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迪
爺爺出生于湘南山區。年近古稀的他,回憶起那段靠野菜充饑的歲月,總是感慨萬千。
在爺爺的記憶里,用馬蘭頭等野菜煮的粥,吃起來不覺得苦,反而認為是無上美味。野菜,給爺爺年輕時的歲月增添了一種享受,也多了很多苦盡甘來的期盼。
現在,務農了大半輩子的爺爺“退休”進城了。天氣晴朗的時候,他會出門散步。他不去鬧市,也很少進公園,所走的更多是通往城郊的道路。
前不久,他在常德大道姻緣橋附近,發現了一叢非常鮮嫩的馬蘭頭。見周圍沒人,爺爺小心翼翼地掐下一小棵一小棵帶著幾片葉子的嫩芽。那模樣,不像是摘野菜,倒像是發現了失而復得的寶貝。爺爺將馬蘭頭裝進隨身攜帶的環保袋里帶回了家,用開水焯一次,冷水浸泡起來,用餐時就可以涼拌或清炒著吃了。
以前,每次吃飯爺爺都會給我夾野菜吃,我的內心都有一種抵觸情緒。我心想,現在生活條件都這么好了,還吃什么野菜?但看著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我也就大膽嘗試了。
夾上一根,吮吸幾口,苦。吮吸多了,偶爾也嚼幾口。漸漸地,我發現那苦中其實也帶著新鮮、帶著泥土的芬芳。有時,爺爺會給我講他那個年代的故事,聽得入迷時,和著柔軟的米飯,我也能吃上幾口野菜了。我在野菜里竟嚼出了老故事的味道。
最近,爸爸向爺爺提出意見:不能只吃一種野菜,其它野菜也要嘗試,而且不能天天吃野菜,像菠菜、白菜等時令蔬菜也應該搭配起來。有了品種豐富的青菜搭配,我吃得更歡了。一段時間不吃,還想它呢!
每次吃野菜時,爺爺就會念叨:“多吃點,這個吃了對身體好!”這時的我,便會夾上一筷子塞進嘴里,大嚼特嚼起來。見我這般,爺爺在一旁樂呵起來。
漸漸地,爺爺采野菜的身后,多了一個提籃子的我。
指導老師:吳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