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工會工作在發展過程中要時刻保持活力,且與時俱進地開拓創新。特別是在現代企業制度當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工會工作創新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推動企業的發展。面對新的形勢,如何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新的方法,全面樹立工會的嶄新形象,是企業工會目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課題。工會工作的開展需要將創新作為核心,為職工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深入了解職工實際情況,滿足其合理需求,維護其合法權益,在為職工提供服務的同時,也應與企業實際發展狀況相結合,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特色和優勢,把廣大職工的智慧和創造力凝聚到企業的大局上來,不斷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一、融入企業中心工作,發揮助推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1.豐富競賽內容,助力企業生產經營。勞動競賽是工會服務企業大局、推動企業各項目標順利實現的有效形式,工會要緊緊圍繞企業中心工作,服務大局,廣泛開展競賽活動。新形勢下,要探索競賽的新內容、形式、方法,不斷拓展競賽領域,創新競賽載體,完善競賽機制,注重實效性,常賽常新,為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服務,激發職工工作熱情,促進企業精細化管理,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助推企業經營成效。
2.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引領職工技術創新。以勞動模范表彰為契機,持續開展勞動模范、大企工匠等先進典型選樹活動,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深刻影響力的勞模典型。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創建勞模(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發揮勞模(技能人才)“傳幫帶”作用,打造“1+1”創新團隊,提高職工自主創新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隊伍,使其成為企業的智囊團、崗位的創新源、項目的攻關隊、人才的孵化器和團隊的方向標,為企業爭優創效。廣泛開展技術協作、合理化建議和“小設計、小建議”等職工技術創新活動,激勵廣大職工充分釋放創新創造潛能。
3.強化勞動保護,維護職工健康安全。從企業的發展需要出發,深入組織開展班組安全建設活動。圍繞提升職工勞動安全意識和技能,不斷提升勞動保護工作力度,廣泛組織開展勞動安全知識競賽,著力推進一線職工安全生產知識培訓教育,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權益。深入開展群眾性的安全檢查活動,加強工會安全監督員隊伍建設,促進勞動保護,構建、抓實企業“安全網”。
二、完善工會自身建設,提升面向基層一線工作能力
1.持續加強民主管理,不斷深化企務公開。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嚴格規范職代會提案征集處理、集體民主協商、集體合同簽訂、領導干部述職、民主評議等程序;職工提案緊扣“當年征集、當年與職工代表見面、當年回復、全程跟蹤落實、當年通報落實情況”等五個關鍵環節,著重強化職工提案處理效果“跟蹤落實”環節;推行網絡職代會,凡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議題,可通過平臺直接發起,實現職代會審議常態化管理,更快捷、高效。健全基層項目以職工大會、會員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持續深化企務公開,暢通職工訴求渠道,征集意見心聲,解決職工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2.加強組織建設,提高工會服務效能。建立完善企業、基層項目兩級工會組織建設,確保工會工作上下貫通、有效開展。適時推行基層工委主任直選,完善基層工會目標管理考核制度,提高針對性、實效性。強化工會干部培訓,開展專業知識培訓,著力提高新任職工會干部的業務能力和理論水平,全面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規范建會、入會和會員管理,協同推進農民工入會兩新組織建會措施,完善工會管理制度。
3.發揮團隊作用,拓展互聯網+工會。以微信公眾號為平臺,整合資源,發揮合力,真正做到線下策劃、線上展示作為,利用企業官微這一窗口和陣地,達到服務職工群眾、工作交流展示、統一職工思想、凝聚職工力量作用。加強工會引領和互動,不斷探索微信平臺服務職工的新途徑,充分發揮新媒體、新技術對工會工作的帶動作用。
三、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
1.竭誠服務職工群眾,提升服務質量效果。把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新的使命,為廣大職工提供具有工會特點的普惠化、常態化、精準化服務。落實精準識別、精準施策、動態管理等舉措。提升會員普惠福利、業務培訓、讀書學習、心理咨詢、法律咨詢服務水平。為職工提供信息分享、心理減壓、聯誼交友、捐贈救助、讀書交流、養生保健等服務。深化“四季恒溫”關愛活動,實施工會常態化幫扶。積極推廣應用好EAP工作,加強職工會員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做到心理解惑、生活減壓、工作減負,促進家庭和社會雙和諧。
2.暢通交流平臺,引導職工合法維權。加大“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的開展力度,主動傾聽職工訴求,主動了解政策執行情況,主動參與矛盾化解,努力提高維護職工權益的能力和水平,疏導職工情緒,促進職工隊伍和諧穩定。充分發揮法律援助站和“職工之家”作用,尤其是發揮好職工維權“預警機制”作用,暢通職工維權渠道,拓展職工維權途徑,引導廣大職工群眾理性維權。妥善處理職工來信來訪工作,切實做好問題的解釋和政策的宣傳,發揮好職工維權作用,積極跟蹤督辦職工反映的問題,并及時將處理結果反饋給職工。開展職工合法維權政策宣傳,引導職工合理表達訴求。
3.聯合區域企地工建,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堅持黨建帶工建,結合區域黨建,推進區域企地工會聯建,組建“工會聯絡驛站”,以“屬地社區街道、工會聯絡驛站、基層工委組織”為主體,建立“精準服務,指導創新”工作網絡模式,有效幫助協調資源融合。打破區域常規壁壘,實現跨區域聯盟,拓展和外延區域化工會、女工聯動工作,全面推進區域聯動、企地工建活動。貫徹新時代企業文化建設的新要求,在廣大職工中廣泛宣傳“以國為榮、以法為循、以德為先、以企為家、以人為本”的新理念,強化廣大職工的價值觀引領。深化職工書屋建設,組織開展讀書、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及形式多樣的才藝比賽,不斷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
4.打造“1+N”模式,建立特色品牌。將切實發揮企業工會服務基層作用,采取“1+N”模式,打造工會服務平臺,將傳統與創新結合,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創新“自選動作”,聽取基層訴求,對全年的活動做出具體規劃,做到每月有活動,各項目有安排,通過工作群等網絡途徑,積極引導各項目針對自身的工作區域,挖掘本項目特點,精心設計特色活動,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因地制宜地組織開展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及時推廣企業內基層工會工作先進經驗,帶動企業內部項目總結、提煉,打造品牌活動。
作者簡介;嚴妍 1983年4月出生,女,漢族,浙江麗水,就職中鐵十八局集團房地產公司,職稱:助理政工師,從事工作:工會、女工工作。