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 要:電力是我國人們生活的基礎能源,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為緩解電力供應緊張問題,新建諸多電力工程,但是,其中卻存在諸多風險問題,為工程帶來嚴重損失。基于此,本文主要從電力工程建設風險因素切入,以某電力建設工程為例,提出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從而提高電力工程建設風險管理水平。
關鍵詞:電力工程;風險管理;措施
前 言
電力行業是我國基礎性產業,其承擔著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支撐的使命。我國政府自改革開放后,逐漸開放電力市場,加大了對電力工程的投入,有效環節我國電能緊張問題。但是,在建設施工中,卻存在著人員、環境、經濟等諸多不確定性,進而產生各種風險,為電力工程建設造成影響。因此,需要加強風險管理,以保證順利達成建設電力工程的目標。
一、電力工程建設中風險因素
1.人員風險
電力工程建設人員風險是風險管理中需要全力控制的風險點。在建設項目中能夠,經常會出現設備墜落、人員觸電等風險因素,且現場安全保護不足,人員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進一步加大人員傷亡產生幾率。
2.合同風險
合同作為電力工程甲乙雙方工程款支付、工程量變更等風險分擔的依據,書面協議在文件中具有極高效力,如若管理人員在簽署中,并未仔細審核合同之中的各項條款內容,未明確雙方權責與支付違約條款等,則會為施工企業造成嚴重損失[1]。
3.安全風險
電力工程建設具有較高復雜性,且電網電壓等級較高,完成電網建設進入運行后,電流轉移、電壓波動、多直流落地等均會對電網運行造成影響,為電網安全帶來挑戰。并且,臺風、暴雨等災害也會造成設備運行事故,電力工程設備技術含量高、造價高,成本高,且工程對設備需求量較多,如若發生此類安全風險,則會牽連其他設備,影響其正常運行。
二、工程概況
某電力建設工程處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共分為兩期工程,3年建設周期,靜態投資達到28.645億元,動態投資則是30.511億元。一期工程建設規模是燃煤供熱機組300MW*2,容量是300MW*4機構,此機組投運后電壓以500kV等級與電網相接。
三、電力工程建設中風險管理的措施
1.構建管理體系
工程管理模式對于提高建設質量、減少項目風險意義重大。先進管理模式應當與電力工程特點、目標等相符,且方法具有操作性。在電力工程中,無論是業主、監理、承包商還是設計均存在著不可回避的風險,構建有力管理制度則可提高風險管理效果。因此,本次工程中,通過法規制度約束和規范各方主體,以構成風險管理運行環境與運行機制,在設計、招投標及施工中均配套相應的成本控制、責任追求等機制,最大程度將工程風險降低,對于本次投資金額較大項目,以法規范形式實現強制保險[2]。并且,在此過程中,構建相應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以數據庫為風險管理數據支撐,加強對項目的風險辨識、評估、處理及監控等,建立自動化工程建設風險系統,通過識別、分析與傳遞電力工程建設風險,讓企業能夠及時決策,規避建設風險。
2.強化人員管理
電力建設工程需要施工及管理人員參與,如若人員管理不到位,同樣會引發風險。所以,為了規避風險,需要做好人員管理措施。本次工程中,主要是通過以下方式加強人員管理:(1)構建人員建成機制。為提高人員工作熱情,則構建獎懲機制,通過績效考核模式,量化績效考核管理指標,通過對人員綜合評價的方式做到有獎有罰;(2)加強人員培訓。人員技術能力與職業素養是風險管理中的重點,需要加強人員培訓,主要是通過網課、班組交流等方式,加強人員職業素養,提高人員責任心,讓人員能夠將全身心投入到項目建設之中[3];(3)強化團隊建設。工程建設需要做到團隊合作,只有發揮團隊力量,方能通過成員之間督促,提高人員能力素養,增強團隊工作效率與能力。
3.加強合同管理
電力工程合同是風險分擔的重要依據,其作為具備法律約束的文件,為規避建設中的合同風險,應當加強工程的合同管理。本次工程在簽訂合同中,聘請專業人士對合同各個條款加以分析,明確合同計價形式、類型及結算方式等,保證合同描述語言嚴密嚴謹,采用標準化、規范化措辭與語言,避免不規范的語言引發合同糾紛。并且,在合同之中確定分配風險,考慮工程建設中甲乙雙方的風險因素,對可能發生的風險損失加以溝通協商,對風險分擔合理分配,如若發生風險,即可依據擬定合同條款分擔風險。并且,構建嚴格管理合同制度,包含擬定、簽訂及保存合同等內容。
4.實現安全管理
電力工程在建設中由于危險作業較多,施工人員易發生安全風險,且工程中需要調試眾多電力設備,電能本身也危險性較強,需要做好安全管理措施。本次工程中,為解決安全風險問題,構建了安全管理制度,根據項目特點,尊重當地人民風俗習慣與安全施工原則,構成不同崗位的施工規范,包含問責機制,如若發生安全故障則根據制度追究責任。同時,定期組織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強化其安全技能培訓,提高人員防護技能與基本安全知識,通過安全宣傳的方式,在現場部署施工安全警示標語,尤其是高為工作在現場安裝防護措施。在施工中為人員數量正確風險理念,灌輸風險管理知識、理論、流程及內容,將風險意識融入至施工建設全過程。另外,加強建現場監督工作,施工方與監理方均派遣人員做好現場巡視,檢查施工人員是否正確佩戴安全設施,抽檢施工項目建設情況,如若發生問題,則根據管理制度問責機制加以處理。
總 結
綜上所述,我國電力工程建設風險管理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風險因素眾多,如人員、合同及安全等風險。因此,電力工程建設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構建管理體系、強化人員管理、加強合同管理、實現安全管理的方式,實現動態化、系統化的管理模式,進而降低工程建設損失,為我國電力事業發展貢獻自身力量,全面提高電力工程建設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柏慧杰.電力建設項目合同法律風險識別與防控[J].電氣傳動,2019,49(11):117.
[2] 凌俊斌.電力工程EPC總承包項目風險管理探討[J].現代國企研究,2018(22):136.
[3] 葉宇清,謝益峰,黃潔.電力工程建設中風險管理的分析探討[J].通信電源技術,2016,33(04):23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