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義賢
摘 要:市政道路工程是我國重要的基建工程,尤其我國近年來城市化進程逐步加深,城市規模逐漸擴大,加上物流系統的飛速發展,城鄉之間對于物流運輸的需求逐漸加大,市政道路工程遇到了更大的挑戰。本文簡要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現狀,并從多個角度提出相關的治理措施。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措施
引 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文化和風貌的體現,是一個城市接納人口最直接的窗口,也是和外界進行信息或其他資源交互的主要通路,更重要的是,道路對城市居民的生活能夠產生巨大的影響。近年來,我國提高道路的建設速度,但由于施工單位技術或管理機制等問題,道路施工質量問題頻發,這不僅為政府預算增添了壓力,還為城市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嚴重的甚至威脅居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加大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管理迫在眉睫。
1.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的內容和特點
1.1市政道路質量管理的內涵
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也是建設工程管理的一種,主要是指建設工程從計劃到驗收竣工整個周期內對其質量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過程。這一管理過程主要包括計劃、協調、施工和監督等工作。工程質量管理的目的是在達到工程質量要求的基礎上,盡量縮短施工周期,節約施工成本,以達到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1.2市政道路質量管理的特點
道路質量管理可分為設計的質量管理、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兩個部分。前者包括項目可行性和需求的收集和調研工作,它是后續施工的指導。專業素養良好的設計人員能夠在設計時預測到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找出最佳解決方法,避免施工過程中遇到難題。后者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也異常重要,它涉及到現場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技術的使用,突發事件的處理,是道路質量管理的核心內容。
2.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效果不好的原因
2.1工程設計和計劃不周密
設計對于一項工程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良好的設計作為基礎,再好的施工團隊也無法順利進行施工。設計人員需要在施工之前對現場做出科學周密的調查,尤其對于道路施工,不光要達到道路良好使用效果的設計目的,還要盡量避免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這些都是設計人員在工程建設之初就應該考慮到的問題。然而一些施工單位并沒有考慮到這些,設計人員也沒有對現場進行仔細地勘查,也沒有預測到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這就導致具體施工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2.2工程建設各項規章制度得不到落實
各項規章制度得不到落實也是道路工程整體質量管理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我國經過多年的道路工程建設,已經有較為完善的規章制度來為道路建設保駕護航。但是現實情況是,一些企業并沒有嚴格遵守這些規章制度,尤其在一些偏遠地區進行道路工程建設的單位,他們“天高皇帝遠”,在許多工序上都不能滿足規章制度的要求。比如,由于施工現場較為偏僻,施工單位為了節約廢水運輸處理成本,就將工程建設廢水就地排放,這不僅污染了當地的土質,還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2.3工程建設過程中協調效果不佳
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涉及到的部門較多,相關技術也不少。在施工過程中,難免需要人員或部門之間相互協調,尤其在涉及道路地下管網、電纜設備等的鋪設時,更是需要多個部門的協調,只有充分協調各方,得到最佳結果之后,才能進行施工。但這一過程通常需要較多的時間,有些施工單位為了加快工程建設速度,沒有做好充分的部門間協調工作,這會導致具體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造成二次施工等資源的浪費,不但不能加快工程建設速度,相反還會拖慢進度,讓企業的收益下降。
3.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的優化方法
3.1進行科學全面的設計
設計人員需要注意,在對工程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工程的各種情況,比如地下管網和光纜的鋪設、周邊生態綠化的影響等等。設計人員需要在讓道路充分滿足日常使用需要的基礎上,對可能發生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并最大程度減小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光如此,設計人員還要由長遠的眼光,為結合當地的發展需要,合理規范道路的走向,以便于在未來繼續發展道路時,能夠讓道路對接效果更好。
3.2嚴格落實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對工程建設來說,就如同法律對社會的約束作用一樣。施工單位應意識到規章制度對于保障工程質量的重要性,通過指派具有高度責任感的監督人員,對現場施工進行監督。監督人員人員應熟知規章制度,一旦發現不合規的施工操作,應立即加以糾正,降低工程風險,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施工單位還應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員工的整體安全意識,只有讓員工熟知規章制度,施工才會更加安全,工程質量才會得到提高。
3.3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
市政道路的建設需要的材料種類繁多,材料市場又因為缺乏統一管理,材料質量參差不齊。所以,施工單位應結合工程需要,仔細對材料進行選擇。設計人員應參與到材料選擇的環節中來,結合設計圖和施工現場的環境,選擇最適合施工的材料。這些材料在進入施工現場之后,要進行嚴格的抽檢,確保材料質量過關。一旦發現不合格的材料,要立即作廢處理,并及時聯系供應商進行調換。
3.4完善監督制度,加強監督工作
要想保證工程的質量,監督工作的落實不可或缺。施工單位應指派監督人員深入施工現場進行監督,確保工程質量。有條件的單位可以確立監管部門,通過自檢、第三方監督檢查等多種方式,共同為工程質量把關。施工單位應本著公開的原則,讓所有施工流程中的環節都對監督人員可見,切不可為了眼前利益而蒙蔽監督人員,甚至和監督人員進行勾結。只有保證工程質量,企業才會從長期的工程經驗中樹立自己的形象,更好地發展。
結束語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眾多,從工程最初的設計開始,一直到后期的養護,都會遇到影響質量的問題。施工單位應從工程中總結經驗,研究解決對策,通過更加科學的施工技術,更加完善的監督機制,達到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效果的目的。本文總結了當下市政道路工程的現狀,提出了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了幾點解決方法,供廣大市政道路工程領域相關人才參考。
參考文獻
[1] 張俊.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存在問題與防治措施[J]. 山西建筑,2019,45(10):239-241.
[2] 鄒建東. 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的措施微探[J]. 城市道橋與防洪,2015(12):91-93+13.
[3] 葉佳俊. 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監理探討[J]. 科技經濟導刊,2017(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