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細田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復興中學的同學們歡聚一堂,舉行“勞動即教育,我從今開始”的主題演講會,我作為K2017班一員代表發言。
此時此刻,我的耳邊響起了教育家陶行知的鏗鏘話語:“勞動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勞動與生活一磨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
勞動是最好的教育。勞動教育可以促進德智體美協同發展,可以更好地實現“以勞立品,以勞樹德,以勞修行,以勞啟智,以勞健體,以勞育美,以勞為樂”的綜合效果。
勞動是一種生活。勞動教育就是讓我們學生從身邊的小勞動做起,讓勞動成為一種生活。陶老當年倡導共教、共學、共做、共生活,他曾創編過一首兒歌:“流自己的汗,才能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你得自己干。”我們的學生可以在勞動中學會自主,學會溝通,學會合作,學會主動做事情。學會勞動就學會了生存,學會了生活。
勞動是一種精神。人們常說,有一種美叫勞動美,有一種精神叫勞動精神。勞動才能有所得,才能有所獲。我們作為學生,首先要做好一名勞動者,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勞動教育就是培養我們生活自理能力,從而在勞動中發現生活的美,在勞動中體驗收獲,感知收獲的快樂,讓勞動精神滋養我們生命完整完美的成長。
其實,勞動的缺失就是教育的缺失,由此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首先表現在我們的生活自理能力上,平時缺乏勞動鍛煉,壓根兒就沒有勞動的意識,更別說勞動技能了。且不說教室、寢室公共衛生不愿打掃、不會打掃,就連個人衛生和日常生活都難以自理,傳說中“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都是時下我們學生真實的寫照。我們當下的體質也令人堪憂,不難看到,開學軍訓期間暈倒者眾多……親愛的同學們,面對著勞動教育這個話題,我們不妨認認真真地審視一下自己,大家都做得怎么樣?
常言道:“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功花不開。”美好的東西付出相應的勞動和汗水才能獲得。當一個人明白這些東西來之不易的時候,他才會更加珍惜,才能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勞動是幸福之本,懶惰、好逸惡勞是萬惡之源”“勤快勤快,有飯有菜;懶惰懶惰,忍饑挨餓”。所以,無論是瑣碎的家務勞動還是學校勞動,作為學生都要學會去做,用心去做,學會承擔,培養自己的獨立性、義務性和責任感,并從中體味到勞動的快樂和幸福。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攜手同行,讓知識教育與生活教育結合起來,讓勞動教育回歸生活,在勞動中受教育,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在“勞力”的同時“勞心”,感受勞動帶來的光榮和快樂。
我宣誓:我從今開始,從勞動起步,從小事做起,請大家監督我今后的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