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拔群
復興中學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從入學開始,老師就教我們唱《勞動最光榮》這首歌,“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耳熟能詳的歌詞讓每一個同學都記憶猶新,人人會唱。
勞動創造了歷史文化。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埃及的金字塔,法國的巴黎圣母院,中國的長城……無一不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偉大奇跡的印證。
勞動促進了人類的進化。在勞動中,我們的始祖用笨拙的雙手從行走器官中解放出來,在長期使用天然工具的過程中,人類祖先終于學會了制造工具,進而加快了人類的演化過程。
勞動提升了國家的綜合國力。近幾年,我國的科學技術不斷革新和進步,正將我國從崛起引領至復興,創造了一次又一次國力的提升,神舟飛船的太空探索、蛟龍號的潛海實驗、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組網成功、可燃冰的開采革命、無軌列車的開通等,都凝聚了科學家辛勞的汗水。我國科學技術上的飛躍,提升了國民的幸福感、自豪感和榮譽感。
現實中的我們是怎樣的勞動觀念?不少同學鋤頭不會用,打掃一下教室都東躲西藏,自己的衣襪不會洗,進了菜園草和菜都分不清……“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成為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不光彩的“名片”。一些同學不會勞動、輕視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好,勞動的事可以請別人代勞;一些家長也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目標是考上滿意的大學,家務勞動一概家長代勞,家長勞動觀念的淡化,滋生了孩子勞動意識的缺乏。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我們要自立自強,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人生夢想,我們要增強“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的思想意識,積極參與到社會勞動中來,奏響勞動最光榮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