業黨組織決定。這種管理方式雖然有利于在源頭上抑制內部人控制,但對健全法人治理結構,落實董事會職權改革,帶來一定的障礙。
二、幾點建議
(一)對“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過程中的建議
在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過程中,部分國有企業上述人員構成高度重合,普遍將黨委會、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統稱為決策會議,通過套開形式實現“一會多議”。此種情況,雖實現了決策高效,但難以發揮各治理主體不同作用,在決策責任上也難以區分。在改革實踐中,“雙百企業”廣東輸變電公司進行了有益探索,在領導體制設計上,董事長、總經理及負責黨內工作的領導人員進入黨委,其他董事、經理層人員不進黨委;在制度保障上,根據各治理主體的權責界面,細化黨委會、董事會及專門委員會、總經理辦公會的議事規則,確保各治理主體間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
(二)構建國企黨委參與企業重大事項決策機制
依據《黨章》《公司法》等法規,把黨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內容和程序寫入企業章程。凡屬企業重大問題,決策前須經黨委集體討論,在董事會、經理層決策中發揮監督保障作用;決策形成后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群眾推動決策高效實施。國企黨委參與的重大決策涉及企業人、財、物等多個領域,涵蓋企業改革發展、生產經營、企業黨建等各個方面,是黨組織發揮核心作用的重要途徑。確保黨組織參與重大決策既不變成“陪襯決策”,又不以書記個人參與決策代替黨委集體研究討論,就必須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將黨組織參與重大決策的程序和步驟規范化、制度化。
(三)推進公司治理規范化、法治化
一是根據混合所有制企業功能、行業、層級等個體差異,以及股權結構、產業質態、發展階段等個性特征,探索不同類型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的設置方式、職責定位和管理模式。對于國有資本控股、相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對于國有資本參股且具有實際控制力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參照國有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對于其他參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在職工群眾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參照非公企業開展黨建工作。三是完善企業“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推進依法決策。細化決策范圍、決策事項、決策權限,切實落實黨組織監督職工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法律審核、集體決策等決策程序,同時建立健全違規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強化決策責任的剛性約束。四是規范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管理制度,推進依法管理。發揮黨組織在工程建設、投資融資、改制重組、對外擔保、產權流轉、物資采購、招標投標等領域的政治引領作用,在推進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股權激勵等改革中堅持依法規范操作,確保流程規范、公開透明。
(四)不斷提升國有企業各級黨政管理者的領導水平和業務能力
適應新時代新要求,不斷提升國有企業的各級黨政管理者在國有企業制度建設與治理發展中的領導水平和業務能力,是堅持和鞏固黨在國有企業中領導地位的課題中的應有之義。不斷提升國有企業各級黨政管理者的領導水平和業務能力,也是國有企業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的現實需要,因此,必須著力提高國有企業中各級黨政管理者把方向、謀大局、促改革的能力和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
結束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0月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組織落實、干部到位、職責明確、監督嚴格。”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進一步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參考文獻
[1] 劉東軍.加強國企黨的領導與董事會治理有機統一融合[N].學習時報,2019-09-04(004).
[2] 舒建平.堅持黨的領導地位化解國企治理風險[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10-16(005).
[3] 黃延輝.國企中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協同發展研究[J].決策探索(下),2018(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