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一、我國缺陷汽車召回制度存在的法律問題
1、缺少專門的產品召回立法
2004年,國務院正式出臺了《缺陷汽車召回管理規定》,國家質檢總局先后發布了《召回專家庫建立與管理辦法》等四部配套法律法規。2012年出臺了《缺陷產品召回管理條例》明確強化了質檢部門的調查取證權。2015年,《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頒布,于2016年開始實施。我國現階段對該制度并沒有太多的規制,缺乏關于汽車召回的專門立法,并且部分制度即使法律有相關規定也缺乏實施細則,在實踐中很難操作和落實。
2、缺乏認證缺陷汽車的公正、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首先,我國質檢總局目前公布的用于認真缺陷汽車的檢測機構,或多或少與制造商都有利害關系的存在,根本無法保證檢測機構的中立性。檢測機構就像中間商,接受國家質檢總局的委托又是制造商的科研合作對象。有車輛需要檢測的時候,檢測結構確是制造商的科研合作對象,這樣的檢測是不公平公正的。其次,我國缺陷產品檢測機構缺乏權威性。這些檢驗汽車的機構都不是專業的檢測缺陷汽車的機構,他們同時也去檢測食品和藥品,所以專業性是無法得到保證的。
3、我國強制汽車召回缺失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23條規定,質檢總局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讓生產者召回缺陷產品。但我國目前還缺乏一套完整的國家強制召回的體系。在資金上,我國缺乏財政支持;在技術上,我們缺乏專業的檢測機構,也缺乏專業的檢測技術。這些都與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
二、缺陷汽車召回制度中存在的法律問題的完善措施
1、制定配套的法規及實施細則
我們應以立法的形式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召回法》,明確缺陷汽車召回的部門,明確關于缺陷汽車召回的原則、條件、對象、檢測的標準、召回的流程和各個召回主體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懲罰性措施等具體的規定。同時,我們也應該去增添《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來提高缺陷汽車召回制度的法律位階。
2、設立公正、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我們應該設立公正的專業的缺陷汽車認證機構,讓其獨立存在,不要同時接受國家的委托并且作為科研機構的合作對象,保證其權威性和專業性。另外,應該認證機構應該只去認證缺陷汽車,而不涉及其他多種檢測,并且招聘專業的工作人員,不要采用兼職和掛職等方式。以免認證的權威性和專業性遭到質疑。
3、規范國家強制召回的認證標準
我們應該引入特殊的汽車召回標準,判斷何時去啟動國家汽車召回。比如一級、二級、三級的認證標準是什么。因此我們應該盡快的制定中國的汽車強制召回的標準,建立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完善的企業標準體系,并且和國際接軌,做好強制性汽車召回制度的基礎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